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松
2021年,世界范圍內疫情依舊,但大部分國際網球賽事已經恢復,中國球員陸續走出國門,在海外賽場的表現令球迷感到耳目一新。國內原創的中國網球巡回賽邁入第二個年頭,繼續為夯實中國網球基石助力。奧運會、全運會等大賽相繼展開。此外,諸如“幸運123”、“一球致勝”等賽事活動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球迷盡享網球運動的快樂。中國網球已經開始為明年的突破蓄勢。
伴隨著年初澳網的正式打響,中國金花們也從火熱的澳洲大陸開始,踏上了巡回賽的征程。盡管在開始階段,各路金花都遭遇了不小的狀態起伏,但在教練以及團隊的悉心幫助下,逐漸適應巡回賽節奏的她們,也在賽場上重新找回了自信。

張帥與斯托瑟捧得2021賽季美網女雙獎杯。
作為中國金花的領軍人物,王薔在2021年攜手澳大利亞名宿帕特·卡什教練。雖然在賽季初期戰績平平,但這對新師徒頂住了壓力。在新教練的戰術指導和技術訓練下,王薔開始將訓練的成果轉化為球場上的勢能,甚至在自己過往并不擅長的小球及高球環節,也能屢屢打出神來之筆。在5月的帕爾馬站,王薔終于迎來久違的爆發,連勝四位對手后,如愿晉級職業生涯第一個紅土巡回賽決賽。盡管兩盤不敵高芙無緣冠軍,但她依然證明了這次合作的寶貴價值。
另一位中國金花張帥,則在2021年完整走完了巡回賽的全年征程。在單打賽場,她獲得諾丁漢站亞軍,并在巴勒莫站打入四強。雙打方面,張帥本賽季總共攬得三冠一亞,其中分量最重的一座冠軍,無疑是搭檔斯托瑟獲得美網女雙冠軍。這對跨國組合以6比3/3比6/6比3的比分擊敗美國本土新秀高芙/麥克納麗,如愿捧起了搭檔以來的第二座大滿貫女雙冠軍,并如愿獲得了年終總決賽的資格。這一年在單雙打賽場表現可圈可點的張帥,也用自己的堅持換來美妙的回報。

商駿程
新秀方面,2001年出生的“網壇小花”王欣瑜憑借賽季末的一連串精彩發揮,世界排名首次躋身前一百位,成為中國大陸歷史上第15位百大女單選手。尤其是在林茨站第二輪,王欣瑜用強勢進攻2比1擊敗美網冠軍拉杜卡努,讓球迷們倍感驚喜。
男子賽場也在2021年迎來了許久未見的突破,其中最大的亮點,無疑是“95后”球員張之臻。在全英草地網球俱樂部,張之臻先后戰勝三位好手,成為繼吳迪、張擇、李喆后第四位打入大滿貫正賽的中國男子球員。他也成為了公開賽年代以來,第一位殺入溫網正賽的中國男單球員。在正賽首輪,他和法國新星安托萬·黃苦戰五盤,最終惜敗出局,贏得諸多網球迷的熱烈掌聲。
在ITF賽場,另一位男網新秀的表現同樣奪人眼球,出身體育世家的商駿程以16歲的年紀,在四周時間內連奪三站ITF成年組冠軍。意志品質出眾,基本功扎實的商駿程,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中國男網報以期待,美妙的未來也在向這些敢打敢拼的年輕一代招手。
今年7月,推遲的東京奧運會終于開幕,中國網球再次展現出團結力量,諸多國手先后奔赴國家隊報到,只為一圓奧運夢想,為祖國爭光。
女單王薔和鄭賽賽獲得參賽席位。王薔在紅土賽季及時找回狀態,迅速返回國內與大部隊會合,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集訓后,亮相東京。首輪面對巴拉圭球手羅伊格,王薔輕松兩盤取勝。第二輪對陣兩屆大滿貫冠軍穆古拉扎,王薔敗下陣來。這次奧運之旅令她感懷于心。王薔說:“在奧運村,我們像一家人?!焙蛨F隊一起為國效力,王薔享受著家國情懷帶來的感動和溫暖。
雅加達亞運會女雙冠軍徐一瑤/楊釗煊攜手登場,首輪激戰三盤,以4比6、6比4、18比16艱難擊敗了塞爾維亞組合克魯尼奇/斯托亞諾維奇。中國女雙勇于拼搏的優良傳統,在她們身上得到充分展現。
告別了奧運賽場,緊接著就是在陜西舉行的第14屆全運會。國內頂尖好手云集楊凌網球中心,王薔、吳易昺、張之臻等坐鎮,今年的全運會網球比賽引人注目。
本屆全運會賽場的勵志傳奇是35歲的天津老將、2號種子李喆。賽前沒有多少人看好他能頂住后輩的沖擊,但永不放棄的冠軍之心支撐著他登上了領獎臺。在晉級道路上,他先后擊敗孫發京、特日格樂等好手,決賽中以7比5、6比3力克5號種子張擇,首次獲得全運會男單金牌。隨后,在男雙賽場,李喆繼續發力,和隊友高鑫配合折桂。兩塊金牌不僅為天津隊爭得了榮譽,也為李喆自己的職業生涯留下了又一頁精彩的篇章。
女子賽場,奪冠熱門王薔不負眾望連戰連捷,和天津隊隊友鄭賽賽會師決賽,衛冕全運會女單冠軍,為家鄉再添一枚金牌。女雙組合徐一瑤/楊釗煊所向披靡,先后擊敗多對強敵,摘得金牌。混雙賽場,31歲的張擇與孫子明合作,為江蘇隊獲得金牌,阻止了天津隊包攬網球5塊金牌的夢想。
2021年,無論是星光熠熠的奧運會,還是競爭激烈的全運會,中國網球的中堅力量用自己的拼搏與堅持,書寫歷史新篇章。
網球運動的發展,需要職業球手在國際賽場披荊斬棘,也離不開業余愛好者的鼎力支持,越來越多的原創網球賽事進入人們的視野。

