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林業局

航拍深圳城市全貌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時強調,要搞好城市群綠化,擴大城市之間的生態空間。同年9月,廣東省政府與原國家林業局簽訂《率先建設全國綠色生態省合作框架協議》,推動建設全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示范區”。幾年來,廣東省充分發揮珠三角城市群的區位、環境和經濟優勢,以建設森林生態體系和綠色生態水網為主線,實行珠三角全域一體化生態修復和生態建設,努力打造美麗中國“廣東樣板”。目前,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已通過國家林草局專家組驗收,基本建成林城一體、生態宜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森林城市群。
建設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是廣東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論述精神的重大舉措,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是廣東省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新作為。
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通過加強城市近自然林營建,建設高質量的連片森林,生態公益林擴面提質,建設珠江三角洲北部連綿山體森林生態屏障和南部海岸生態防護屏障。5年來,珠三角地區完成碳匯造林3.4 萬公頃,林相改造4.6 萬公頃;完成沿海基干林帶建設700 余公頃,建設沿海縱深防護林1.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穩步提升,生態公益林面積不斷擴大。通過開展森林城市群建設,珠三角地區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大幅提升,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牢固的生態基礎。

東莞市河岸綠化

佛山市三水區云東海濕地公園
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依托區域內發達的水系,加強濕地資源保護,疏浚貫通河流、河涌,強化河涌污染治理,推進河道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特色鮮明、覆蓋城鄉的濕地公園網絡,建成生態健康、林水相依、人水和諧的綠色生態水網。截至2020年底,珠三角地區水系林網綠化率達89.14%,水網濕地保護率達85.67%,共建成各類濕地公園127 個,建成濕地保護小區203 處,水功能水質達標率達85.90%,基本建成了綠色生態的珠江水系林網,濕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
珠三角森林城市群以9 個城市為中心,構建了大型的城鄉森林組團。通過大力開展森林城市、森林小鎮、森林鄉村建設,推動城市森林向城鎮、鄉村拓展延伸,構建了多層次的城市公園、森林公園、村居公園以及區域性休閑綠道,實現了公園綠地城鄉全覆蓋,提升了城鄉人居環境品質,推動了城鄉綠化均衡性發展。通過開展水鳥生態廊道、森林生態廊道和城市生態緩沖隔離帶建設,推進區域生態廊道互聯互通,緩解了區域自然生態破碎化問題。目前,珠三角9 市全部建成國家森林城市,建成森林小鎮124 個,國家森林鄉村100 個,珠三角區域生態廊道建成率達到94.84%,建成了“九核、多點”空間布局的大型城鄉森林組團體系,區域自然生態系統基本實現互聯互通,有效加快了區域生態一體化建設進程。
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緊緊圍繞社會需求,建設多類型公園綠地體系,重點提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公園服務半徑覆蓋度、綠廊綠道,探索建設嶺南特色的森林康養基地,切實把森林城市群建設成順民意、惠民生、得民心的德政工程。5年間,共新建森林公園157 處,濕地公園102 處,街心公園717 處,森林康養基地30 個。目前,珠三角地區共建設綠道1.4 萬公里,人均綠道長度達2.26 公里/萬人,城市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超過20 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度達到90%,10 分鐘步行圈,“推門見綠,移步入園”的目標基本實現。

惠州市森林生態屏障

江門市水網綠化
珠三角地區依托城市群的獨特資源,積極探索和開展自然教育工作,全民自然教育體系建設發展迅速,各類自然教育場所建設如火如荼。目前,珠三角各市成功建設了9 處世界級水平的自然生態文化科普場館,建設不同類型的自然生態文化場所829 處。生態宣傳教育和群眾性公益活動廣泛開展。2018年至2020年,珠三角地區組織開展各類自然教育活動8000 余場次,接受教育和參與活動人員累計達150 萬人次,有力推動了全民自然教育體系建設,促進了生態文明理念的傳播,滿足了公眾對體驗自然、感知自然、學習自然的需要。

城在林中

惠州市水網綠化

深圳市梅沙森林小鎮
廣東省堅持區域綠色生態一體建設,不斷完善區域聯動、共商共建機制,推動森林城市群持續健康發展。一是構建聯動的區域協同機制。建立上下聯動、部門協調工作機制和掛點聯系制度,統籌推進森林城市群建設工作。珠三角各市成立森林城市建設聯盟,加強城市間生態綠化建設合作與交流,協力推進城市間緩沖區、生態廊道等工程建設。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生態修復、城市綠化建設、自然教育等方面合作交流機制。二是構建互助的保護管理體系。建立一體化的森林生態環境監測系統、森林防火聯動機制、林業有害生物聯防聯治防控體系。三是構建合作的科技支撐體系。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構建森林、濕地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監管平臺,生態修復信息技術輔助平臺,智慧森林公共服務平臺等森林城市群建設支撐平臺。
廣東省將進一步對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深化同香港、澳門生態建設合作,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森林城市群;將以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為綠心,以粵北、東西兩翼森林城市為生態屏障,加強城市間連綿山體和綠色生態空間保護建設,通過水鳥生態廊道、森林生態廊道構建互聯互通的森林生態網絡體系;依托汕頭、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探索推進汕潮揭、湛茂陽森林城市群建設,形成“一主兩副”的森林城市群多極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