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在去年11月正式發布了代號為AlderLake-S的第12代酷睿桌面平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本刊2021年第23期《新時代的曙光 英特爾12代酷睿》的特別話題,將于CES2022上亮相的,則是第12代酷睿的移動版。
第12代酷睿的移動版包含Alder Lake-P和Alder Lake-M兩大產品線。其中,Alder Lake-P還可以被進一步細分為U15(12W~20W)、U28(20W~28W)和H45(35W~45W),也是第11代酷睿Tiger Lake-U、Tiger Lake-H35和TigerLake-H45的接班人,分別用于輕薄本、高性能輕薄本和游戲本。Alder Lake-M屬于超低功耗版(5W~15W),適用于極致輕薄型筆記本以及PC平板二合一設備(圖1)。
第12代酷睿移動版的主要特性與桌面版相同,包括Intel 7制程工藝,Golden Cove微架構的性能核心(P Core),Gracemont微架構的效能核心(E Core),通過英特爾硬件線程調度器(IntelThread Director)和Windows 11操作系統對兩種核心進行合理調度(圖2)。與桌面版不同的是,移動版最多僅搭配6個性能核心+8個效能核心,共計20個線程(6C/8c/20T),但卻集成最多96個EU執行單元的銳炬Xe核顯。如果不出意外,移動版也會引入對DDR5/LPDDR5內存的支持,但是否支持PCIe 5.0還不確定。
第12代酷睿移動版的CPU性能極強,哪怕是作為“小核”的ECore能效核心也具備等同于第10代酷睿桌面處理器的性能,作為“大核”的P Core性能核心更是明顯領先第11代酷睿(圖3),疊加更多的線程數量,CPU綜合性能足以對同級別的老款筆記本形成碾壓優勢。
為了迎接第12代酷睿的挑戰,AMD也準備了全新的銳龍6000平臺,其中移動版的代號名為“Rembrandt”(倫勃朗)。
AMD移動銳龍6000平臺將升級到6nm制程工藝,采用Zen3+ CPU微架構,GPU核顯放棄了“萬年不變”的Vega改為RDNA 2架構,同時還新增對PCIe 4.0、USB4接口、DDR5/LPDDR5內存的支持(圖4)。移動銳龍6000平臺同樣會衍生出針對游戲本設計的H系列以及適用于輕薄本的U系列。
就CPU部分而言,Zen3+微架構只是上代銳龍采用Zen3的優化版,IPC性能提升有限,但在6nm工藝的加持下可以運行在更高的主頻上,從而獲得較之銳龍5000家族更強的表現,但提升幅度應該沒有第12代酷睿較之第11代酷睿那般明顯。
換句話說,2022年如果你的工作更“吃”CPU算力,優先選擇第12代酷睿平臺的筆記本準沒錯。
筆記本的游戲(3D)性能,取決于搭配的顯卡規格。在2022年的新平臺中,第12代酷睿Alder Lake-P和Alder Lake-M集成的依舊是銳炬Xe核顯,最多96個EU執行單元。沒錯,和第11代酷睿集成的核顯規格相同,只是第12代酷睿可選更高頻的LPDDR5和DDR5內存(圖5),對3D性能有一定的增益,但不要指望可以出現質變。一些入門級產品可能仍會拿DDR4-3200和LPDDR4-4266內存與新平臺搭配,此時銳炬Xe核顯的性能就沒有什么變化了。
AMD下一代移動銳龍6000系列處理器將集成全新的RDNA2(Navi2)核顯(圖6),同樣支持LPDDR5和DDR5內存,其3D性能應該可以輕松超越銳炬Xe 96,成為筆記本領域當前的最強核顯,實際性能甚至會超過MX450獨顯。
雖然第12代酷睿的核顯沒有升級,但英特爾卻為其準了一個自家的搭檔——A R C銳炫獨顯(圖7),它基于Xe HPG微架構的“Alchemist”(煉金術師)設計,支持硬件光追、AI超級采樣、DX12U等技術。但目前還不清楚英特爾開放給移動平臺的ARC銳炫獨顯規格如何,但至少也會是GeForce MX450的級別起步,高端型號也有機會與GeForce RTX 30系列獨顯抗衡,它的成敗取決于實際性能表現以及OEM合作伙伴是否買賬。
英偉達在2022年初沒有什么大動作,入門和主流級別依舊靠GeForce MX450、RTX3050/3050 Ti、RTX 3060打天下,但高端級別的RTX 3070和RTX 3080則會迎來Super加強版,并被冠以RTX 3070 Ti和RTX 3080 Ti的名號(圖8)。
AMD旗下的高端獨顯在年初不會更新,Radeon RX6600M、RX 6700M和RX 6800M會與新一代移動銳龍6000H系列構建全新的AMD Advantage游戲本平臺。不過,有消息稱AMD會在年初發布四款基于Navi 24核心設計的移動獨顯,型號分別為Radeon PRO W6500M/RX 6500M以及Radeon PROW6300M/RX 6300M。其中,帶有“Pro”的系列適用于設計本,而“RX”系列則將用于輕薄本和入門級游戲本,6300M的實際性能與GeForce MX450相當,而6500M則用來狙擊GeForceRTX 3050,彌補銳龍處理器在中低端市場沒有自家獨顯可用的尷尬歷史(圖9)。
為了搭配全新的處理器平臺,“有志氣”的2022年新上市的產品筆記本不滿足于芯片的變化,各大爆款機型有望采用改良的模具,采樣16∶10(或3∶2)顯示比例、90Hz或更高刷新率和2.5K分辨率屏幕也將越來越多,OLED材質屏幕也不再鮮見,在感官和視覺體驗上更迎合消費者的喜好(圖10)。
雖然第12代酷睿和銳龍6000的移動版均支持DDR5/LPDDR5內存,但它們同樣也兼容DDR4/LPDDR4X,要知道現在D D R5內存可是很貴的,50 0 0元以內價位產品標配新一代內存的機會不大,也就無法發揮核顯的全部性能潛力。如果你對輕薄本的3D性能寄予厚望,還是需要優先考慮搭配獨立顯卡的型號(圖11),它們對內存的規格和頻率不敏感。
在過去,銳龍筆記本最大的遺憾就是缺少雷電這種超高速接口。如今,移動銳龍6000平臺如果真的可以原生支持USB4,那就意味著新品有機會體驗到雷電3 的速度和功能,在擴展能力上追平英特爾(圖12)。當然,就好像第11代酷睿原生支持雷電4,但標配雷電4接口的筆記本依舊是少數派一樣,能否標配USB4接口的銳龍6000筆記本也需要看OEM廠商的“良心”。
綜合來看,2022年的新款筆記本還是很有看點的,如果你手頭還有可以“將就用”的舊電腦,建議還是等待新品大量鋪貨時再出手,特別是輕薄本,新品可以帶來更好的體驗。反之,如果你急需筆記本,就不要太過糾結于新品的變化了,正所謂“早買早享受”,電子產品總是在不斷迭代升級,永遠也沒個盡頭。相對來說,老款游戲本在價格合適時依舊值得選。因為2022年RTX3050~RTX 3060級別的獨顯不會升級,搭配再強的處理器游戲性能的提升幅度依舊有限。在價格相近時,第11代酷睿i5-11400H+RTX3060依舊比第12代酷睿i7+RTX 3050更加強悍(游戲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