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畜牧獸醫站 223801
隨著人們對雞肉制品需求量的增多,養殖規模的擴大,在此過程中也增加了疫病的發生概率,對雞養殖業的危害比較大。近些年出現的禽流感是一種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傳播速度快,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收入,也會給人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威脅。為了有效的控制禽流感等特大傳染性疫病,應該加強流行病學的調查,了解該病的流行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
1.1 疫病種類增多不同地區雞養殖情況存在差異,養殖技術參差不齊,加之飼養管理不當很容易造成疾病的出現和蔓延。調查研究顯示,影響養雞業發展的疫病包括80 多種,其中包括傳染性疾病、寄生蟲病和中毒性疾病等。其中傳染性疾病的發病概率可在75%以上,控制難度比較大,死亡率高,需要管理人員加強對疫病的監測和預防,發現患病雞只后及時的隔離,經過診斷之后提出科學的防控對策。
1.2 疫病的發病率升高在規模化雞養殖場中,飼養密度較大,加之不科學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增加患病的概率。當前許多規模化養殖還是用傳統的養殖觀念和方式,養殖不合理,增加了疫病發病率。在疫病發生之后沒有制定有效的消毒措施,導致病原在養殖場內繼續存活和蔓延,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疫病。此外,有些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對雞養殖業的危害較大。
1.3 疫病可能出現混合感染當前許多疾病可能出現混合感染,在養殖場的疫病中,有50%以上疫病都是用多種病原混合感染引起。病原入侵雞體之后造成雞只的抗病能力下降,容易激發感染其他的疾病,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在日常養殖的過程中,不重視消毒管理工作會導致養殖環境中病原的數量種類增多,一些病菌繼續在養殖環境中繁殖,給雞養殖業帶來很大的威脅。
1.4 病原變異速度病原是引發疾病關鍵因素,有些病原在感染的過程中還可能發生變異,尤其是在使用藥物中不注意藥物的輪換使用和更替使用,很容易造成病原的變異。隨著養殖業的規模化發展,導致病原變異的速度加快,增加了臨床治療的難度。
1.5 隱性感染的癥狀表現比較多許多疫病在發病之后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導致養殖戶忽視疫病,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也會增加治療的難度。
1.6 藥物使用不當養殖戶不重視科學用藥,還是沿用傳統的經驗養殖方法,在日常養殖中一旦出現疾病就會在飼料或者鹽水中添加抗生素類藥物,或者一些養殖戶憑借自己的經驗對疫病做出診斷,然后采取藥物治療。但是隨著近些年新的疫病的不斷出現,疫病的發病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在診斷的過程中僅僅依靠臨床表現以及臨床癥狀很難確定致病原,很容易造成誤診,應該采取實驗室診斷的方式。有些養殖戶在不了解致病原的基礎之上隨意的使用藥物治療,或者加大抗生素的使用量,導致致病菌的耐藥性增強,防控效果不理想,增加了防控的成本。
2.1 對人類身體健康的危害一些重要的傳染性疾病,如禽流感在傳播的初期應該加強對病毒的防控。在禽流感剛出現之前,許多人認為禽流感只能在禽類之間傳播和蔓延,不會威脅人類的身體健康。但是隨著養殖業的規模化發展,禽流感病毒可能出現變異,直接會威脅到人類的身體健康。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禽流感病毒通過家禽能夠傳染給人類,在感染的初期階段,患病人群不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但是隨著病毒蔓延到全身,會產生一系列的并發癥,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在疫病流行傳播的過程中,要加強對雞肉制品的檢疫力度,發現問題之后及時的上報,否則很可能導致病毒在人類群體中傳播和蔓延,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
2.2 危害養殖戶的經濟利益一些重要的傳染性疾病的病毒如果在雞養殖中傳播和蔓延,會造成大量的雞只被感染,給養殖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在一些重要的傳染性疫病流行期間,要做好病毒的阻斷工作,禁止向其他的地區蔓延,保證雞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3.1 全球范圍隨著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出現,治療難度加大,并且該疾病在許多國家都有出現,而且相繼出現了病毒的變異。此外,禽流感還可能感染給人類。
