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穎

王曼昱在世錦賽女單決賽上。
王曼昱是中國女隊中典型的技術男性化代表,被球迷冠以“小魔王”的稱號,打法全面、正反手均衡、進攻兇猛……很多的溢美之詞給了她。王曼昱在經歷了起起伏伏之后,終于爆發。在2021年11月底進行的休斯敦世乒賽上,王曼昱接連戰勝一眾好手,搞得女單冠軍,捧起了吉·蓋斯特杯。
身兼三項的王曼昱在休斯敦一步一個腳印,迫近心中的目標。
女單賽場,她接連戰勝韓國選手崔孝珠、瑞典選手琳達、法國選手袁佳楠、隊友陳幸同。半決賽的對手是上屆布達佩斯世乒賽半決賽中4比0戰勝她的陳夢。有一度,陳夢像一座大山壓在面前,讓她找不到辦法擺脫。去年隊內奧運模擬賽上,王曼昱終于突破了這座山。這一次在休斯敦,她與陳夢苦戰7局最終獲勝。賽后的王曼昱還有些心有余悸:“比賽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難,一上來自己的技術被限制得很死,打不出有效戰術,后面咬了回來。最后一局,我一直在給自己積極的信號,包括兩個幸運球,還是很關鍵的。比賽中就是一分一分去咬,最終能贏下比賽,有些沒想到。”
決賽中,王曼昱的對手是另一位勢頭強勁的21歲小將孫穎莎。兩人才在陜西全運會女單決賽一決高下,當時王曼昱直落4局取勝。時隔兩個多月,王曼昱4比2戰勝孫穎莎,再一次贏下兩個人的較量,捧起吉·蓋斯特杯。拿到制勝一分后,王曼昱激動地躺倒在地。在現場發表獲獎感言時,她甚至激動到“嘴瓢”。“這場決賽沒有失敗者,無論是我還是莎莎,表現都是可敬的。莎莎和我是同年齡段的,我們兩個相互追趕、共同進步。莎莎的表現也非常棒,很感謝她,也很感謝所有為我們加油的球迷”。
李隼點贊了王曼昱與孫穎莎的這場較量:“不光是在球上的較量,她們兩個人還一直在比內功,一直在斗智斗法。比賽到最后時刻,我感覺她們就像過去的王楠和張怡寧在斗,這場球打得質量非常高。”在李隼看來,經歷了東京奧運會的考驗,姑娘們都成長了,“這次比賽年輕隊員發揮得比奧運會更加成熟,經過奧運會的洗禮后逐漸挑起中國隊的大梁”。
王曼昱與孫穎莎雖是女單賽場的對手,但在女雙戰場,她們是默契十足的隊友。兩人再一次攜手戰勝日本組合伊藤美誠/早田希娜,蟬聯世乒賽女雙冠軍。正如王曼昱所言:“我和莎莎從小打到大,你追我趕,始終在良性競爭下共同進步和成長。”王曼昱還與美國選手卡納克組成中美混雙組合,位列休斯敦世乒賽混雙16強。王曼昱說:“整個世乒賽是很難忘的經歷,跨國配對是美好的記憶,女單和女雙一路走來拿到冠軍,是非常精彩和難忘的。自己也在備戰和參賽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和改進,努力調整到最好的狀態。”

