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華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石柱供電分公司
1.從人員來看,自“三集五大”改革以來,供電公司基層單位始終受人員配置不齊問題困擾,加之基建工程管理日益規范化、精益化、數字化,基層單位存在人員結構老齡化、人員業務能力與崗位要求無法匹配等問題;監理單位存在現場人員配置不到位、業務能力不足等問題;施工單位受市場、行業等客觀因素的制約,基建工程施工人員多數以農民工為主,其中尤以土建施工最甚,因此施工單位存在人員整體素質偏低、人員流動性較大、安全意識薄弱、不具備良好的自我保護能力等安全問題。
2.從隊伍來看,目前仍然存在違規分包、違法轉包等市場亂象,“皮包隊伍”“游擊隊伍”屢禁不止,加之電網建設施工企業過分追求利益、盲目搶趕工期、業務能力不足等固有問題難以根除,進一步增加了安全管理難度。
3.從計劃來看,在風險識別、評估定級、管控措施制定等方面依然存在問題,作業計劃存在瞞報、謊報、漏報等現象,項目管理人員難以做到“心中有數”,計劃的及時性、全面性、規范性、準確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4.從現場來看,普遍存在“明白人”較少,各層級管理人員到崗到位、現場督查力度不足,監督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導致現場作業難以得到有效管控。
從企業層分析,存在安全生產管理創新性不足、安全管理體系有待優化完善、安全管理能力亟待提升等問題。從管理層分析,存在管理干部和專業人員責任意識、紅線意識、憂患意識、底線思維有待加強,制度規定執行力度不足,安全管控穿透力不強,“明白人”太少和到現場力度不夠等問題。從作業層分析,人員安全意識淡薄,生產一線高素質、專家型人才緊缺,施工工藝不到位等問題亟待解決,多重不利因素疊加,進一步增加了現場安全管控壓力。
我國經濟發展正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而電網建設作為社會經濟的基礎性產業,是供電企業踐行社會責任使命的前提,是供電企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保障。統籌考慮石柱縣“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立足石柱電網現狀,35 千伏電網以局部小環網和鏈式結構為主,輔以部分單幅射結構,存在部分線路老舊嚴重、線徑較小等問題,結構有待進一步完善和優化;10千伏線路存在供電半徑較大、低電壓突顯等問題,且局部地區存在線路、配變重過載等情況。另外,因石柱縣境內水電、風電資源豐富,石柱電網主要以向外輸送電能為主,當前石柱電網結構無法完全滿足風電、水電等上網需求,電源送出遇到瓶頸,進一步制約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1.保障建管業主人員配置到位
充分考慮國網重慶石柱供電公司年度建設任務,實行人員彈性管控機制,抽調具有項目管理經驗的人員擔任業主項目經理,借用經驗豐富的督查隊人員和年輕大學生從事現場安全管理、基建數字化管控等工作,確保人員配置滿足工程建設需要,有效解決人員配置不齊、人員結構老齡化、人員業務能力與崗位要求無法匹配等問題。嚴格按照輸變電工程標準化管理手冊要求,在工程前期階段完成業主項目部組建,及時制定工程建設管理綱要和安全管理目標,確保按項目管理流程推進各項工作。
2.保障監理施工人員配置到位
貫徹執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健全作業單元監督長效機制,督促監理單位完成駐隊監理實施細則,按照人員配置標準及時組建監理項目部,并按照監理招投標硬約束對人員進行審核把關,保障招標階段、建設階段人員一致性,確保滿足工程建設管理要求。
落實健全作業單元準入長效機制,以“三達標”和施工招投標硬約束為準入標準,嚴格審核施工項目部、作業層班組關鍵人員一致性和資質要求,保障施工單位業務實施能力,從源頭上杜絕“皮包隊伍”“游擊隊伍”和缺乏實際作業能力的人員、隊伍入場帶來的安全隱患。
3.嚴格參建單位人員過程管控
