李靖
接受了來訪,胡主任介紹:正常壓力腦積水是指影像學上腦室擴大,但腦脊液壓力卻正常的一種綜合征,有特發性與繼發性之分。
繼發性正常壓力腦積水多在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出血、腦炎及顱腦創傷等之后出現,容易判斷。特發性正常壓力腦積水多見于老年人,大部分找不到明確原因,無緣無故比較隱匿的就出現了腦積水。多見于60 歲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癥狀無特異性,影像表現有時也很難與腦萎縮鑒別,臨床上常易漏診,或誤診為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綜合征等疾病。
為什么有腦積水,顱內正常壓力卻正常,又為何會導致各種癥狀?
胡主任解釋:雖說顱內壓正常,但也只是相對正常。正常壓力腦積水在整個的病程演變過程,其實是一個壓力的動態平衡:腦脊液增多后,就會向周邊擴,擠壓周圍腦組織,擴到一定程度,壓力就正常了,如腦積水繼續增多,壓力就稍微偏高,偏高以后,再繼續往周邊壓、往外壓,達到一個新的平衡。所以,壓力實際上是正常、偏高、正常、偏高呈波動性的狀態,最高壓時可高出正常值6~8 倍,就是這種看不見的壓力波動,壓迫腦組織,造成神經系統損害。
胡主任介紹:本病初步判斷主要看三大癥狀(“三聯征”),步態不穩、記憶力障礙和尿失禁。
步態異常無特異性,步伐不穩,細碎拖曳。往往于起步時出現困難,仿佛腳被粘在地上一樣,轉彎或者繞過障礙物出現困難,需要多邁步伐;認知功能的下降,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接受信息遲鈍,而沒有失語、失用及失認,常常被認為是老年癡呆癥;疾病發展到晚期還會出現尿失禁甚至便失禁。多數病人表現其中的一到兩個,到病程后期,出現典型的“三聯征”。
正常壓力腦積水引起的癡呆,多是腦脊液動力學改變引起腦室周圍腦組織受壓引起,癡呆一般以執行功能等為主。在疾病早期,如果積水能夠得到及時解決,壓迫解除,腦室周圍組織及時恢復正常,認知障礙往往能很好逆轉。
所以,當老人出現記憶力減退、運動障礙、大小便失禁等癥狀時,切勿簡單認定就是老年癡呆病。其實腦積水很容易辨別,去醫院做一個腦部CT就能篩查。
目前已證實,正常壓力腦積水手術分流腦脊液(如腦室腹腔分流)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早期手術可明顯改善患者病情及預后。
腰穿腦脊液(30~50ml)放液試驗后患者的步態和認知功能有改善,是判斷患者能從手術獲益的標準。使用可調壓分流管進行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可使30%~50%特發性、50%~70%繼發性正常壓力腦積水患者得到實質性的好轉,療效可持續5年以上。術后數小時至數日癥狀開始好轉,許多患者可完全逆轉,擴大的腦室也略縮小,腦壓下降。“三聯征”以精神狀態改善最快,其次為尿失禁,步態障礙改善最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