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道曙光透過玻璃窗,斜斜地射在墻上,今天的天氣很好,是我朋友大婚的日子,我負責照相,我得提前到婚禮現場,想順便拍一些花絮。
嘉絨藏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馬爾康是嘉絨文化的腹心地,其婚禮文化更是豐富多彩,獨樹一幟。婚禮在一個山莊舉行。婚禮現場搭的臺子吉祥喜慶,充滿藏式元素。幸福門柱被繡有祥云圖案的綢布包裹著,門楣上是層層疊疊的藏式的流蘇,吉祥橋被藏毯樣式的帆布包裹著,橋兩邊,對稱排列著吉祥八寶雕塑,臺子背景是一副牌坊樣式的巨畫,畫中心是吉祥八寶之一的金魚,它圍繞在一個很大的圓形“囍”字上,兩邊是相向而立的大象,象馱著寶物。過去,這樣高大上的婚禮是想也不敢想的,我聽父母說,那時的婚禮在夜晚的莊稼地里舉行,大家都是盤腿席地而坐,儀式也極其簡單。
兩位新人出門的時辰快到了,參加婚禮的人也陸續到場了,主持人、禮儀小姐、哈達隊的也各就各位。不一會兒,婚車隊就在大路上出現了,第一輛是婚車,車從頭到腳進行了藏式包裝,車頂、引擎蓋和后備箱蓋上鋪著藏式綢緞,車頂上立著圓形的吉祥八寶,擋風玻璃前的引擎蓋上一對藏族男女娃娃模型特別惹人愛。
婚車到目的地了,兩位新人身著華麗的藏族服裝,五指相扣,臉上彌漫著幸福的光彩,他們倆從相識相知到相愛,如今步入婚禮的殿堂,我由衷地為他們高興。他們走過的路,兩邊站滿祝福的人,兩位新人走過的地方依次響起禮炮和祝福聲,龍達、彩帶在他們四周飄舞,好似也在以這樣的舞姿來獻上它們的祝福。兩位新人在走過幸福門時,圍著桑煙裊裊的香爐攜手轉三圈,祈福安康幸福,然后走過吉祥橋,這時,橋兩邊的哈達隊隨著音樂節奏舞動起哈達。兩位新人走到臺上,各種儀式就依次進行了,德高望重的老人開壇祝辭,他用世間最美的詞匯祝福兩位新人,各位親朋好友排著長龍,手捧圣潔的哈達,一句句祝福的話不絕于耳,兩位新人緊緊依偎在一起,眼里閃爍著激動、幸福的淚花,不一會兒,成百上千根哈達把他們緊緊包裹住了。在這幸福美滿的日子里,養育我們的父母親是不應該忘的,他們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如今長大要成家了,在這幸福美滿的時刻,敬獻一條哈達,表達兩位新人深深的謝意和孝心。最后的文藝表演將婚禮氣氛推向了高潮,悅耳的歌聲,優美的舞蹈,將婚禮現場變成了歡樂的海洋,大家一邊品嘗美食美酒,一邊聽歌賞舞,兩位新人逐桌敬酒,感謝大家的光臨,大家舉杯再次祝福兩位新人。
嘉絨藏族婚禮從無到有,從簡單到隆重,正在經歷著巨變。如今的嘉絨藏族婚禮在保持傳統儀式的基礎上,與時俱進,有了很多的創新。譬如新郎新娘互戴胸花,喝交杯酒等形式,婚禮由婚慶公司操辦,舞臺、燈光、音響,攝影攝像樣樣都齊備。
我聽父母講,過去兩家父母碰頭商議孩子婚事后,通過口信通知四方親朋好友,那時是沒有寫請帖的習慣的,條件也不允許。那時,大部分都是村里或大隊里通婚,送親人的多寡根據家庭條件而定,如果條件好,送親的人就多,每個人都背著一樣東西,有糧食,有被子,有鍋碗瓢盆,成家用的基本用品幾乎是備齊了的。婚禮都在冬天農閑時節,在村子莊稼地里舉行,全大隊男女老少,以及四方賓客,坐在一排排橫梁上,吃著糖果,喝著青稞酒,婚禮在村里德高望重老人開壇致新婚祝詞中拉開序幕。那時的婚禮雖然簡單樸素,但是依然歡天喜地,熱鬧非凡。婚禮儀式結束后,大家就把婚禮現場的中間騰出來,在中央升起篝火,男女老少,圍著熊熊燃燒的篝火,手拉著手開始跳鍋莊。天為幕地為席,你來唱來我來和,大家一邊唱來一邊跳,一支接著一支,那歡快的舞步,優美的歌聲,在村子上空久久回蕩,醉了月亮美了星星。
“古人不見今時碉,今碉曾經見古人”,古老的八角碉高聳在藍天白云下,它像一位飽經風霜的年邁老祖宗,見證了嘉絨藏族婚禮的變遷,見證了有情人終成眷屬!不論歲月如何流轉,不論經歷怎樣的滄海桑田,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未曾改變。
責任編校:周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