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市港城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朱惠萍
(本文作者系張家港公交黨總支書記)
公交企業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出行服務,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一張名片”。黨建工作是公交企業發展強有力的“紅色引擎”,是公交企業強有力發展的支撐。張家港市港城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濃厚的黨建特色為引領,不斷提升公交整體服務水平,為乘客提供安全、優質、便捷的公交出行服務。
張家港市港城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城公交)成立于2006 年。截至目前,港城公交擁有職工1383 人,運營車輛847 輛,運營線路69條,公交站牌1117 塊,候車亭1570 座,日均發班4477.5 班,日運送乘客7.9 萬人次。

(1)優化線網布局,提供“便民出行”服務。1990 年7 月18 日,張家港第一條公交線路1 路開通,之后陸續開通2 路、3 路、5 路、6 路,各鄉鎮也開通了“招手即停、就近下車”的“方便車”。2004 年至2005 年,通過開辟新線路、延伸調整公交線路等方式,張家港在蘇州市率先村村通公交,行政村覆蓋率為100%。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港城公交不斷優化線網布局,目前主城區公交站點500 米覆蓋率為100%,鄉鎮公交站點1000 米覆蓋率為91%,定制公交44 條,較好地滿足了上班族、學生、旅客及張家港周邊百姓的出行需求。

小車箱大黨建
(2)推行低碳環保,提供“綠色出行”服務。九十年代的張家港,公交車車型主要是中巴汽油車。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張家港公交車不斷升級換代,2010 年9 月,港城公交率先引入30 輛LNG 公交車投入運營,成為江蘇省第一家應用LNG 清潔能源公交車的客運企業。2018 年底,港城公交又引入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成為蘇州市首家批量使用氫燃料電池車的公交企業。截至目前,港城公交擁有氫燃料電池公交車35 輛,清潔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車已達453 輛,占723 輛營運公交車的62.7%,實現國五及以上排放標準的車輛達87.7%。
(3)推進智能交通,提供“智慧出行”服務。隨著公交車輛不斷升級換代,2009 年,公交GPS實現了全覆蓋安裝;2011 年,無人售票在所有公交線路實施,刷卡乘車功能隨之上線;2013 年,港城汽運“陽光好運網”正式上線,“掌上公交”也應運而生,市民乘客可通過手機APP、移動終端等實時查詢公交線路運行情況,方便公交出行;2017年初,公交刷卡系統全面升級,實現銀聯閃付刷卡應用,同年12 月,港城公交成為省內首批實現支付寶掃碼乘車線路全覆蓋的公交企業,后又實現了微信掃碼乘車;2019 年3 月,港城公交發行“張家港公交卡”替代傳統紙質月票,實現了月票功能的電子化。

