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不少做投資的人,觀念還沒轉變過來,還在講“均值回歸”“價值投資”“逆向思維”,結果今年不斷被現實教育。時代變了,我們對很多問題的認識也要改變,順勢而為才能看明白當下。
——@任澤平

制造業PMI 9月回升后10月再次掉頭回落,預示實體經濟和就業下行壓力增大。自年初以來,經濟隨疫情反復和封控波動。進入冬季疫情反復風險增大,更科學、更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民生是現實保就業保民生目標的關鍵。
——@屈宏斌

無論對于孩子的教育和滋養,還是對于父母的覺知和成長,我都認為,大自然都是最好的學校。一個孩子親近自然的過程,就是與天地對話、與生命對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是這個孩子認識自己、構建自己、成就自己的過程。
——@王人平

努力并不是非要貪圖回報,努力的過程本身就是提升自己,況且自己變得豐饒了,那么也就能夠遇見同樣優秀的人,視野又得到了新的拓展。更重要的是,通過努力修煉的是內在。比如:堅持、決心、克服懶惰。所以,就算努力奮斗后失敗了,但我還有再次出發的實力!
——@方子強

這輪全球通脹與經濟衰退的到來并不同步。即便2023年有通脹與衰退同時帶來的滯脹風險,其程度應該不會比 20 世紀 70 年代滯脹更嚴重,那個時代,人們把滯脹當成“痛苦指數”,簡單來說,就是把通脹率和失業率相加,美國的“痛苦指數”那時候徘徊在 15%-20%,遠高于今天。
——@滕泰

淡泊之人內心平靜,光明磊落,不會因錢少而痛苦,也不會因錢多而得意,而是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看花開花落,任四季更替,內心豐盈而充實。
——@楊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