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雪 宋成成 趙瑩 長春市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
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已經發展至全新的階段,居民的物質生活水平較之以往有了極大的提升,尤其是在食品方面,居民在滿足基礎溫飽之后開始追求低熱量、高蛋白的食品,而水產品則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目前情況來看,水產品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在我國的銷量不斷增加。但在水產品養殖總量不斷增加的過程中,也呈現出了諸多水產品的質量問題,這直接關系到食品安全,并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進出口貿易造成影響。基于此,有必要對當前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進行深入探究,以探索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水產品的養殖涉及到諸多環節,養殖人員需要將管控工作落實到各個步驟當中,一旦出現質量問題,便會對后續的加工、運輸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水產品養殖大多采用個體經營的模式,基本上都是難以形成規模的小型養殖戶,絕大部分的養殖戶都是憑經驗進行養殖,所了解的專業知識相對匱乏,而出于提升經濟效益的目的,經常會選用高投入以及高密度的經營方式,這便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對于水產品質量來說,水質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水質惡化的具體體現包括重金屬、化學需氧量、溶解氧以及酸堿度等指標的變化,是導致貝類重金屬超標以及小龍蝦出現“五月瘟”的重要原因。
若是水體養殖有著相對較大的密度,那么便難以第一時間對水產品養殖過程中所生成的排泄物和廢棄物進行分解,進而導致其在水中沉積,增加水體的渾濁度,嚴重降低水產品養殖的速度以及補貨量。若想有效緩解這一問題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部分養殖人員往往會在水體中加入各種水質改良劑,但有些藥品并不符合國家標準,這便會導致水產品面臨嚴重的安全問題。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生產廠家對于現行法律法規不了解且不重視,而養殖戶又沒有在正規的渠道進行購買,使用方式也大多不規范。
水產品主要是面向市場進行加工,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居民對于水產品有著極大的需求,為了有效同消費者自身需求相適應,水產品加工企業推出了多樣化的水產品食品,例如,冷凍魚糜制品以及半成品等食品,這些產品對于消費者有著較大的吸引力,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提升其購買欲望。而部分商家則會基于這種消費心理,在水產品加工環節非法或者是過量加入添加劑,以此提升其經濟效益。除此以外,加工人員是水產品加工的直接處理者,若是加工人員自身感染或者攜帶了某種病毒,再加上防護措施不足,在針對水產品進行分割、屠宰以及捕撈的過程中便會導致包裝物以及加工產品上會沾上其飛沫以及唾液中所包含的病毒粒子,進而威脅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在水產品加工過程中時常會出現違法添加護色劑、保水劑以及色素等現象。常見的色素包括靛藍、檸檬黃以及胭脂紅等,這些色素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食品自身的色澤起到改善作用,通過提升水產品美觀性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而保水劑大多是多聚磷酸鹽,可以有效加強產品的嫩度,但若是添加量過高則會嚴重降低食品風味。殺菌劑或者是其他添加劑的投放量過大也是當前我國水產品加工領域較常出現的問題。生產商在實際對其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并沒有對還原性和氧化型進行合理區分,與此同時,其對于殺菌機理理解程度不足,這便影響了殺菌劑選擇的合理性,不僅沒有真正實現徹底殺菌的目標,還影響了水產品質量。