嚴格準入流程。執行“雙準入”工作機制,依托基建“e”安全應用、風險管控系統,落實專人審核各參建單位人員資質、社保、體檢等信息,禁止不合格人員入場。
嚴格入庫流程。執行基建“e”安全管控要求,對審核合格的人員予以入庫,納入實名制管控,保障參建人員入庫率100%、入庫合格率100%,為后續順利推動工程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嚴格變更流程。強化業主、設計、監理、施工等參建單位關鍵人員變更管控,對存在人員變更的,要求各參建單位以書面方式說明變更原由,因不可抗因素確需變更的,督促各參建單位嚴格履行人員變更手續,保障人員管理合法合規。
嚴格退場流程。執行“雙退出”工作機制,對工程建設建設過程中因人員變更、工程轉序等需隊伍、人員退場的,及時完成系統人員退場和線下人員臺賬維護等工作,確保實現人員全過程管控。
為切實提升輸變電工程建設人員安全能力,國網重慶石柱供電公司高度重視人員培訓工作,以培養更多的“明白人”為目標,多措并舉開展專題培訓。如圖1 所示。

圖1 安全教育培訓框圖
1.“大認識、大討論”找準定位與方向
為切實找準安全管理“病灶”,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管理的嚴峻性與重要性,國網重慶石柱供電公司組織開展全覆蓋、穿透式安全“大認識、大討論”,從認識剖析、討論改進兩個層面深挖問題根源,找準改進方向,制定改進措施。
2.“抓黨建、促基建”統一認識與思想
一是強化黨建引領作用。著眼于強化基建專業創新實踐,運用“黨建+”思維謀劃和推動電網建設工作,編制印發“黨建+基建”主題活動實施方案,成立電網建設項目臨時黨支部,有效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推動黨建工作在基建現場落地生根,努力把電網基建項目臨時黨支部打造成思想教育的前沿陣地、攻堅克難的堅強堡壘、黨風廉政的重要窗口,進一步推動電網高質量建設。
二是重視支部建設和組織生活。強化黨支部陣地建設,在施工現場完成“一室一欄”建設,促進現場黨建標準化,推動“黨的建設”與“項目建設”互促互進。嚴肅組織生活,嚴格按照黨建工作要求開展“三會一課”。
立足“四到位”(作業現場管控到位、裝備機具管控到位、作業過程管控到位、應急搶險管控到位),“四個管住”(管住人員、管住隊伍、管住計劃、管住現場),國網重慶石柱供電公司致力于狠抓意識、勤跑現場,以“抓腦花、抓腳板”為主導,不斷下沉安全管理重心,多措并舉狠抓現場安全管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形成了“三督查一駐守”“日督查、日學習”等管控模式,有效解決各層級管理人員到崗到位、現場督查力度不足,監督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切實做到電網建設安全可控、能控、在控。如圖2 所示:

圖2 現場安全管理創新舉措
強化設備材料到貨驗收。建立設備材料到貨驗收臺賬,督促施工單位完成到貨驗收記錄,執行“五方簽字”放行原則,及時組織運維、業主、監理、施工、供應商五方開展到貨驗收。
強化質量過程指導。貫徹輸變電工程建設技術監督工作要求,主動邀請線路、變電一、二次專業人員進行過程指導,及時發現交直流電纜未選鎧裝、無備用芯等多起質量問題,并督促施工單位完成整改,確保后期竣工投產順利進行。
強化工程中間驗收。執行“三級自檢”驗收標準,對自檢合格的土建基礎、組塔架線等分部分項工程,組織建設、運檢、營銷等專業黨員同志開展中間驗收,尤其重點對隱蔽工程開展驗收,有效促進工藝質量提升,以黨性保質量,以質量促安全。
強化工程竣工驗收。提前部署工程竣工投產工作,結合工程實際編制工程竣工預驗收、竣工驗收專項工作方案,明確建設、運檢、營銷、調控等各專業任務與職責,有序推進工程竣工驗收、投運工作。
建立工程管理“日總結”機制,堅持每日收工后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召開會議,總結當日工作開展情況,制定整改措施,部署次日工作計劃,切實做到每日改進一點、每日進步一點。
推行工程投運總結機制,堅持每項基建工程竣工投運后召開總結會,要求各崗位人員從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困難、解決的措施、形成的經驗、個人收獲等方面進行總結發言,通過“復盤”的形式,促使各崗位人員做到過程管理“心中有數”,達到以總結促提升的效果,進一步推動基建管理水平提升。