李喆

王欣瑜
2021中國網球巡回賽吸取了去年的辦賽經驗,今年在組織運作上更上一層樓,足跡遍布大江南北。這一全國性頂級賽事吸引了眾多好手,助推網球運動火熱發展,在賽場內外傳遞著健康生活的理念。無論是職業球員參與的CTA1000和CTA800級別賽事,還是面向大眾的CTA500和CTA200賽事,都表現出各自的精彩,讓更多網球愛好者有機會參與其中,在一場場隔網相對的比拼中找到自己的熱愛。
和去年一樣,今年的中國賽季依舊無緣舉行,各大賽事主辦方都在尋找對策。在疫情之后煥發生機的武漢迎來了“幸運123”挑戰賽。這項為草根球員推出的比賽令武漢市再次燃起對網球運動的熱情。在這項賽事中,搶1分、搶2分以及搶3分的賽制降低了參賽門檻,只要有過網球體驗的普通愛好者都可以報名,比賽的偶然性大大提升。獨創的男女同賽雙打讓性別大戰屢屢成為賽場的焦點。主辦方比照武網的規格,提供了專業的國際裁判、司線、球童等,冠軍有機會獲得10萬元獎金。
去年,由上海勞力士大師賽主辦方推出的“一球致勝”系列賽影響力很大。比賽在旗忠網球中心舉辦,多達512名業余網球愛好者齊聚一堂,不分男女老幼,僅以一分為勝,歷經9輪的殘酷廝殺,最終決出一位冠軍.贏得百萬獎金。這項賽事自誕生之初,就成了網球圈中的網紅賽事。誰能穩住心態從容應對,誰就有機會走得更遠。結合媒體傳播,這項賽事的影響力迅速擴展至全國,各地的網球愛好者慕名來到申城。在這樣緊張刺激的賽制下感受專業賽事的氛圍,網球發燒友感嘆不虛此行。
今年“一球致勝”回歸,自報名之初就反響熱烈,名額很快被搶奪一空。盡管因為疫情防控,比賽推遲,但隨著疫情得到控制,這項賽事將會在不久后繼續制造一場場令人心跳加速的比賽。
此外,由北京中國網球公開賽體育推廣有限公司自主打造的鉆石杯青少年網球挑戰賽,集運動賽事、文化感染、品格培育于一體,分為周賽和年度總決賽兩部分,將時尚的運動方式傳達給青少年,讓更多青少年走進球場參與網球運動,為中國青少年網球體系的串聯與中國網球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2021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無論是接踵而至的國內外大賽,職業選手在巡回賽場的突破表現,還是業余賽事不斷發力,都讓人們看到了中國網球的無限潛力。網球不再是一項小眾的個人運動,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追求健康,挑戰自我”的理念令越來越多的人信服。
秋收冬藏,來年花開,走過的每一步如此扎實,最終的收獲也必將豐碩。中國網球將攜東風扶搖直上。實力球手在巡回賽場繼續勇敢追夢,年輕新星將在歷經考驗后扛起重擔,業余網球愛好者們更是用自己的熱愛撐起基層網球的蓬勃發展。
上下同欲,則戰必勝,各界對網球的點滴支持將為這項運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助力,為中國網球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續寫濃墨重彩的一筆。
責編 王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