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瀟栩
(廣東茂名幼兒師范專科學校 廣東·茂名 525000)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逐漸重視學生個性的發揚,而高校社團組織就是一種非常好的發展組織形式,其為學生個性以及能力的發展提供了不同的機會,同時也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主權與選擇權,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與能力選擇或者創建社團,與相同愛好的同學一起交流想法以及經驗,促進自身的進步。隨著高校社會組織影響力的增大,社團組織不僅只有教育發展的功能,對此,高校管理人應該重視社團的教育功能性,不斷深化社團組織的思政教育功能,實現對社團的規范管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高校社團組織作為學生自發參與的組織,其在組織活動參與的過程中能夠受到相關活動以及意識的影響,產生熏陶與聯動效應,進而產生一種積極的正面調整,這樣就是社團組織體現出的自我調節功能。在這樣的功能影響,社團的正確引導能夠提升學生自我管理以及教育的理念,進而靈活調控自己的心理狀態,促進學生的社會化發展,改善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具體來說,社團組織思政教育的自我調節功能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心理狀態調節、情緒控制以及人際關系處理等幾個方面。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難免遭遇困難與失意,面對生活中的困惑與不解,學生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與心理,合理應對消極的情緒。而社團此時就能夠成為學生緩解不良情緒的載體,通過社團活動以及與社團成員的交流就能夠調整自己的狀態,提升自己的社會交往水平,進而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構建新型人際關系。
學校社團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還體現出示范導向功能,這主要指的是社團為學生呈現出的主流價值與文化方向,能夠體現出思政教育的功能,在正確價值觀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堅定社會主義發展理念,增強其愛國主義精神,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發展觀,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面對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與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在大學學習中應當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同時促進自己的社會化發展,這樣才能夠應對復雜的社會工作環境,實現美好的理想。隨著我國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大學生的視野越來越廣闊,其已經能夠接觸到更加寬廣的世界,如果此時缺乏正確的價值引導,學生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出現攀比、拜金以及享樂等不良的思想,嚴重影響其正確人生觀與理想觀的形成。高校學生社團組織能夠有效引導大學生價值觀與理想觀的發展,同時引導學生開展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社團組織不僅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也鼓勵學生成為能夠自我管理與約束的更好的個體。比如,當前大多數高校學生都主動創建、參加志愿類的社團,這樣社團的建設發展目標就是為學生提供志愿服務的平臺,同時培養學生無私奉獻的精神,使其在參與志愿活動的過程中正確認知現實社會,進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高校更加應該注重社團思政教育功能的開發與建設,比如,社團可以采取辯論比賽以及座談會等活動形式引導學生對社會熱點事件進行思考與討論,深化學生對社會主體建設理論的認知。除此之外,高校社團在組織開展文體活動的同時還應該鼓勵學生關心國家大事,這樣就能夠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同時還能夠對理論政治課堂教學進行補充。
高校社團的教育發展形式與課堂教學形式不同,其活動內容更加注重實踐性,體現出了思政教育的素質拓展功能。從這個方面來看,社團實踐教育活動也可以看作是對理論課程的補充與延伸,能夠有效應對不同學生個體的發展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社會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社會實踐機會,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與探索意識,同時還能夠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了解相關專業發展的新動向,同時還能夠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發揚。社團活動體現了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同時也為學生能力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能夠進一步落實思政教育內容與功能,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
