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景峰
秋色正當時,黃葉、藍天、薄霧,各種美景目不暇接,使用手機能夠隨時隨地把秋色拍攝下來,在修圖APP上調整后就可以即時分享。在拍攝的思路與審美上,手機與相機沒有什么不同,但由于各自的性能不同,因此需要充分發揮手機的攝錄優勢才能把秋色更好地展示出來。
手機一般自帶不少有趣且實用的特殊功能—慢門、全景、微距等。比如,在流水潺潺的溪流旁,既有長滿青苔的石頭,也有散落的黃葉,使用慢門(iPhone的“實況拍攝”、華為的“流光快門”模式)拍攝,就能得到像絲絹一樣順滑的流水照片。
對于開闊或者高大的場景,啟用“全景模式”能獲得連綿不絕的視覺震撼效果。對于有特別質感和紋理的葉子,使用“微距功能”能把脈絡展現得纖毫畢現,如果葉子上還帶有晨霜或露水,在逆光照射下會更加晶瑩剔透,使秋天的光彩更加閃耀。
不同品牌的手機都有一定倍數的長焦鏡頭,但像素普遍較低,因此使用手機拍攝仍然是以廣角鏡頭為主。它的表現力常常也是最佳的,我們需要充分發揮這項優勢,以廣角鏡頭的思維和技巧進行拍攝。靠近主體,讓主體在畫面中的面積大一些,“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會讓后面的陪體顯得小很多;而且距離靠近之后,還能使用“虛化功能”,讓主體清晰而背景虛化。
手機的廣角鏡頭相當于全畫幅相機的28mm左右,有一些型號還配備了一枚相當于13mm的超廣角,拍攝時對于靠近鏡頭前的物體會產生拉伸效果,尤其當稍微仰拍或者俯拍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特性為畫面添加一些有趣的前景和線條,比如一洼積水的倒影、一塊帶有幾片黃葉的巖石、一條小石路,甚至幾根彎彎的長草。
手機的像素有限,難以精細地展現畫面的細節,當在較小屏幕上呈現的時候,簡潔的構圖就變得尤為重要,精煉地表達重點才能一下子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可以選擇較為簡單的背景,比如天空。如果使用廣角鏡頭,并且從較遠距離拍攝,則難以實現背景虛化,所以需要尋找合適的角度,讓主體盡可能不與背景中相同色調的陪體重疊。
嘗試尋找一個形態優美的小樹叢,甚至一棵樹,用廣角鏡頭以低角度把藍天作為背景,把樹木放在黃金分割線(點)上,以色彩對比和極簡的方式讓樹木成為畫面的焦點,強化天高云淡的秋日氛圍。還可以用草地作為背景,拍攝散落在地上的點點黃葉,又或者把外形漂亮的葉子放置在簡潔、有特殊光效的環境中拍攝。
想要拍攝出通透明艷的秋色,選擇合適的光線非常重要。一般是清晨和傍晚的側光、逆光最佳,這時的光線角度低,能在地上拉出長長的影子,增添畫面的趣味性,而且光線柔和均勻地照射在主體上,讓色彩和輪廓邊緣變得更為鮮明、清晰,有助于提升成像效果。逆光時反差較大,可開啟HDR功能以獲得更多細節。
需要注意,由于手機的光圈值較大且固定,在逆光拍攝時,無法像相機那樣通過縮小光圈來獲得星芒效果。主打攝影功能的手機都具備拍攝RAW格式的功能,它能夠更細膩地還原光線、色彩,可在光比反差較大的時候開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