近些年來,全世界范圍內都出現了惡性食品污染以及食源性疾病等事件,引起了各個國家的重視,而大規模爆發的食源性疾病的根源都是病毒。進入21世紀之后產生了各種新型病毒,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命安全、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穩定。這些病毒有著極高的傳染性,而水產品的運輸和流通需要全程冷鏈,也為各種病毒的傳播創造了條件,增加了水產品貿易企業的安全風險,一旦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操作不規范以及順序不合理等問題,便會對水產品自身質量造成影響,導致其在某一環節中沾染病毒,進而威脅后續整個運輸鏈,這不僅會影響水產品質量,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工作人員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所以應當大力落實對于冷凍水產品的可追溯管理。
2.1.1 推廣綠色養殖技術
養殖環節是水產品質量問題把控的根本環節,直接決定了水產品的質量,所以有關部門應當面向廣大養殖戶積極進行綠色養殖技術推廣,以切實保障養殖過程的規范性以及合理性,為水產品安全性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相關工作人員應當深入到養殖戶和漁民中間,從技術應用的各個步驟著手為其提供指導,在此過程中應當從產品種類、產品價值以及養殖成本幾方面,著手對水產品進行明確劃分。充分吸收優秀水產品企業的成功經驗,大力發展水產品高質量養殖,鼓勵優秀企業推廣綠色養殖經驗,向基層養殖戶和養殖人員宣傳其成功經驗。有關部門應當加大水體維護技術培訓的力度,在原有的基礎上促進養殖用水質量的提升,強化對于多種手段的應用,切實提高水產品養殖的綠色化以及科學化水平,促進水產品質量以及經濟效益的綜合提升。
2.1.2 落實環境管理
針對水產品養殖工作而言,養殖環境是對水產品質量造成影響的重要因素之一,相關檢測機構和部門需要大力落實對于養殖環境的管理。養殖戶早在建廠選址階段便應當綜合考慮有關部門和機構的建議,同時敦促勘測單位深入到現場,針對周邊環境展開全方位的檢測工作,以保障養殖區域選擇的科學性,盡可能避免處在垃圾填埋或者化工加工場周邊,以免水產品養殖環境受到污染。除此以外,在實際建設水產品養殖場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當積極開展監督管理工作,確保各環節工作都能夠充分符合當前質量標準要求,切實提升養殖環境控制成效。立足于生態環境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在開展環境管理工作時需要確保養殖區盡量遠離那些有著豐富餌料生物的區域,還要實時動態地開展檢測活動,進而提升管理工作的針對性,以免水產品養殖受到各種污染。

2.2.1 加強藥物管理
通常情況下,在水產品加工的過程中往往會加入防腐劑以及保鮮劑等藥物,以延長水產品的保鮮期限,但若是在加工階段沒有正確使用藥物或者是劑量把控不足,便有可能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基于此,在水產品加工環節,應當大力開展對于添加劑的管控工作,具體包括種類和劑量等,以最大限度降低食品中的添加劑殘留,以免影響人體健康。有關部門應當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結合現實條件,對水產品中的藥物殘留量進行規定,還要大力開展檢測工作,從源頭上杜絕有質量問題的水產品流入市場。
2.2.2 強化監督檢測
水產品加工環節的質量對于監督檢測有著較高的要求。現階段社會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于水產品的需求整體呈現出逐漸擴大的趨勢。為了更好地同人們的需求相適應,并切實提升水產品質量,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大力開展監督管理工作,確保能夠實現對于水產品加工各個環節的全方位覆蓋,使得水產品加工可以同我國法律要求以及有關規定相適應,使得水產品的各項指標都能夠符合現行的水產品生產指標。基于此,未來應當在現有的基礎上對各個層級的檢測機構進行健全和完善。從現階段水產品經營規模以及產品種類的實際情況出發,創設切實可行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模式,從源頭上助力檢測速度和效果的提升,對各個檢測部門和單位的工作內容和職權范圍進行明確,在劑量認證的基礎上充分保障最終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同時基于相應的檢測結果,要求水產品經營者進行積極妥善的整改。一旦水產品食品中存在過高的重金屬含量以及藥物殘留,勢必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所以監督檢測人員需要針對其中比較重要的物質著重展開檢測以及管理工作,以切實促進我國水產品質量的提升,更好地同人們的自身需求相適應,還要充分發揮出監督檢測的約束性和規范性作用,加速推動企業對水產品質量安全所開展的監控管理工作,以切實提升水產品的質量,為市場中所流通的水產品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