從當前高校社團管理與發展的情況來看,高校的社團一般由高校團委授權的社團聯合會實施管理,在社團組建以及開展相應的社團活動之前,需要社團的組織者以及發起人向社團聯合會提出申請,并征集學校相關部門的意見,得到肯定的回復之后就可以開展社團組建以及相應的實踐活動。在這樣的社團管理體系中,社團的組建以及日常運行都將受到更高層管理機構的限制,同時也會受到官僚體制的影響。而當前很多高校領導人并不重視學校社團的建設發展,更沒有意識發揮社團的思政教育功能,傳統的社團管理體制將會影響社團的發展,降低其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積極意義。除此之外,很多高校管理人認為社團屬于學生自愿組建、參與的民間組織,只需要進行正面的引導與監督,并不需要給予支持與管理,這樣一來,社團組織就失去了發展的活力,降低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相應的社團工作也無法起到思政教育與引導的作用。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學生社團的類型與成員都逐漸增加,社團的運營管理難度也逐漸增加,而當前很多高校在社團發展以及管理工作中還存在管理混亂的問題,其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工作執行力較低,難以促進社團的發展。經過對本校學生的調查總結能夠知道,其中有超過半數的學生認為該校的團隊活動并未按照相關管理制度進行。再加上高校社團存在較大的自主性,其對于社團成員缺乏有效的約束,這樣就會降低成員的責任感,導致社團內部不夠團結,進而影響整個社團的團結。其中部分協會自己的內部組織制度就不夠健全,再加上學校在社團建立與發展過程中也沒有給予有效地引導,導致社團缺乏實際的規劃發展目標,更別說有效的約束以及測評機制。導致社團成員的實踐努力得不到相應的評價,最終降低社團成員的工作積極性。這樣的管理模式與問題同時還會導致學校資源的浪費,嚴重影響社團的思政教育功效。最后,當前很多社團的進出機制也存在缺陷,社員一旦出現不滿情緒就能夠直接退團,缺乏基本的約束機制,這樣很難保障社團活動的持續性開展。久而久之,整個社團就會缺乏凝聚力,難以落實思政教育。
在實際的社團建設發展工作中,社團的招生規模逐漸增大,這樣才能夠維持社團的正常運轉。然而入會門檻的無限制降低也會導致社團成員綜合素養的下降,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其中一些學生難以把握社團活動與日常學習生活的平衡,導致其將過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社團活動中去,這樣就會影響其學習工作的正常進行,嚴重時還會出現掛科現象。還有的學生過于標榜個性化,不屑于團隊合作,對于社團內部的工作漠不關心,缺乏社會責任感。最后,還存在部分學生加入社團的目的不夠明確,其自身的學習能力不足,缺乏強烈的活動興趣,只是為了打發時間或者獲得學分而加入社團組織,這樣不僅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同時還會影響社團的建設發展。
要想發揮高校社團的思政教育功能,高校就應該結合不同社團的發展需求將其進行分類并實施個性化管理。比如,管理人員可以從社團的社會經營形式、性質以及社團定位等方面進行分類,對于不同類型的社團采取不同的經營管理方法,同時制定出適合社團發展的標準化規范,明確社團的發展方向,引導社團的思政教育發展。其次,高校管理部門還應該制定社團內部管理機制,同時根據高校實際的發展需求完善社團創辦制度,嚴格根據相關管理規范引導社團的實踐活動,正確引導實踐活動的發展方向,發揮思政教育的優勢與作用。
高校在社團發展與管理工作中應該為社團組織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這樣就能夠進一步推動組織學術與趣味性實踐的均衡發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發展觀念,同時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交流環境,落實實踐教育,彌補理論課堂教學的不足。最后,高校相關領導應該提高社團建設與管理的重視程度,加大校園文化建設力度,利用校園文化建設引導學生的發展,提升學生的文化內涵,增強其思政教育功能。
針對社團建設經營人員管理能力不足的問題,高校還應該重視社團的經營管理,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尤其是社團的組織領導層與管理層,更加應該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積極參與高校的專項培訓活動,促進社團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創新社團實踐活動的內容與形式,使其符合社會主義發展的基本理念,發揮社團的思政教育功能。
綜上所述,高校社團組織能夠促進校園文化的建設,對學生起到有效的發展引導作用,因此,高校應該重視社團組織的管理,主動創建交流平臺,提升社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正確引導社團實踐活動的開展,發揮社團的思政教育功效,促進大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