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思謙
(靖遠縣烏蘭鎮南海希望學校 甘肅白銀 730600)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村作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對社會經濟建設、國家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時期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秉持以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高度重視農村基礎教育,力求打造完美的農村教育體系。對此,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從自身工作出發,結合新時代教育理念,優化課程結構,探尋聯片教研工作新途徑,促進教育事業的公平開展。在此過程中,小學教師還要借助信息技術學習新型教學理念,進一步推動教育、學校雙向發展,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隨著城鎮化建設以及教育制度的不斷優化,教育部門對農村小規模學校教育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目前教育結構來看,農村小規模學校缺乏政府相應的幫扶政策,其存在一些較為嚴重的問題,首先,教師隊伍結構不完善、教育設備不夠齊全、教研能力差距較大等。這對學生綜合素養、情感認知等方面的養成有著嚴重的阻礙作用。其次,傳統的教研模式過于落后,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使得農村教師依舊依靠傳統的教學大綱開展教研工作,加之缺少與其他地區學校的交流,致使學生學習效率低下,久而久之,學生對學習就會逐漸產生抵觸心理,進而影響其日后健康成長。在此背景下,如何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開展校本教研?如何以教研促進農村小規模學校的變革?這些問題已經成為農村教師首先要考慮的重點問題,也是農村基礎教育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聯片教研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村基礎教育體系的改革,首先,以開放的發展理念為指導,各個地區的教師利用線上線下等交流方式,共同構建教研平臺,實現資源共享的同時,加強了各個小規模學校之間的交流,從而實現有效互動、合作探討、優勢互補的新局面。其次,校本教研依托其多元化的工作方式,促進了師生共同成長,其也在從傳統的理論課堂向多元化課堂轉型,有效促進了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內涵式發展。不僅如此,教師在圍繞某一教學主題交流探討過程中,實現了思維的碰撞,其他教師也能從優秀教師身上學習到更多的專業知識,為其日后教學工作的開展增添了一份保障。
相比于城市學校,農村小規模學校受當地經濟、地域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其整體質量無法達到全國學校平均水平,而農村學校本身作為義務教育辦學的一種特殊形式,沒有其他經濟收入來源,使得學校在開展相關教學工作時不得不“化繁為簡”,教師在開展教研活動時也只能針對教育理論層面進行,對學生綜合能力、學科認知等方面的培育也只能延后。
從目前農村小規模學校建設情況來看,許多農村學校在政府、國家政策的幫扶下,也只是剛好達到義務教育的門檻,學校內部硬件設備也只是能夠滿足學生基本需求,像是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等課程,教師也只能夠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使其對每個學科有一個初步印象,因而這也限制了農村小規模學校教研質量的提升。
從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結構來看,由于地理位置、區域經濟的限制,許多年輕教師不愿進到農村學校進行教書授課,這就導致教師隊伍人員配比出現脫節,優秀教師的年齡逐漸遞增,而繼承師德的年輕教師數量卻少之又少。其次,從教師整體專業素質來看,部分教師仍遵循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在開展教研活動時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加之自身主觀意識的影響,導致教研效果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
教材作為教師聯片教研的主要參考,也是學生知識來源的主要渠道。教師在教學工作聯片研討過程中要著重對教材的重難點進行優化,利用生活元素,制定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從而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其次,教師要采用“二讀”“三定”的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交流,準備前應熟讀教材內容以及教學大綱,并從中整理教學重難點,根據現階段學生學習情況制訂教學時間、教學內容以及主講內容。以“長方形和正方形”一課為例,教師在進行研究時要思考教學方式選取,對于這種抽象的數學知識,教師需要對學生現階段學情、心理等方面綜合分析,并采用“重實踐、輕理論”的方式。將知識隱含在生活中,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進行知識挖掘。在針對重點問題討論時,還要根據每班同學學習情況的不同進行集體討論,并進一步進行優化完善,有效地保證了教學進度的統一性。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融入課堂評價,對教師工作、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并通過日后教研反思來進行進一步優化,以促進農村教師教學工作的整體質量的提升。
