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技師學院 江婷婷
在我國旅游業高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伴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升,我國的村鎮旅游業已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旅游形式,獲得越來越多社會大眾的關注,使得我國的村鎮旅游事業在近些年來獲得了非常大地發展與進步。同時在國家的政策引導以及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村鎮旅游這類新型的旅游形式對于進一步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也能發揮出關鍵性的作用。全面拓寬了農民的收入途徑,使得農民實現了增收的愿望。因此,展開對鄉村振興戰略下村鎮旅游發展的研究具備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村鎮地區建立旅游業,綜合村鎮地區的人文風情以及地質地貌,建設相應的旅游景點,能進一步拓寬我國旅游行業的領域,全面提升農村經濟的發展現狀,同時還能全面強化我國農業產業項目。在發展村鎮旅游事業的過程中,要想進一步豐富村鎮地區的旅游資源,就需要將我國傳統的農業種植種類進行改革,引進一些具備觀賞價值的植被,學習國外先進的農業項目種植技術,全面提升了我國村鎮地區旅游行業的景觀觀賞類型。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全面發展村鎮地區旅游行業,能將我國傳統勞動人民的勞動性質轉變為服務性質,除了能提升農村地區農民的收入之外,還能夠全面提升村民的個人文化水平以及經濟水平。此外,發展村鎮地區旅游產業需要在當地開發相關的旅游項目,其占用部分的土地資源,農民也會得到相應的土地補償。
在我國大力發展新農村建設的工作過程中,也同步加強了對我國美麗鄉村的建設力度。全面發展村鎮地區的旅游行業使得我國村鎮地區的景區化建設水平越來越高,不僅全面優化了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力度,還對我國美麗鄉村的建設發揮出了非常重要的價值。
村鎮旅游主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分別為村鎮民俗體驗行以及村鎮景觀體驗。而對于村鎮民俗體驗型類的村鎮旅游產業而言,游客主要是被當前村鎮地區的民俗文化所吸引而來,游客想要體驗當地的特色風俗文化。例如,當地村鎮地區居民獨特的生活方式以及人文風俗習慣等等。村鎮民俗體驗型的旅游產業表現形式非常豐富多樣化。例如,在村鎮地區的食宿體驗、莊園體驗、歷史文化遺產旅游體驗和節慶旅游體驗等等,這些村鎮旅游項目主要是為了與當地村鎮居民發生互動,游客可進一步參與到鄉村地區的各類活動以及生活中去,而相較于村鎮民俗類型的旅游產業,村鎮景觀體驗類型的側重點與其有著一定的差異性。游客主要是被當前村鎮地區的景觀所吸引,不對當前地區的風俗文化產生太多的興趣。其關注點在于村鎮地區的自然景觀帶給他們的旅游體驗,該類村鎮旅游表現形式主要為溫泉和露營等等。伴隨著我國旅游市場需求的逐漸擴大,未來還會發展出越來越多的村鎮旅游形式,但無論是哪類村鎮旅游模式,都使得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水平全面提升,幫助貧困人口進一步實現脫貧,讓農村富裕起來,推動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目前我國的村鎮旅游都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同質化現象,整體的村鎮旅游發展思路和發展理念過于雷同,且不具備村鎮旅游的個性化和特色。在村鎮旅游的發展建設過程中,無論是村鎮旅游的旅游內容還是旅行模式都有著非常相似的特點,通常都是照搬照抄曾經火爆過的村鎮旅游模式,未綜合考慮當前鄉村地區的人文習慣以及風俗景觀是否符合該類旅游模式,無法發揮出當前村鎮地區特有的景觀資源,整體毫無特色,無法吸引到游客的興趣。
在我國村鎮旅游行業中存在著旅游資源發展程度較低,同時村鎮旅游景點建設自身核心競爭力較弱的問題,其導致我國多數地區的村鎮旅游在品牌建設上知名度不夠強。與此同時村鎮旅游在產業的宣傳途徑上過于單一,宣傳方式較為滯后,未設立自身的村鎮旅游宣傳要點,將無法打造特色村鎮旅游品牌。
目前我國多數地區的村鎮旅游都未形成較為完善的區塊服務。整體的旅游服務過于獨立,無法滿足旅客在旅行過程中的需求和系統性服務。在我國的村鎮旅游服務中,通常都是展開與景區相關的各類服務,雖然能滿足大眾在旅行過程中的普通需求,但是無法針對游客展開更加個性化的服務,也無法達到專業化、組織化的服務形式,無法給顧客帶來在村鎮地區更好的旅游體驗。
