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萍LI Li-ping;孫藝帆SUN Yi-fan
(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大慶 163318)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未來,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方面,人才無疑是地區發展最關鍵,也是最急缺的要素。2017 年武漢提出“留住百萬大學、請回百萬老校友”的號召后,中國各大城市輪番上演搶人大戰。人才受到各地的高度重視,但在過去10 年黑龍江人口流失646 萬,是人口流失最多的省份,且高素質、高技術的人才占了大多數。黑龍江地區人才流出量不斷增大,嚴重制約其經濟、教育、醫療等方面的發展。最為明顯的結果是黑龍江省自2012 年以來經濟增速連續數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經濟滑坡、人才外流相互作用,構成了一個走不出的莫比烏斯環,給黑龍江振興套上了厚重的枷鎖。如何才能引導“人往低處走”,“人才洼地”怎樣增高,需要綜合考慮人才生存的環境因素。眾所周知,人才的生存是包括軟、硬環境的生態系統,黑龍江在經濟發展、工作待遇、客觀環境等硬件上無法與發達地區相抗衡,那么人文環境因素特別是其中情感因素就凸顯其重要性了。因此,留住人才要突出情感力量。比較而言留住本土才是黑龍江省防止人才流失至關重要的一步。高校畢業生由于家國情懷、人文關懷更容易提升地區地域認同進而彌補黑龍江地區自然劣勢、地理劣勢、氣候劣勢乃至經濟劣勢,使他們在無法享受到優厚待遇的物質保障下,依然愿意為家園繁榮發展堅守崗位,因此如何提升高校畢業生對黑龍江省地域認同進而留住高校畢業生,讓高校畢業生感覺得到黑龍江地區求賢如渴的姿態,是黑龍江省防止人才流失亟需解決的問題。
1.1 概念認定 地域認同度的概念:地域認同度折射出來的就是在某一地域的形象、文化及發展、政策制度、經濟文化等方面能給人們帶來的綜合心理感受及歸屬感,通俗點來說,地域認同度就是指對某一個地域對一個人的吸引力有多大。
高校畢業生的概念:本文中高校畢業生泛指即將擁有或者已經擁有大專、本科、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他們具有相應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有利于我們的社會的更好的發展。
1.2 研究假設 本文主要研究以地域認同度的心理感受為主的因素在黑龍江高校畢業生流失過程有著怎樣的影響及其對黑龍江高校畢業生流失的影響程度,相較于黑龍江地理位置、環境、經濟發展情況、薪資待遇、政策制度等表象原因來說地域認同度對黑龍江高校畢業生流失的影響程度是否是最重要的。基于此,提出假設:①黑龍江地區高校畢業生流失與地域認同度存在顯著相關關系。②地域認同度是影響黑龍江地區高校畢業生流失的第一重要因素。
1.3 調查問卷設計 將問卷設計成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收集受訪者的基本信息,用于鎖定被調查對象是否符合黑龍江高校畢業生的定義;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問卷調查的主體,分為“高校畢業生離開或者留下的原因分析”和“流失原因重要性排序”。第三部分主要以各個原因的影響程度來劃分流失原因的重要性,其他輔助性問題作為提出建議和對策的依據。
1.4 樣本的選擇與實施 高校畢業生,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引領者,他們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對黑龍江省的發展起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選擇2016-2020 年近5 年黑龍江籍的各大高校畢業生作為樣本。為了實證結果更加準確,樣本中要選取985.211 和普通高校的高校畢業生分別作出研究。其中985 高校占30%,211 高校的畢業生占30%,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占40%,985 高校有哈爾濱工業大學,211 高校有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和東北林業大學,普通高校有東北石油大學、齊齊哈爾理工學院,一共選擇了180 名男同學180 名女同學。采用調查問卷為主、訪談為輔的方式進行調查,調查他們對黑龍江地區地域的態度以及離開或者留在黑龍江地區的原因,總共發放360 份問卷,回收357 份,刪除漏選、語義矛盾和不符合高校畢業生定義的問卷,剩余有效問卷350 份。樣本結構表如表1 所示。

表1 問卷調查樣本結構表