2.3.1 完善可追溯體系
為了切實保障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應當從運輸環節著手,積極建立科學有效的水產品質量可追溯體制,這對于水產品產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體來看,可以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并立足于我國現行的有關規定,構建能夠同我國實際情況相適應的可追溯體系,并嚴格依照相關法律條例執行,將水產品在養殖、加工以及運輸環節中的各種情況詳細記錄下來,確保每一個水產品都有其獨有的編碼。一旦出現問題產品,便要第一時間對其進行召回,同時還要問責,以有效推動水產行業的持續平穩發展。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強化對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立足于其可追溯的特性,將監控工作貫徹落實在水產品運輸的各個環節,此舉既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還能夠對消費者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調動消費者的主觀能動性,共同參與到監督管理工作當中。除此以外,合理使用射頻識別技術還能夠通過全方位監控水產品運輸的各個環節,明確不同的環節所面臨的風險和隱患,進而定位重要控制點,針對性地開展監控工作,切實提升運輸環節的規范性與系統化,為水產品質量的提升提供支持。
2.3.2 創新冷鏈物流技術
除了要健全完善可追溯體系以外,還應當對各個監督部門的分工進行詳細劃分和明確,妥善處理好各部門之間的銜接,確保其能夠在充分交流和溝通的基礎上進行共同管理。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需要大力開展相應的查處工作,促使水產行業朝著品牌化的方向發展,這樣便可以為產品的高質量生產和加工提供充足的保障。相關技術人員需要立足于現有的冷鏈物流技術進行優化完善,大力開展冷鏈物流建設工作,尤其是在內陸城市,大力引進現代化先進的運輸設備和冷鏈基礎設備,全過程開展對于水產品物流的監控工作,保障水產品運輸的各個環節都有較高的安全性,提升水產品生產、加工、運輸的一體化水平。與此同時,相關研究人員應當現行的冷鏈物流標準進行修訂,以此指導后續水產品在冷鏈運輸過程中裝車卸貨以及檢驗檢疫等工作的開展。除此以外,相關工作人員還應當針對麻醉劑的應用,建立科學可行的使用標準和規范。針對不同的水產品應當根據其實際情況和要求,對麻醉劑及其劑量進行選擇。在適當的情況下還可以加強對于充氧、鮮凍液等新興技術的應用。
2.3.3 完善法律法規
有關部門應當針對水產品的運輸建立起相應的管理機制,通過高效落實管理舉措切實提升水產品質量。現階段我國水產品領域正在經歷一場變革,水產行業無論是在管理人員還是在部門機構方面都呈現出了一定的改變,需要針對各個部門的工作職責進行明確劃分,落實同產品質量有關的各種法律法規。基于此,有關部門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對水產品質量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這對于水產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有著重要影響。
一方面,相關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合作溝通,促使各部門之間相互協作,這樣便可以有效突破單一部門進行水產品質量管理的局限性,對各個管理部門進行有效整合,更好地對水產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與此同時,應當大力開展對于市場秩序的管理工作。在良好的市場秩序下開展經營活動能夠實現良性競爭,最大限度減少惡性競爭的現象,為水產品質量管理成效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在制定法律法規的過程中,應當綜合考慮現階段現代化信息化發展趨勢。互聯網的發展以及新媒體的興起催生了各種全新的消費形式,與傳統的線下銷售相比,人們為了擴大銷量往往會傾向于選擇線上銷售的形式,但冷凍水產品食品的線上銷售導致物流面臨較大的挑戰,在制定法律法規的過程中,應當根據時代變化采取相應的調整措施,科學使用大數據平臺對水產品運輸進行監管,提升運輸管理的時效性。
綜上所述,水產品的質量問題涉及到水產品養殖、加工以及運輸等各個環節,加強對于各個環節的監督管控能夠提升其質量安全,對于水產品行業的長效平穩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