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羅定市羅定第一小學 陳佩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但是,傳統作文教學不夠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造成學生對作文產生厭倦情緒。如何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讓學生樂于動筆呢?我在作文教學中進行了如下嘗試: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即作文。習作教學最好能延伸到課室外,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積累素材,仔細觀察生活中的每個人,每件事,每處景,每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指導三年級學生寫一處秋天的景物的習作時,我帶領全班同學在校園里尋找秋天,讓學生多用手摸,用眼看,用耳聽,用口嘗,用鼻聞,用腦想,然后把這些所得記在筆記本上。回到課室后,我要求學生把自己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有條理地記錄下來,完成本次習作。結果,學生的寫作欲望特別強,本次習作水平比平常高出了許多。周末時,我曾經組織全班學生和家長參加“共寫一篇好文章”親子游活動,帶領他們到本市的蘋塘鎮、素龍鎮參觀、游玩。游玩時,家長指導自己的孩子觀察田野、果園、菜園里的景物,并給孩子講相關的農業知識,讓孩子增長知識。同時,教師適時指導學生一些觀察方法和寫作知識,這樣一來,孩子們興趣盎然,完全沒有寫作的壓力,他們進入了最佳的寫作狀態,在愉快中學習寫作,真可謂寓教于活動中。
小學生的生活經歷比較少,沒有成年人那么豐富。他們一提筆,往往會覺得腦子很空白,不知道應該寫些什么東西才好。如何拓展他們的寫作題材呢?這需要我們教師不斷思考和拓展。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拓寬寫作途徑。
為了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拓寬寫作訓練途徑,我會適時組織學生觀看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影視,然后讓學生寫周記或者小練筆。母親節前,我組織學生觀看南京航天學院孫宇的感人故事片《來一斤母愛》,然后讓學生先說后寫,寫一篇觀后感。這樣的寫作活動,讓學生結合生活體驗,聯系自己平常和母親的生活進行自我思想教育,自我提升,從而懂得母親的不容易,懂得珍惜母親的愛,學會關心體貼母親,感恩母親。去年,我組織六(1)班的學生觀看了《第一書記》這個綜藝節目中的故事《放羊小子韋軍》,然后布置學生寫《在逆境中自強與感恩——觀〈放羊小子韋軍〉有感》,學生們深受感動,紛紛寫出了自己受到的教育。小彭感悟道:看了這個視頻,讓我懂得了無論我們所處的環境有多惡劣,我們都要像放羊小子韋軍那樣不放棄自己,學會在逆境中自強,還要懂得感恩。小胡在文章的結尾寫道:這個視頻讓我深受感動。在故事的結尾,他說出了他的夢想是做一位醫生,治好爸爸、奶奶、叔叔的病。這是他的愿望,他的追求,是他前進的動力!這個視頻讓我看到了一個自立自強、懂得感恩,渴望母愛的小男孩,我們要學習他的優秀品質,在逆境中健康成長。
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為了讓三年級學生在寫作起步的時候,就感受到寫作的快樂,品嘗到寫作成功的喜悅,獲得一種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大膽創辦班級《星星作文報》。2018 年春季我任教三(4)班,第一次創辦了《星星作文報》。該項工作從2017 年秋季開始著手籌辦,主要是將學生的優秀單元作文整理集結出版。《星星作文報》贏得了學生及家長的一致好評。自從創辦了《星星作文報》,學生的寫作熱情高漲,有增無減,他們積極參與投稿,寫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為了讓學生的寫作熱情不減,我給積極投稿的學生頒發面值獎勵券,發“作文新苗”“作文高手”小獎狀。一張小小的獎勵券給了學生莫大的鼓勵,一些平時寫作水平比較差的同學都大膽投稿,寫作興趣不斷增強。我還會給優秀小作者頒發“作文新苗”“作文高手”獎狀,一張張激勵性的獎狀,給了學生無限的寫作動力,優秀作文越來越多。班級作文報激發了學生的寫作欲望,引領了學生的寫作成長之路。為此,每年我都堅持辦班級《星星作文報》。
總之,學習就是生活,把習作和生活結合起來,我們的生活就是寫作素材。學習作文的過程,就是實踐的過程。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習作教學應以學生的作文實踐為主要活動,從學生的生活出發,讓學生在生活體驗中感受到寫作的樂趣,這樣他們才會真正喜歡作文,愛上作文,樂于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