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娟
擺線輪的建模與仿真
曹娟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機電工程系,山西 太原 030027)
以平面嚙合的基本原理為基礎,介紹擺線輪齒面方程的數字化建模方法。結合擺線輪副的嚙合方程式,利用三維設計軟件SolidWorks中相應的功能,對擺線輪進行參數化建模、裝配,檢驗動態嚙合過程中的干涉。對干涉區域分析,得到理想的擺線輪三維模型。并且利用SolidWorks Motion運動仿真工具,得到擺線輪副的嚙合運動,實現擺線輪傳動的精確建模。
擺線輪;短幅系數;齒廓方程式;三維模型
擺線輪傳動特點是傳動時擺線輪中凹的內擺線與擺線針輪凸的外擺線嚙合,因而接觸應力小,磨損均勻,內擺線與外擺線嚙合的重合度較大,有利于彎曲強度的改善,無根切現象,結構緊湊,可得到較大的傳動比。但其對相嚙合的擺線輪與擺線針輪的中心距要求較高,若不能保證擺線輪與擺線針輪輪齒的正確嚙合,就會影響定傳動比傳動,這種傳動的嚙合線是圓弧的一部分,嚙合角是變化的,故輪齒承受的是交變作用力,影響傳動平穩性,擺線針輪的制造精度要求較高。擺線輪傳動在工業機器人、機床、醫療檢測設備、衛星檢測設備、衛星接收系統等方面用途廣泛。擺線輪的齒形較為復雜,通過齒面形狀求出數據點進行建模,過程較為繁瑣且精確度不高。本文利用三維設計軟件SolidWorks對擺線輪副進行參數化建模、虛擬仿真。
擺線輪的齒廓曲線較為復雜,在介紹擺線輪齒形繪制之前,需對擺線輪齒廓曲線形成原理及主要術語進行說明。
擺線輪傳動是擺線輪和擺線針輪軸線相平行的一種平面齒輪嚙合傳動,其齒廓曲線通常采用外切外滾法或內切外滾法得到[1]。外切外滾法是指基圓Oa固定,滾圓Ob沿基圓Oa外側做內切純滾動時,則滾圓上任意一點T的運動軌跡,則稱為外擺線,如圖1所示。

圖1 齒廓曲線形成
此時,基圓半徑a,滾圓半徑b。滾圓Ob繞基圓Oa及自身中心的轉角分別為1、2,得到軌跡弧長'和弧長'相等,即1r=2r。此時,令為齒的個數,為正整數,擺線針輪齒數比擺線輪齒數多1,因此r=(?1),1=(?1)2[2]。滾圓的半徑即是短幅擺線的偏心距=。M是圓Ob上一點,距圓心Ob的距離為=1b,則1為短幅系數[2]。而M的軌跡就是理論外擺線,即為:

擺線輪實際短幅外擺線齒輪輪廓是理論外擺線輪廓的等距曲線,等距距離是擺線針輪針齒的半徑。
擺線輪傳動中,實際短幅外擺線齒輪廓一般是理論外擺線輪的等距曲線,等距距離是針齒半徑。則實際短幅外擺線的齒廓方程可以表示為:

表1 擺線輪副的參數
名稱代號數值 擺線針齒個數Z218 短幅系數k0.775 86 擺線輪齒頂圓半徑ra27.75 擺線輪齒根圓半徑rf25.25 壓力角α20o 擺線針輪齒根圓半徑D2f58.7 擺線針輪齒頂圓半徑D2A48 擺線輪齒數Z117
通過擺線輪齒廓曲線方程式,根據計算得到擺線輪、擺線輪齒寬、齒數等基本參數,如表1所示。
(1)利用Solidworks中方程式驅動曲線繪制擺線輪的齒形。選擇Solidworks“工具”按鈕中的“草圖繪制實體”,再選擇方程式驅動曲線,輸入方程式:
= (50.417+4.583)*cos(2pi*t)+3.000 * cos((50.417+4.583) *2* pi * t / 4.583)
=(50.417+4.583)*sin(2*pi*t)+3.000*sin((50.417+4.583) *2* pi * t / 4.583)
得到擺線輪的二維齒廓圖,如圖2所示。