2.1 驗證假設①①方法選擇。在社會統計的實踐中,統計數列中以品質標志表現的每個項目,都不能像寫算術題那樣用精確的數值來確定,只能根據不同的屬性或等級,或者用評分等方法加以排列,來顯示它們之間相關性。因此,本文采用的品質相關及等級相關的數據研究方法。如果要測定兩個定類變項之間的相關關系可以選擇x2檢驗法,如果要推斷的論述為“x 和y 相關”,可以用獨立性檢驗來考察兩個變量是否有關系,就可以準確判斷出這個判斷的可靠性。x2越大,x 和y 之間相關性越大。
在進行品質相關檢測時,我們需要編制統計表。將品質相關測定中的統計表成為交互分類表或列聯表。列聯表是根據品質標志把兩個變項的頻率進行交互分類的統計表。在線性回歸分析中,需要進一步估計其標準差。在社會研究中,往往需要通過一種現象去解釋另一種現象。需要再計算相關系數,同時測定其消減誤差來檢驗可靠程度。縮減誤差比例的含義:當變量(x)與(y)相關時,用其中一個變項(x)的數據預測另一個變量(y)時,和不用(x)的數據預測能減少多少誤差。有兩個變量x 和y,假設x 未知,只能用y 本身的資料估計或預測yc值,其所發生的誤差為E1;假設x 已知,并由x 估計或預測yc值時所發生的誤差就為E2,這時,如果x 和y 之間存在相關性,E2就應該小于E1,消減誤差比例為:PRE=
由上式可知,PRE 的數值在0-1 之間。當PRE 的數值在0-0.5 之間,x 和y 之間是弱相關關系,當PRE 的數值在0.5-0.7 之間,x 和y 之間是顯著相關關系,當PRE 的數值在0.7-1 之間,x 和y 之間是強相關關系。PRE 的數值越大,x 與y 相關程度越高,x 預測yc值的可靠程度越高,發生的誤差越小。因此,消減誤差比例越大,兩個變量x 和y之間的相關性越高。
這是兩個變項之間的關系是品質相關,可以運用品質相關分析方法來研究他們之間的關系,本文中品質相關的測定方法運用的是λ 測定法。λ 測定法是列聯強度的一種測定方法,適用于測定兩個定類變項之間的相關關系。其公式為:
(fm為每一類x 中y 分布的眾數次數;fm為每一類x 中y 分布的眾數次數;Fym為y 次數分布的眾數次數;n 為總次數之和)
②地域認同度在高校畢業生流失成因中的排序分析。將高校畢業生是否留在黑龍江是地域認同度對高校畢業生流失影響的結果,作為y 變項列入列聯表的列;高校畢業生選擇是否離開黑龍江是由于對黑龍江地區的地域是否認同作為x 變項列入列聯表的行。將認同黑龍江地區而離開黑龍江、不認同黑龍江地區而離開、認同而不離開黑龍江以及不認同而不離開黑龍江的高校畢業生進行整理,并且按照調查結果列出列聯表表2 來計算黑龍江地域認同度對高校畢業生流失的相關程度。

表2 高校畢業生流失與地域認同度2*2 列聯表
可知x2=126.15
Pearson X2值近似服從于自由度為df=(R-1)(C-1)為1 的X2的分布。
本文采用x2進行顯著性測驗(α=0.05),查有關統計學數據可知x2>>x20.05(1)=3.841
說明x 和y 是存在關系的。
雖然證明了x 和y 之間存在關系,但x 和y 之間的關系強弱需要進行列聯強度相關測試。相關測量法,是用一個統計值來表示變量和變量之間的關系,稱為相關系數,根據準則選擇恰當的測量方法。
應當考慮的準則:兩個變量的影響是否是對稱的。盡可能選擇有消減誤差比例意義的相關測量法。
假設x 是自變量,y 是因變量。在本文的研究中,自變量x 影響y 變量,但是因變量不會影響y 變量,x 和y 之間不會互相影響,因此本文中x 和y 是屬于因果關系的不對稱關系。
分母表示在不知道x 值的情況下預測y 值時所產生的全部誤差,即E1=n-My
分子表示根據x 值來預測y 的眾數時所能減少的誤差,即E1-E2=(n-My)-(n-∑My)=∑my-My
My=y 變項的眾數次數;My=x 變項的每個值之下Y 變項的眾數的次數;n=全部個案數;n-My=不知道情況下預測y 值產生的誤差

可求得λ 值為0.66,即高校畢業生與地域認同度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66。表明高校畢業生流失與地域認同度之間存在顯著相關關系。因此,我們證明地域認同度是高校畢業生流失的一個重要原因。
③結論分析。通過以上研究得出:高校畢業生的流失與地域認同度存在顯著關系。地域認同度是影響黑龍江地區高校畢業生流失的重要因素,驗證假設①。
2.2 驗證假設② ①高校畢業生流失原因重要性排序分析。諸多導致高校畢業生流失的因素里,按照屬性,本文總結為三大類:一為各種特殊原因,例如跟隨配偶工作、父母身體健康等原因,二是客觀原因,例如天氣寒冷、居住環境、薪資待遇等原因,三是地域認同度,對黑龍江地區的心理排斥導致導致的一系列不滿意的情緒,例如對經濟發展層面、政策方面、思想文化等方面不滿意而導致對黑龍江地區地域認同度低。表3 列出黑龍江高校畢業生流失原因的額重要性排序。

表3 黑龍江高校畢業生流失原因重要性排序
②結論分析。依照表3,在高校畢業生流失的原因排序中,地域認同度排在第一位,在黑龍江及高校畢業生流失的三大類原因中地域認同度占總數的57%,客觀原因和特殊原因分別占30%和13%,可以見得,地域認同度是影響黑龍江高校畢業生離開黑龍江地區與否的最為重要的原因,驗證假設②。
