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草食動物產業技術體系湘東試驗站(430100)李昊幫
湖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410131)何 芳
湖南省地處我國南方內陸,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進入秋季后,境內冷熱交替,如遇陰雨天氣,溫差較大,羊只容易感冒或遭病毒感染。尤其是11月中下旬后,氣溫大幅降低,牧草生長減慢,單一依靠天然草場草料會逐漸供應不足,羊群也會因瘦弱導致疫病抵抗能力下降。基于湖南省山羊產業養殖現狀與秋冬季節山羊多發疫病防制技術需要,提出以下應對措施。
湖南省夏季高溫高濕,羊舍宜采用半開放式樓式羊舍構架,以便于通風管理。進入秋季后,氣溫多變,應注意隨時根據氣溫調節窗簾高度。連續晴熱天氣,仍需預防“秋老虎”帶來的高溫導致羊只中暑或采食欲望降低,影響長秋膘;連續陰雨天氣時,又要注意控溫與定時通風的協調,防止羊群發生感冒或遭病毒感染。
進入冬季后,山區羊場為預防冰凍災害,應提前加裝防寒保暖設施。可在羊舍內部上方加裝泡沫板等隔熱性能好的材料,在南北兩側原有開放門窗加裝深色厚帆布窗簾擋風,或覆蓋全透明塑料薄膜,增加陽光輻射升溫。
極端寒冷天氣時,可在羊舍內(尤其是產羔舍)安裝加熱板或浴霸等方式進行升溫,冬季有新生羔羊出生時,產房內溫度應維持在25℃以上,且需維持1周左右,直至羔羊可隨母羊移出產房大群管理。
應通過適當增加羊群飼養密度來減少羊群自身散熱,從而保持舍內溫度。也可通過在羊床地面鋪設干稻草或其他干燥秸稈,一方面可以防止冷風從漏縫地板吹入羊舍;另一方面也可吸收尿液,降低羊舍內氨氣濃度,有利于保持舍內清潔衛生。要注意的是,墊草應及時添補以保持干燥,為了有利于墊草內部細菌發酵分解氨氣,墊草無需頻繁更換,可積累到一定高度后再一次性清除。
日常管理時,要注意定期做好羊場內部的環境衛生與消毒。羊糞要經過堆積發酵處理,再作為有機肥進行資源化利用。喂了驅蟲藥后排出的糞便,不能直接還施農田或隨意堆放。
青貯飼料在飼喂前應在地面攤開釋放過量揮發性酸,一般采用上午攤放、下午飼喂,下午攤放、次日上午飼喂的方法。飼喂量應先少后多,逐漸增加,在5日左右達到羊只最大采食量,飼喂的同時還應添加小蘇打防止瘤胃酸中毒。
同時根據羊群的不同生理狀態,還應適當補飼精飼料,以提高羊群膘情與疫病抵抗力。妊娠期母羊應相比空懷母羊增加基礎日糧供應20%~50%,以保證胎兒發育正常,增加初生重。臨產前與哺乳期母羊在保證采食量的基礎上,應將日糧中的蛋白含量從14%提高到18%,可有效提高產奶量,提高羔羊成活率。
寒冷多雨天氣應盡量減少轉群、驅趕、運輸等人為因素的刺激,確實需要移群、轉群時應盡量安排在午后晴好天氣進行。加強疫病監控和免疫工作,要定期對欄舍內部消毒,消滅病原體,排除潛在隱患,對發病羊只應及時進行隔離治療,待癥狀完全消失方可合群管理;應選擇在晴好天氣,做好羊群的補免和加強免疫,防止疾病乘虛而入。秋季防疫一般需要對小反芻獸疫、山羊口蹄疫、傳染性胸膜肺炎、魏氏梭菌病等傳染性疫病進行免疫;羊群的驅蟲,應該在放牧為主轉為舍飼后馬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