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殷峻
剛得知家中寶貝罹患1 型糖尿病,整個家庭似乎都如臨末日,不知道孩子漫漫人生將如何度過。雖然一段時間后,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能從開始的打擊中振奮起來,為控制血糖、延緩并發癥、過正常的生活做不懈的努力。這時,幾乎每個患兒家長都會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有糖尿病在身如何運動?能像正常孩子一樣快樂成長嗎?
1 型糖尿病由于胰島功能被自身免疫幾乎完全破壞,只能依賴外源性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而皮下注射胰島素每日的劑量相對恒定,無法像自身胰島那樣隨身體需要精確分泌胰島素控制血糖。因此,雖然每天注射的胰島素量一樣,但因為每日的飲食不一樣,運動量有差異,血糖會忽高忽低難以琢磨。低血糖的危害比高血糖更大,幾乎所有家有小糖友的家長都擔心運動會低血糖,那么孩子能不能、該不該像其他孩子一樣運動?
其實,運動導致低血糖是一種偏見。有學者研究發現,經常運動恰恰是唯一能夠有效降糖而不增加低血糖風險的方法。
注意:這里說的是經常運動。如果是偶爾高強度運動一次或者一下子超負荷運動,還是會導致低血糖的。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并發癥,其中微血管并發癥與高血糖戚戚相關,大血管并發癥不單和血糖相關,還牽涉到血脂、血壓等諸多因素。運動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靈丹妙方”。目前所知,運動是唯一不需要胰島素而能夠健康降糖的辦法。長期運動,既可以保持良好的血糖,又能夠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防止肥胖、高血脂和高血壓等,是預防慢性并發癥的不二法則。
小糖友們往往認為自己身體差,或畏懼低血糖,不參加或很少參加運動,導致血糖偏高,各種并發癥接踵而來。因此,作為家長要指導好孩子開展運動。
首先,要端正認識。要知道,糖尿病患兒可以接受幾乎所有的運動或訓練,家長不要去無謂擔心孩子是否能夠承受,只要保護措施得當,絕大多數運動如做操、慢跑、游泳、跳繩、踢球、打乒乓、羽毛球等,你的孩子都能夠參加。
其次,不要對孩子的病情遮遮掩掩。生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意正視疾病,家長應該向孩子的教練(老師)如實反映孩子的病情,讓教練留心孩子是否有低血糖等不適的表現,并能及時處理。孩子的身上也應該有1型糖尿病的標志,萬一發生昏迷等意外,周圍的人能夠迅速了解情況,并實施緊急救治。
第三,孩子運動時,身邊永遠應該備有水和能快速消化的食物,以備低血糖之用。
1.運動前那頓餐前胰島素減量;
2.運動前20~30分鐘適量進食;
3.運動量要適度,時間以一次半小時至三刻鐘為宜;
4.運動前后檢測血糖。
具體胰島素應該減多少量,運動前應該進食多少,需根據運動量及個體情況自行調節。
長期鍛煉,摸索出規律,能將低血糖的風險降到最低。
孩子往往嘴饞,難以做到嚴格的飲食控制,這也是糖尿病患兒血糖容易偏高的原因。其實,完全可以把運動和孩子解饞結合起來。想吃水果、零食、喝飲料嗎?可以,吃完去鍛煉,把升高的血糖降下去。一旦孩子養成想吃零食、要鍛煉的習慣,就會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