在進一步發展我國村鎮旅游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對村鎮地區的旅游品牌展開精準定位。在開展旅游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需針對當前村鎮地區的資源進行深入地調研,應綜合當前地區的風土人情、人文特點以及地理環境等相關因素,展開深入地分析,精準找出當前村鎮地區的旅游定位,規劃出符合當地特點的村鎮旅游品牌。例如,山東臨沂地區是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且具備著非常濃厚的紅色歷史文化。在當地建設具備特色的紅色文化景點,宣揚山東沂蒙的紅色精神,也能夠建立鮮明的地區旅游品牌。
為進一步提升我國村鎮地區的旅游質量,需從村鎮旅游的管理以及名片上進行著手。首先需要進一步提升村鎮地區旅游項目規劃的具體層次以及規劃水平,無法將村鎮旅游資源局限于村鎮地區的農產品以及地理優勢上,還應該從村鎮地區的文化進行著手,建立出具備地區文化特色,同時能夠滿足人們在精神文化消費需求的特色村鎮旅游景點。調用當前村鎮地區的歷史文化知識以及山水文化,全面提升我國村鎮旅游景點自身的文化內涵,讓村鎮旅游變得風雅,提升村鎮旅游的消費水平。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村鎮旅游資源需要對村鎮旅游文化的服務流程展開更加規范化的處理,全面提升村民在旅游服務上的質量,加強旅游服務培訓。通常情況下,村鎮旅游的服務群體都是由當前村鎮地區的居民自發組建而成的。因此,經常會發生村民搶客以及旅游資源搶奪的問題,需進一步協調好當前村鎮地區各方之間的關系。可以聘請專業的旅游服務機構或導游對村民展開相應的服務培訓,全面提升村民的旅游服務水平,除了能讓游客感受到更加淳樸的鄉村風景之外,也能得到更加高素質和熱情的旅游接待,以滿足游客在村鎮地區的旅游消費需求。除此之外,還應進一步優化村民的服務意識,讓村民能夠了解和學習景區安全條例和安全急救知識,以備不時之需。
對于村鎮旅游景點而言,不應局限在傳統的采摘以及農家樂等旅游項目上,還應該開發更多的旅游項目。例如鄉村漂流、鄉村文化表演,同時也可推出具備當地特色的農產品加工,讓游客能夠體驗到具備特色的農產品加工體驗活動,也能定期地在村鎮地區舉辦垂釣比賽,全面提升我國村鎮旅游景點的旅游熱度。
村鎮旅游與城市景區旅游最大的區別,就是村鎮具備較為和諧美麗的生態環境以及較為傳統的人文風情和建筑特色。因此,在開展村鎮旅游的發展過程中,地方政府需站在大局的角度上,不能盲目地追求村鎮旅游的經濟效益,破壞村鎮地區的生態環境。政府部門應該站在解決問題的角度,應加強與村民之間的協調與溝通。在能夠保留村鎮自身特色的基礎條件下,進一步發展村鎮旅游項目。例如我國浙江烏鎮被稱為我國的東方威尼斯,在保留烏鎮鄉村地區環境以及建筑特點的基礎上,開發了相關的水上旅游項目,為烏鎮地區創造了非常大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還需進一步完善村鎮旅游行業的標準以及評估體系,需要針對村鎮旅游環境以及游客的人身安全設立相應的行業標準和旅游評估體系,并以此來確保我國村鎮旅游能夠向著更加規范化的方向發展。生態環境對于我國村鎮旅游行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賣點,沒有游客會想要到滿是塵土與垃圾的環境中去旅游,美好的生態環境能給游客帶來更愉悅的旅行體驗,同時也能實現我國村鎮地區旅游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進一步發展我國村鎮旅游的過程中,需始終堅持著既要金山銀山又要保持綠水青山的建設原則,根據村鎮地區的發展規律,綜合各個村莊的實際建設情況,了解整體村鎮旅游行業的市場需求,探索當前村鎮地區的文化內涵以及生態景觀資源。尤其注意,需要保護村鎮地區的生態環境,尤其是村鎮地區的原生態自然資源,這樣就能確保在實現村鎮旅游發展的過程中,也能維持村鎮地區的生態平衡,從而使得村鎮旅游行業能夠實現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要想進一步發展我國的村鎮旅游行業,就要將村鎮地區的人文特色、自然風光以及生態環境進行有機結合,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豐富我國村鎮地區的旅游資源,建立出具備自身特色的旅游品牌。與此同時在開發村鎮地區旅游項目的過程中,要注意對鄉村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提升我國村鎮地區的觀光價值,解決“三農”問題,促進鄉村地區的經濟發展,需加速新農村和美麗鄉村的建設速度,從而可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