一是有效解決基建安全管理人員問題。建管業主層面,依托人員“彈性管控”機制,完成2 個班組式業主項目部組建,配置數字化管控聯絡人1 人,從事基建工程管理工作職數9 人,其中大學生3 人,有效解決管理人員不足、人員結構老齡化問題;監理單位層面,嚴格按照總監、專監、安監、駐監配置人員,保障施工現場至少有2 名監理人員;施工單位層面,嚴格落實施工項目部關鍵人員、作業層班組骨干人員“5+3”配置要求,全面應用基建“e”安全精準管控人員,實現了人員入庫率100%、入庫合格率100%。
二是教育培訓頻次與成效明顯提升。以培養更多“明白人”為導向,通過“送出去”“請進來”“帶下去”“日學習”等多種培訓方式結合,2020 年至今累計參加、開展安全教育培訓50 余次,累計參加培訓人員700 余人次,培訓覆蓋率100%,實現了基建“e”安全從“不會使用”到“熟練使用”的轉變,業主、監理、施工、作業層班組基建安全知識與安全能力明顯提升,有效解決人員業務能力不足的問題。
三是安全意識形態建設取得一定成效。開展安全“大認識、大討論”“黨建+基建”等主題活動10 余次,各級人員對基建安全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現場習慣性違章逐步呈下降趨勢,問題整改效率和質量顯著提高,從思想上培養了良好的安全習慣,人員安全意識提升明顯。
四是現場安全管控與責任落實到位。2020 年至今,公司領導班子到場督查50次,公司中層干部到場督查100 余次,其他層級到場督查220 余次,督查發現問題52 起,整改問題52 起,整改率100%;基建“e”安全中各級人員到崗履職累計800余人次,三級及以上風險作業項目部到崗率100%,違章問題同比降低,現場安全形勢平穩,未發生基建安全事故,切實做到扎根現場牢守基建安全防線。
以有效防控輸變電工程建設安全事故為管控重點,從人員管理、教育培訓、意識提升、現場管控、技術監督、總結提升等方面著手,將深化精益管理與創新管理舉措有效結合,不斷夯實基建本質安全管理基礎,在國網重慶石柱供電公司形成安全管理標桿。通過正面示范,有效促進公司安監、運檢、營銷、省管產業等業務實施部門改善安全生產管理思路與舉措,“以點帶面”的改善公司安全生產安全管理創新性不足、穿透力不強、意識淡薄、能力不足等問題,為提升公司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貢獻“基建力量”,推動公司安全管理再上新臺階。
以“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為工作指導,以優化石柱電網結構,更好的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為出發點,全力推進風電、水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配套電網建設項目實施,安全、優質、高效、有序推動楓木、萬寶、玉龍風電場110 千伏送出工程、響水洞35 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切實解決風電、水電上網問題,助力能源向安全、清潔、綠色、低碳轉型,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貢獻力量。
為切實改善基建安全管理現狀,國網重慶石柱供電公司持續深化精益管理,在做實做細“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創新管理舉措,提出“珍愛生命,營造和諧”安全理念,堅持以“抓腦花、抓腳板”為主導,穿透式開展安全“大認識、大討論”“黨建+基建”等主題活動,提升人員安全意識,創新建立“三督查、一駐守”“日督查、日總結、日學習”等管理機制,形成以“盯、守、幫、控”為主的管理思路,通過轉變觀念、下沉重心、扎根現場,筑牢基建安全防線,有效破解基建安全管理難題,進一步促進工程建設質量提升、進度可控、造價精準,為企業安全生產、提質增效、經營水平提升貢獻“基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