3.1 研究結論 根據以上的實證研究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①黑龍江高校畢業生流失與地域認同度的相關系數為0.66,證明黑龍江高校畢業生流失與地域認同度存在顯著相關關系。②在黑龍江高校畢業生流失的原因中,排在首位的是地域認同度,占117 樣本中的66 個,是總數的57%,其次是天氣寒冷、居住環境等客觀原因和跟隨配偶工作、父母不在黑龍江要照顧父母、身體不能久居黑龍江等特殊原因,分別占30%和13%。地域認同度是影響黑龍江高校畢業生離開黑龍江地區的最重要的因素。
3.2 建議 基于以上結論,黑龍江省要防止高校畢業生的流失除了傳統的對策,更應該重視地域認同度的提高。有兩種途徑去提高地域認同度,一方面可以針對黑龍江地域自身,通過改善地域認同度的影響因素來提升地域認同度;另一方面可以對高校畢業生自身進行干預來提升高校畢業生對黑龍江地區的地域認同度。
第一,宣傳地域傳統文化引起情感共鳴并加強地區形象建設。黑龍江經濟發展不好,大部分人才流失到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但是如果從小生活在在黑龍江地區,讓每個人都會對家鄉有些揮之不去的記憶,不管在什么城市,只要不是自己的故鄉那都是“陌生人”,對于漂泊在外、在經濟發達城市打拼的外流人才,采取新媒體傳播特色地域文化、地域風俗,比如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節日風俗、一個從小吃到大的路邊小吃等,可以引發外流人才的共同回憶,引起情感的共鳴,傳達著“即便身在多么繁華美麗的城市也總覺得沒有自己的家鄉舒適安穩”的認知,增強對家鄉地域的認同感,用情感力量吸引那些受命于經濟發達地區的流出人才的回流。
第二,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大力促進經濟發展。由于長期過度的開發,黑龍江省優勢產業重工業的發展進入瓶頸期,相比之下,新興產業的發展空間更大,更有利于經濟的發展,經濟新常態的深入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有利于黑龍江地區的外貿、品牌農業、旅游業等產業的發展。
發展品牌農業方面,應該擺脫初級農產品定位,提高農藥化肥使用方面的規范化程度,走綠色農業的路線;在農產品品牌塑造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本土知名產品的作用,借鑒山東、海南等農業大省的先進經驗,以完善產供銷完整產業鏈為重點,適度推進規模農業比重的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增加和產業鏈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發展旅游產業方面,冬季可以利用寒雪天氣重點開展“冰雪旅游”;夏季可以利用森林覆蓋率高、氣溫相對較低的優勢主打“天然氧吧游”和“避暑旅游”,可以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全年重點開展“生態旅游”;利用邊境線長,重點做好“邊境游”和“跨境游”。
對外貿易方面,黑龍江是中國接壤俄羅斯邊境最長的省份,也是在中國對俄口岸最多的省份,對俄經貿來往最多的省份,中俄之間的合作在逐步推進,黑龍江需要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以及原有的對俄往來的堅實積淀,充分發揮自身的“橋頭堡”和后勤基地的作用,俄羅斯遠東西伯利亞的開發計劃對中俄經濟合作、東北亞合作的穩步推進及東北經濟振興及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在現有的基礎之上,爭取政府的更多支持,吸引國內外資源參與省內外對俄合作基礎設施的建設,如果形成和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經濟發展上的共振,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合作經將通過西伯利亞和黑龍江省的河流及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打通人流和物流的低成本運輸通道。這都是黑龍江經濟振興的歷史性機遇。
第三,完善人才引進政策并創新人才引進方式。為了顯示出吸引人才的誠意,很多城市在生活補助、購房和最低工資承諾等方面給予了最大的支持。例如成都為未就業人才提供7 天免費住宿等政策,為吸引人才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保障。對于剛畢業離校的學生,應當給予相應的住房補貼。對于有購房需求的人才,應提供相應的補貼,目前國內購房壓力較大,南方房價一直居高不下,然而黑龍江省可以利用相對較低的房價,對人才實施積極的購房政策。黑龍江省需要完善人才吸引政策,結合人才需求制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