王曼昱首奪世乒賽女單冠軍。

東京奧運會上,中國女隊獲乒乓球團體冠軍。左一為王曼昱,左二為主教練李隼。
休斯敦世乒賽結束4天后,首屆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新加坡世界杯決賽接踵而至。沒來得及休整,所有參賽選手又進入新加坡時間。王曼昱在女單首輪“爆冷”,0比3不敵中國香港選手杜凱萊。賽后王曼昱總結說:“人有點空白,沒有打進去。”她沒有給自己找借口,而是從自身找問題:“主要還是主觀原因,從準備克服困難到賽場轉換和心態等方面都沒有做好。和對手最近一次交手是青少年的時候,很久沒有打了,球路上不太適應,主要是自己打得不夠好,有些保守。”
如果往前追溯,王曼昱的昂揚斗志從東京奧運會時就被點燃了。去東京時,王曼昱的身份是替補。她積極調整心態,做好隨時上陣的準備——“做好東京奧運會備戰,時刻準備在隊伍需要我的時候,全力展現出最完美的自己。這是我第一次很真實地去投入和參與到奧運備戰中。面對壓力,做好每一天,做好自己該做的事,這是非常寶貴的一段經歷”。
這是王曼昱的第一次奧運之旅。來到奧運村,她最直觀的感受是新鮮、好奇。“除了因為防疫規定沒有觀眾以外,其他的都跟我想象得一樣,但是沒有觀眾的賽場是那種悶悶的緊張感”。不論外部環境怎樣,王曼昱帶著全力以赴之心,盡職盡責地履行著替補隊員的首要職責,那就是為參賽隊員當好陪練。
劉詩雯因傷退賽,王曼昱得到了與陳夢、孫穎莎一起征戰女團比賽的機會。“開始是壓力和擔心伴隨著興奮,隨后,積極的信號馬上冒出來了,糾結、擔心和害怕好像都留在封閉訓練里了。比賽開始前,感覺自己的狀態就是蓄勢待發,滿心都是勇往直前。不能說完全沒有怕打不好和輸球的心情,但真的特別淡”。王曼昱坦言,踏上比賽場地的那一刻,心里還是有點小緊張,甚至有些手足無措,“感覺自己走路的步子和平時稍微有點不一樣,進場后需要在進門的位置稍微站著等幾秒。第一場站在那兒的時候,有點不知道該怎么站著了”。
王曼昱對自己在1/4決賽迎戰新加坡隊時的表現并不滿意,盡管她3比1戰勝林葉,為中國隊鎖定勝利,但是她認為自己在比賽中不夠釋放,思想總在徘徊,打得過于保守。當晚的總結會上,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的一句話點醒了她。“他激勵我說寧可堅決地錯,也不要猶豫地對。那次總結會后,我思想上除了‘沖’,雜念和包袱都被擠出去了”。
決賽面對日本隊,王曼昱的激情被進一步點燃。入場時,李隼把三個姑娘叫到一起,4個人手臂搭手臂圍成圈。“當時李指跟我們說:‘咱們準備了5年,等的就是這一天,展現你們的時候到了!’我聽了感覺渾身在冒火,就是要贏!”首盤她與陳夢搭檔3比1戰勝石川佳純/平野美宇,次盤孫穎莎3比1挑落伊藤美誠,第三盤王曼昱干凈利落直落三局,力克平野美宇,中國隊3比0戰勝日本隊奪冠。這場決賽王曼昱打得酣暢淋漓,站上最高領獎臺后直呼沒打夠。
與賽場上血脈賁張的情緒不同,賽場外的溫情時刻同樣讓王曼昱印象深刻。王曼昱的主管教練肖戰曾經帶領張繼科實現了“大滿貫”的夢想,也為張繼科激動地哭過。王曼昱曾假裝不經意地和肖戰開玩笑,問道:“您什么時候能為我高興地哭一次呢?”肖戰的回答是“一定有機會的”。在東京,看著弟子站上最高領獎臺,肖戰哭了,這一次他的眼淚是為王曼昱而流。“他在看臺上就哭了,我贏下最后一分的時候看到了他,感覺他真是控制不住的激動。晚上我們通電話,肖指導又哭了,一邊哭一邊說‘你真棒’,讓我也跟著特別感動。我以開玩笑方式說出的愿望,在東京奧運會實現了。”
“通過東京奧運會的經歷,感覺自己有很大的轉變,升華了很多”。帶著奧運會的滿滿收獲,王曼昱在全運會和乒超聯賽上延續了上佳表現。特別是全運會,她成為最大贏家,收獲了女單和女雙兩枚金牌以及一枚混雙銀牌。對王曼昱拿到如此好成績,李隼一點都不感到意外,他曾“揭秘”:為了備戰全運會,王曼昱時常加練到夜里11點。
出戰女單、女雙、混雙、女團4項比賽,王曼昱被球迷們稱作“鐵人”,她卻覺得自己還不夠“鐵”。在混雙比賽中,她不慎拉傷腿部,快速處理后又回到了場上。王曼昱云淡風輕地回應道:“我沒有把注意力放到傷病上,還是把自己當作一個健康的人,身體和精神都是非常好的狀態去打。我就是喜歡打球,每場全力以赴打,沒有考慮身體,希望能挖掘自己更大的潛力。”
王曼昱在全運會上連克陳熠、劉斐、何卓佳、陳夢、孫穎莎,女單金牌可謂成色十足。她說:“雖然單打中出現了幾場4比0,但是過程都非常艱難,只是在關鍵時候的把握好一些,其實我們的水平沒有相差這么多。經過全運會以后,我更加知道以后怎么去面對比賽,知道如何做好自己。”
2017年天津全運會時,王曼昱女單比賽遺憾止步8強,強忍淚水說了句“我已經拼盡全力了,有點可惜,但是沒關系,我還年輕”。東京奧運會周期,王曼昱的前半段表現可圈可點。特別是2018年,王曼昱的表現格外亮眼。年初她通過隊內“7選2”的競爭,搶到了參加世界杯團體賽的資格,并實現了從世青賽冠軍到世界冠軍的邁進。世界錦標賽她再次競爭到參賽席位。不僅手握兩個團體冠軍,她還在香港公開賽和中國公開賽上兩次擊敗日本選手伊藤美誠,兩次奪冠。雅加達亞運會,王曼昱在女單決賽中戰勝陳夢奪冠。這一年她還第一次拿到了全國錦標賽單打金牌。2019年開始,王曼昱經歷了瓶頸期,面對陳夢、孫穎莎等,她始終無法突破,好像總差那么一口氣。直到東京奧運會日益臨近,她的狀態開始復蘇。
2021年,王曼昱終于站上夢想的領獎臺。無論奧運會還是世錦賽、全運會,她終于放開手腳,釋放了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樣猶豫不決、不果敢。“從奧運模擬賽南陽站奪冠后,自己緩上來一口氣,再經過奧運會,給我很多信心,提了一口氣。獲得奧運團體冠軍后再打全運會,就不像之前‘冠軍荒’的時候沒辦法證明自己”。如今的王曼昱能夠以平和心態面對比賽、渴望冠軍。在主管教練肖戰和隊友的影響下,性格內向的她變得開朗,打開了自己。
王曼昱才22歲,奧運冠軍、世錦賽冠軍、全運會冠軍、乒超聯賽冠軍都是新的起點、新的開始,她想拼盡全力,不留遺憾,去擁抱更廣闊的舞臺。
責編 柏強

賽場外的王曼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