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潮州市潮安區寶山中學 鄭立歆
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學校強調中學體育教學作為孩子終生體育運動的重要基礎,學校必須提高對孩子終身運動意識與能力訓練工作的關注程度,必須積極結合孩子自主學習意識與終生訓練工作的要求,進一步強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訓練,以較大限度地凸顯學習者主體地位,使學習者在良好的學習與訓練環節中,提高學業水平與自身學習能力。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普遍都對運動比較感興趣,所以體育教學往往成為學生短暫的“避風港”,然而也面臨較多問題,例如選擇趣味教學期間,選用自身并不感興趣的運動,而使得運動積極性慢慢下降,比如有些運動項目比較難,訓練較為艱苦,學生極易出現畏難等消極情緒,不愿意自主學習。又比如有些項目的教學缺乏趣味性,學生感受不到良好體驗,自主性熱情下降等。
學生自主學習力量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學習規劃不足、對運動項目的理解不到位等。盡管體育教師留給學生們很多的時間自主學習,然而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嚴重不足,整體的學習成效普遍不高,無法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日常體育教學時間相對較短,學生無法進行全方位的能力鍛煉,運動習慣也就難以形成。因此,就需要將自主鍛煉進一步延伸到學生的課外生活中,強化課內外的聯系,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體育教學很難向課外延伸。
在開展中學體育教學活動時,要多注意體育游戲設計的合理性與可操作性,以便于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學習的快樂。因此,在中學階段對中學生開展蹲踞式跳遠的教育訓練時,如用專業術語對動作進行解釋演示,那么中學生和老師之間很難產生情感共鳴,而且學生容易產生抵觸情緒。不過如果教師變換一些思路,通過童話的代入,比如小青蛙跳荷葉等,則更容易調動中學生的興趣,中學生更愿意自覺配合老師教學內容,并會在上課過程中變得非常活潑。中學生具有逆反心態,消極地吸收知識、掌握技能,勢必降低教學效果。對于興趣廣泛的學生來說,上體育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各個活動對中學生加以積極引導和學習。如果中學生對一個體育運動項目產生興趣,就會自覺地去關注有關的比賽、技能運動、戰術和體育明星等。
日常體育教學環節,教師應當重視引導學生正視問題的存在,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參與熱情。針對有些中學生以為體育教學是在耗費時光而不愿投入運動學習的情況,指導教師應正確引導中學生端正運動心態,讓中學生意識到德智育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積極指導中學生并促使其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從而改正消極的運動心態,并養成正確的方法,從而使學生養成終生的運動意識。
教師雖然把學習自主權下放給學生,但是整體教學期間需要重視及時糾正學生出現的不達標以及不規范等動作,精學精練,重視展開實戰化練習,讓學生能夠在練習中把握不足所在,進而獲得進步。同時,通過開展比賽活動的方式,如開展團體賽以及個人賽等,提高學生的個人榮譽感與集體榮譽感,讓學生能夠在比賽中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與收獲,提高自主學習興趣。此外,為順利做好課外延伸,則應當借助微信等各種工具,安排建群等方式進行討論與溝通,讓體育鍛煉也能夠延伸到課外。
綜上所述,中學體育教學期間,應當積極調整教學策略,全面激發學生體育自主學習的興趣,放手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自主學習以及自主管理環節,讓學生擁有良好的自主學習體驗,全方位提高學生的體育自主學習能力,增強終身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