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羅,陳 彬,周海花,文樂軒,楊妙婷,楊軼雯,熊雯靜,汪 璟
(1.湖南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南 永州 425199;2.江西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江西 南昌 330022)
就業是民生之本,2020-05-12,教育部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各地開學復課及校園疫情防控、高校考試招生及畢業生就業等工作進展情況,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在發布會上介紹,2020屆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王輝表示,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下行壓力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就業形勢復雜嚴峻。2021年是國家實施“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開局之年,2021年高校畢業生的規模達909萬,再創歷史新高。新形勢下,高校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是培養創新型人才、實現人力資源強國、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一項重要舉措[1]。
近年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斷加強,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經濟全球化是當今時代發展的重要趨勢,英語類專業是社會上應用面較廣的專業,這決定了英語類專業在中國學科教育中占據著特殊的地位,英語類專業早已成為國內本科院校開設最多的專業。但是現今很多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單一,使得英語類人才在就業時失去了其應有的競爭力。對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進行研究可以豐富創新創業教育理論成果。本研究針對中國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大學生的特點,借鑒國內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成功經驗,通過實證研究力圖為創新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供可行性建議,從而完善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大學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湖南科技學院英語類專業在校大學生為被試,發放問卷911份,回收問卷821份,剔除無效問卷后得到有效問卷785份,有效回收率為86.17%。被試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被試基本信息
1.2.1 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測量
選用李娜在2019年編制的《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自評量表》,量表包括創新創業內驅力、創新創業領導力、創新創業行動力3個維度,該量表由50道題目組成,采用李克特5點計分,所有項目的總得分反映了個體創新創業能力水平[2]。該量表的信效度較高,本研究中該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數為0.98。
1.2.2 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大學生背景資料調查表
本研究設計了一個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大學生背景資料調查表,包括性別、年級、生源地、是否為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情況;同時還測量了可能會影響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水平的在校經歷,包括學生在校期間學業成績水平、學生干部經歷、社會實踐經歷,創新創業實踐、創新創業課程、創新創業類大賽、創新創業類講座、創新創業類社團的參與情況,以及父母是否支持自己創業和自身是否了解國家的創業政策。
采用SPSS17.0對本研究得到的數據進行管理以及統計分析。
結果顯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總體題目平均分為3.43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創新創業內驅力總體平均分為3.46,創新創業領導力總體題目平均分為3.40,創新創業行動力總體題目平均分為3.45,三者之間無明顯差異,但創新創業領導力的總體題目平均分略低于創新創業內驅力、創新創業行動力的總體題目平均分。從踏實肯干等14個二級維度上看,整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踏實肯干總體題目平均分最高。
企業管理總體題目平均分最低,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統計表
2.2.1 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性別差異
以性別為分組變量,以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和各維度得分為檢驗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顯著高于女大學生,男大學生在創新創業的各維度上得分也顯著高于女大學生。
2.2.2 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大學生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創新創業能力的差異
以是否獨生為分組變量,以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和各維度得分為檢驗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在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及其創新創業內驅力、創新創業行動力維度上,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得分均無顯著差異;在創新創業領導力維度上,獨生子女的得分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
2.2.3 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年級差異
通過對數據進行處理,將樣本分為高年級組和低年級組,高年級組包括2016級、2017級學生,共有286名學生;低年級組包括2018級、2019級學生,共有499名學生。以高年級和低年級為分組變量,以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和各維度得分為檢驗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低年級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顯著低于高年級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領導力維度以及創新創業行動力維度上,低年級大學生的得分也顯著低于高年級大學生;在創新創業內驅力維度上低年級大學生和高年級大學生得分沒有顯著差異。
2.2.4 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生源地差異
以生源地為分組變量,以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和各維度得分為檢驗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在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上來自城鎮的大學生得分顯著高于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在創新創業內驅力、創新創業領導力、創新創業行動力維度上,這種差異都是顯著的;在創新創業領導力維度上也達到了邊緣顯著。
2.2.5 家庭經濟水平對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影響
以家庭經濟水平為分組變量,以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和各維度得分為檢驗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在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及其各維度上,學校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與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得分均無顯著差異。
2.2.6 父母是否支持對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影響
以父母是否支持學生創業為分組變量,以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和各維度得分為檢驗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在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及其各維度上,父母支持創業的學生得分均顯著更高。
2.2.7 學生干部經歷對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影響
以是否有學生干部經歷為分組變量,以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和各維度得分為檢驗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在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及其各維度上,有學生干部經歷的學生得分均顯著更高。
2.2.8 創新創業活動對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影響
分別以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活動(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講座、創新創業類社團活動等)為分組變量,以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和各維度得分為檢驗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在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及其各維度上,參加各類創新創業活動的學生得分均顯著高于不參加相關活動的學生。
通過本實證研究得知,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整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創新創業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根據湖南科技學院英語專業以及國內同等院校的辦學實際,也暴露出一些仍待解決的問題,比較共性的問題包括教育教學的方式手段仍需創新、師資隊伍的建設有待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體系亟需完善等。針對這些問題,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來提升地方高校英語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高校針對英語類專業的人才培養可以建立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緊密融合的課程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和考核評價體系;在課程改革方面增加專業實踐課程模塊,新增創新能力培養和創業能力培養的課程建設,把SYB、KAB教育模式中的沙盤教學法引進教學當中,以促進專業知識的鞏固與理論課程的實踐轉型。同時設立專業實訓平臺、校企合作項目平臺和創業實戰平臺的三大實踐教學體系,讓學生通過企業實習以及在校跟蹤完成企業項目。
高校可以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的模式,加強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引進校外師資力量,學生畢業設計實行“雙導師制”模式,校企雙方導師共同指導學生畢業設計,同時吸納來自企業具有豐富課程研發和培訓經驗的高級導師,擔任實踐教學指導教師,不斷提高英語專業學生職前教學培訓效率和質量;二是加強對高校教師隊伍的培育,選派優秀教師到企業掛職實操實訓,共同培養“雙師型”教師,共同為學校打造一支創新理論多、創新創業能力高的創新創業教學隊伍。
從本研究的結果得知,在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及其各維度上,父母支持創業的學生得分均顯著更高。高校應加強家校聯系,可以利用家長微信群等媒介向學生家長普及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法規,引導家長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
從本研究的結果得知,在創新創業能力的總分及其各維度上,參加各類創新創業活動的英語專業學生得分均顯著高于不參加相關活動的學生。高校應著力提升英語類專業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講座、創新創業類社團活動的熱情,以創新創業活動為紐帶,指導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戰,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的綜合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