支付寶掃碼乘車
(4)弘揚志愿精神,提供“暖心出行”服務。2016 年4 月,港城公交黨總支組建了“陽光公益公交愛心團”,并于2020 年1 月在友愛港城網上注冊成立了“港城公交黨員愛心團”志愿者服務團隊,通過定期開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務活動,實現“黨建引領促服務 志愿服務暖人心”。截至2021 年7 月1 日,黨員愛心團共計開展各類志愿活動110 余次,包括春運暖冬、高考護航、無車日宣傳、禮讓斑馬線、站點執勤、進社區等常規公益活動,體現了公交便民惠民的本質,凸顯了港城公交“以人為本、服務奉獻”的社會責任。志愿公益活動激發黨員的工作熱情和服務精神,通過黨員的示范引領,引導廣大員工更好地投入到日常服務,帶動公交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的十九大精神引領下,港城公交黨總支堅持以“思想引領、組織引領、目標引領”為核心,以“企業發展明方向,黨建聯盟有互動,支部建設樹目標,合格黨員立標尺”為工作主線,充分發揮“黨建促生產、黨建促管理、黨建促發展”的引領作用,從2018 年起開展“出行先鋒 陽光e 旅”黨建品牌創建活動,對內提升全員素質、激發黨員工作熱情,對外提升出行體驗、增強人民群眾對公交服務的滿意度。
(1)“小車廂大黨建”讓黨旗文化在車廂里飄起來。
一個小車廂,黨建連你我。以黨員所在公交車輛為載體,進行車廂黨建氛圍布置,包括黨員個人年度目標量化公示、張貼黨建標語、播放宣傳影像等,增強一線黨員自律意識,也能讓乘客一起學習,將10 米車廂建設成為傳播黨建文化、促進和諧正氣的流動課堂。
一個學習站,共筑黨建魂。公交黨員分散、流動,將有條件的公交首末站作為紅色陣地,建設“出行先鋒 陽光e 旅”學習驛站,讓一線黨員、員工及時了解黨的政策方針和企業黨建動態,增強政治意識。
一組微黨課,精神受洗禮。利用企業信息化平臺、企業微信公眾號、黨員微信群等互聯網新媒體,形成“指尖黨建新課堂”,實時發布黨建文化、崗位技能、心理疏導、團隊建設等資料,讓黨員隨時通過手機學習交流。
(2)“亮身份當先鋒”讓黨員身份在線路上亮起來。在黨員隊伍中開展“明目標、亮身份、當先鋒”活動,不斷強化黨員責任意識。
亮黨員形象,定量化目標。要求全體黨員在工作中必須佩帶黨徽,時刻牢記黨員身份和職責,同時,每個黨員的年度目標量化并公示,定期對標自省鞭策前行。
走基層一線,看實際問題。通過總支委員首末站走訪機制,深入一線,暢通黨群溝通渠道,著力發現并解決基層實際問題,讓經營班子將黨員身份在員工隊伍和乘客百姓中亮起來。
做公益先鋒,撒愛心能量。依托“港城公交黨員愛心團”志愿者服務團隊平臺,組織黨員開展站點秩序維護、出行導乘、禮讓斑馬線等志愿服務活動;將每月10 日定為各支部固定黨日,提升黨員爭當表率、奉獻社會的責任意識,使黨員身份在各方面都能夠閃亮體現。
(3)“看標桿有方向”讓先鋒標桿在員工中樹起來。

看標桿有方向
崗位當先鋒,黨員有作為。以黨員示范崗評選、星級線路與服務標準化示范線路爭創以及公交“文明銀行”積分管理等現代化績效管理手段,營造黨員和一線員工“比、學、趕、超”的創建氛圍。
技師工作室,結對傳幫帶。通過“公交黨員示范——首席技師工作室”這一平臺,不斷吸納和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充分發揮黨員示范崗的先鋒引領作用,帶動提升全員工作技能。
(4)“優服務惠民生”讓優質服務在社會上響起來。不斷豐富“出行先鋒 陽光e 旅”黨建品牌內涵,通過優質服務讓公交更加優秀。
一種工作法,服務標準化。推廣“全國巾幗文明崗”——公交6 路優秀黨員提煉的“6 路工作法”,全面提高公交服務水平,提升公眾出行滿意度。
一套智能化,便捷百姓行。拓展公交移動支付,完善支付寶、微信掃碼乘車及銀聯卡、市民卡刷卡乘車等支付功能;通過與高德地圖、掌上公交等平臺對接,實現地圖化、場景化、實時化的查詢功能;溫暖“962011”服務熱線持續24 小時接聽乘客咨詢和投訴。
一屆公交節,內外齊關注。自2012 年起已經連續開展了十屆“公交節”活動,員工與市民積極參與,更加了解公交、關注公交,同時展現了黨員和一線員工新風貌,進一步豐富公交黨建創建文化,展示了公交優秀形象。
新時代公交企業黨建工作要服務于改革發展大局,結合企業實際需要,強化主體責任意識,夯實黨建工作基礎,不斷創新黨建工作舉措,強化黨組織對公交企業發展的組織領導,讓黨建引擎彰顯活力,助推公交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