3.2 在我國的流行范圍隨著禽流感疫情的出現,國家和地方政府相繼采取了一系列的綜合防控措施,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禽流感得到了控制,但是對我國養殖業的危害和影響比較大,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4.1 禽類市場可能存在病毒在禽類市場中,病毒之間可能出現混合感染,在大量的市場交易中導致病毒的感染和傳播。
4.2 病毒容易發生變異為了預防禽流感,我國采取了一系列的免疫措施,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免疫效果,但是很容易造成病毒的發生變異。
4.3 野生動物傳播病毒隨著我國生態環境的改善,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棲息地不斷的增多,尤其是鳥類會加速病毒的傳播和蔓延,給養殖場帶來很大的影響。
4.4 養殖環境惡劣我國農村地區的雞養殖業主要以散養為主,小型養殖場占很大一部分,其抗病能力比較差,一旦出現疫病,很容易在短時間內傳播和蔓延,給養殖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
5.1 傳染源病死家禽或者受到感染的禽類是主要的傳染源。
5.2 傳播途徑包括呼吸道傳播和接觸傳播,患病動物將飛沫直接擴散在空氣中,通過呼吸道傳染;與已經感染的禽類以及動物的糞便接觸能夠傳染。
5.3 流行特點和禽類動物接觸之后能夠感染,野生禽類也是禽流感感染的主要途徑,禽流感病毒會污染水環境,造成水資源的感染。禽流感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與感染的類型、患病禽類的日齡和養殖環境有著直接的關系。
6.1 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體系通過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體系能夠有效的控制禽流感的發生,是控制和預防疫病的最佳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科學的選址,在養雞場選擇之前要調查周邊的疫情發生情況。第二,合理的布局養殖場,將清潔道和污染道區分開來,避免出現交叉感染。此外,做好消毒和防鼠等工作,避免疫病的擴散和蔓延。第三,對進出養殖場的車輛進行嚴格的控制,對運輸雛雞和飼料的車輛要徹底的消毒,防止疫情擴散。第四,制定嚴格的消毒程序,并且認真執行,對進出養殖場的人和物品徹底的消毒,可以選擇高敏感類的消毒藥劑,搭配好藥物的濃度,全面徹底的消毒雞舍。第五,做好隔離工作。針對外來引進的雛雞,需要隔離喂養一段時間之后才能夠進入生產區,避免外部疫情的傳入。此外,飼養管理人員在進入雞舍之前要徹底的消毒。
6.2 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雞群的抗病能力養殖戶應該結合養殖場的實際情況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模式,可以避免不同日齡繼續出現交叉感染。給不同生長日齡的雞群提供營養均衡的食物,在飼料中搭配各類營養物質,提高雞群的整體抗病能力。改善飼養環境,冬季氣溫較低時做好雞舍的通風和保溫工作,避免雞群出現應激反應。在夏季要做好雞舍的通風和除濕工作,定期通風換氣,釋放雞舍內的氨氣和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提高雞群的抗病能力。
6.3 科學的疫苗免疫不同的養殖區域應結合本地區疫病的流行病學制定適合本地區的免疫程序,在采取免疫之前,要考慮當地的疫苗毒株與流行毒株是否一致,是否會對當地的流行毒株產生影響。一般情況下,可以選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在雛雞階段免疫接種,選擇適合的劑量,提高接種率。接種完成之后要定期的檢查雞群體內的抗體水平,一旦出現漏免,及時補免,并且適當的調整免疫方案。

6.4 觀察雞群的生長狀態養殖場可以建立人員巡查制度,每天對雞群的生長狀態進行巡視,觀察雞只的飲食情況和排便情況,發現異常之后及時的隔離,盡快找出患病的原因,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對策,在隔離患病雞之后要及時的上報當地的獸醫管理部門,以便管理部門做出積極有效的響應措施。
6.5 處理也攜帶病原的家禽在發現疑似禽流感疫情之后,養殖人員應該謹慎處理,不能擅自處理,依據國家的規定向上級的相關部門匯報,然后在疫病防控機構的監督下進行患病禽類的撲殺和尸體的處理,對接觸病毒的物品要進行徹底的消毒和無害化處理,防止疫情的擴散和蔓延。
6.6 藥物預防可以選擇清熱解毒和具有緩解作用的中醫處方,能夠起到止咳化痰的效果,結合雞群的患病程度采取單獨飼喂雞只的原則,并且肌肉注射金根注射液,或者注射黃芪多糖注射液、地塞米松和頭孢曲松鈉,連續用藥3d。
隨著雞養殖業的規模化發展,出現疫病的概率明顯增多,并且呈現出新的發病特點,增加了治療的難度。應該結合疫病的流行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禽流感是雞養殖業中的常見傳染性疾病,也可能傳染給人類,給養殖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損害人類的身體健康,為此,要找出禽流感的發病規律和特點,加強對疫病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