聯片教研活動不同于其他會議形式,其目的在于圍繞一個數學子課題進行教學方案的制定。由于農村教師專業能力、職業素養各不相同,研討形式也應該更加多元化。教師要通過交流來產生思維的碰撞,對現有的教育工作進行優化完善。為此,教師可以開展“世界咖啡”的交流模式,營造良好的會議氛圍,激發教師創新意識,形成“異花授粉”的跨界交流模式。此外,每一位教師都能夠根據自己擅長的領域制定專屬教學方案,由其他教師進行點評。其次,教師工作方向以及工作內容也要發生改變,不能再以數學專業角度開展教學,而是要以學生發展需求為切入點,真正對問題進行探究、討論有價值的問題。利用不同的觀點,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平臺,讓該區域小規模學校對這一課題共同探討,并利用信息技術在線交流,教師同時需要利用思維導圖將其進行匯總,從課堂導入到方式優化,切實做到求真務實、立足于當下、創設情境、助力發展的新教學局面,真正實現聯片教研的目的,為教師日后教學工作增添一份保障。
小學教師在開展聯片教研活動時要注重方式的選取,教研不同于其他工作,其是一種思維交流的過程,是教師思緒想法相互碰撞、互相學習的過程。教師要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豐富教研內容,拓寬教師工作視野,在促進教育資源整合的同時,提高教研質量。例如,在教研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旁聽、模擬講課、同課異構多元化等方式,在不同的環節中對教師授課方式、學生心理狀態、課程內容制定進行綜合分析。總結目前存在的問題,結合學生心理發展,不斷摸索出新方法,新資源。同時,教師還可以加強各個小規模學校之間的交流,定期開展學習交流大會,由優秀教師帶領進行集體學習交流,分享現代教育理念以及新型教育方法,借此來改善傳統的課程結構。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增強和相關企業的合作,將教師定期、分批次送到企業進行學習,掌握一手優質資源,并結合本校校情進行優化創新,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聯片教研的實質在于同步教學,對于數學教師而言,教研的目的在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現階段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對事物認知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何提高學生數學興趣,也是教師備課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圍繞數學教學時要始終立足于學生角度,采用集體備課模式,豐富教案內容,實現“百花齊放”的新局面。
為了提高聯片研討質量,教師可以搭建區域性網絡云平臺,利用網絡云技術,隨時隨地進行交流討論。同時,在討論的過程中還會保留會議記錄,方便教師進行方案的整理優化。其次,教師在開展聯片教研時還可以通過大數據信息處理系統對現階段學生進行實時分析,制定“精準、高效”的教學方案。既保證了教學內容的統一,又能提高聯片教研的效果。此外,網絡上豐富的研討內容也為教師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師可以在線進行交流學習,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在開展聯片教研時要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方針,依托信息技術的優勢,搭建符合農村校情的校本平臺。設計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來增強教師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其專業精神和職業素養。不僅如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研活動時還要提升教學資源利用率,充分挖掘本地鄉土資源,將傳統的經驗教學研討會變為凝聚智慧、合作共享的優質教師教研活動,以提升教師隊伍整體質量。在此過程中,農村小規模學校之間還可以采用“小組結隊教研”的工作方式,根據教師專業能力合理分組,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帶頭作用,通過線上線下教研方式促進新教師專業素養的全方位發展,以優化隊伍整體結構。在此過程中,農村教師還要結合本校校情制定相應的線上教研管理體系,采用定期、不定期審核方式,對教師工作進行實時考核,以此為鑒調整日后教研模式與方向,從而使農村小規模學校教研活動開展更加規范、有序、高效,為學生日后深入學習、發展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礎。
綜上所述,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教師要充分發揮聯片教研的優勢,加強各個學校之間的交流,實現教育資源、教學方式共享。同時,教師還要利用現代化手段對原有的教研機制進行優化。構建人人參與、人人學習、人人發展的新教研區域平臺。將教學資源與教學手段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在降低教學成本的同時,全面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雖然目前聯片教研仍存在一些執行上的不足,但是在新政策、新理念的影響下,農村教師要秉持終身學習的職業理念,不斷去探索教研新方法,推動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