圖2 擺線輪理論齒廓曲線
(2)將擺線輪理論齒廓曲線進行等距,得到擺線輪實際齒廓曲線,然后利用“拉伸”命令按鈕,即得到擺線輪所需要的幾何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擺線針輪建模
(3)由于擺線針輪與擺線輪的齒廓曲線是共軛曲線,得到擺線針輪的輪廓,如圖4所示。

圖4 擺線針輪建模
Solidworks裝配體方法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裝配設計法[3]。本次裝配選擇的是自下而上裝配法,其特點是零部件獨立設計。
(1)首先新建裝配體文件,然后將擺線輪導入到該裝配體中,并且將其幾何中心與裝配體的幾何中心重合,默認該零件固定。然后再添加擺線針輪,而此時擺線針輪是浮動狀態,約束為0,可以任意浮動。
(2)用配合來確定零部件將擺線輪插入到裝配體,在一個裝配體中插入零部件之后,需要考慮該零部件和其他零部件之間的關系。添加配合關系后,可以在未受約束的自由度內拖動零部件。在選擇需要的點、線、面或參考幾何體時,經常需要改變零部件的位置顯示,此時一般與旋轉或移動零部件按鈕配合使用。導入擺線輪之后,選擇“軸線平行、平面相切、齒輪配合”等約束命令按鈕進行裝配,如圖5所示。

圖5 擺線針輪傳動裝配

圖6 干涉檢查
(3)因在復雜的裝配體中,用視覺檢查零部件之間是否存在干涉的情況是件困難的事情。所以可以通過更改干涉和不干涉零部件的顯示設置便于查看是否干涉,并可以將重合干涉和標準干涉進行區分。這時,我們將裝配好的擺線輪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干涉檢查”命令,系統彈出“干涉檢查”屬性管理器,在“所選零部件”選項組中,系統默認選擇整個擺線針輪傳動為檢查對象,在“選項”選項組中,勾選“使干涉零部件透明”復選框,完成上述操作后,單擊“所選零部件”選項中“計算”按鈕,此時在“結果”中顯示檢查結果,得到擺動齒輪副干涉為0,如圖6所示。
Solidworks Motion是運動仿真工具,是將裝配體模型運動的圖形模擬,并可將諸如光源和相機透視圖之類的視覺融合到運動算例中。在“運動算例”添加馬達,轉速為10 r/min驅動擺線針輪傳動中的一個零部件運動,分別設置擺線輪和擺線針輪的旋轉方向和角速度。根據選擇的“計算模擬”,得到擺線針輪副的嚙合運動,同時Solidworks Motion中彈出“動畫控制器”,根據所需要的速度進行控制動畫進度,最后將擺線針輪傳動動畫以Avi格式保存,如圖7所示。

圖7 擺線針輪動畫
本文以擺線針輪平面嚙合原理為基礎,從擺線輪與擺線針輪幾何參數計算和理論分析進行深入研究。通過三維設計軟件SolidWorks2018對擺線輪與擺線針輪采用參數化建模,并將擺線輪與擺線針輪裝配達到零干涉裝配,以及利用Solidworks Motion運動仿真,為實際生產設計擺線輪與擺線針輪減少了理論設計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對以后的擺線針輪傳動的設計和優化有一定的實際指導意義。
[1] 李力行,何衛東,侯東海,等.齒輪手冊(上冊)第8篇:擺線針輪傳動[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8-7.
[2] 宋原.純滾動類擺線針輪傳動嚙合原理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4:15-19.
[3] 趙罘,楊曉晉,趙楠.Solidworks2020中文機械設計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20.7:739-783.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Cycloidal Gear
CAO Juan
( Taiyua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Shanxi Taiyuan 030027)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lane meshing,the equation derivation process of the tooth line of cycloid pin gear tooth is introduced.Integrating the meshing equation of cycloidal gear pair,and using the func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oftware,parametric models of a pair of cycloid pin gear is built,the assembly and interfere check in the process of the dynamic mesh are carried ou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terefernce zone,the ideal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cycloid is got.Using the SolidWorks Motion simulation tool,the meshing motion of cycloidal gear pair is achieved,and the precise cycloidal gear pair is realized.
Cycloidal gear;Curtate cycloid;Profile equation;Three-dimensional model
U467
A
1671-7988(2021)23-111-03
U467
A
1671-7988(2021)23-111-03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3.031
曹娟(1982—),女,碩士,講師,就職于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主要從事機械傳動、汽車自動變速器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