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升 陳波 藍真武 周生茂 黃皓 廖云云
油菜是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且是產油量最高的經濟作物之一[1]。近幾年隨著農村勞動力成本增長、生產資料成本上漲及進口油料的沖擊,油菜生產效益低,直接影響農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2]。油菜兩用油菜品種是指在油菜蕾薹期采摘主薹或者側薹作為蔬菜,油菜籽成熟后收籽榨油的油菜品種,既可有效提高菜籽產量,又增加蔬菜經濟收益。油菜兩用品種應具備感溫性弱、生物產量高、口感佳、品質好等特點,推廣油菜兩用油菜品種,可顯著提高種植油菜的經濟效益。研究表明,適宜摘薹時期、合適的摘薹高度和合理摘薹可增加籽粒產量[3~5]。近年來,廣西地區多個科研團隊對油菜進行引種試驗,篩選出德油早一號、早熟6號、FD105和黔雜J102等適宜在廣西地區栽培的油菜品種,對廣西油菜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6~10]。但是,有關廣西地區油菜兩用品種栽培技術的研究鮮有報道。筆者通過引進油菜兩用品種進行試驗示范,總結出油菜兩用油菜品種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以期為優質油菜兩用新品種在廣西地區的推廣種植提供科學依據。
選擇抗逆性強、抗病蟲性好、生長勢強、直立性好、側枝分枝能力強,菜薹纖維素含量低、食味口感好、營養價值高的優質油菜品種,如桂脆苔800、中苔80、早熟6號、大地199等。

桂脆苔800田間表現

桂脆苔800盛花期表現
播種前,每1 kg種子用30%噻蟲嗪懸浮劑5 mL拌種,可有效預防苗期蟲害、提高抗逆性和成苗率,減少后期農藥用量。另外,可加入適量蝦肽氨基酸有機水溶肥拌種,有利于培育壯苗,實現早抽薹、提前上市[11]。拌種后晾干即可播種,種子隨拌隨用。
廣西地區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播種為佳。直播可以節省人工。播種時,一般采用人工或機械方式條播,種植溝深5 cm,行距30 cm,667 m2播種量為600 g左右。
可用穴盤育苗,也可以采用育苗圃育苗。最好采用穴盤育苗,按DB33/T 873-2012《蔬菜穴盤育苗技術規程》,將處理好的油菜薹種子直接播入穴盤中,蓋0.5 cm厚的基質,澆透水覆蓋薄膜,保持基質濕潤,當有30%種子出土時揭去地膜。早晚應根據基質干燥程度及時補水,防止基質失水。地上育苗圃育苗,可先將種子與適量的干細泥沙(過80目篩子)混勻,稀播育壯苗,苗齡30 d左右移栽。
選擇陽光充足、土層疏松、有機質含量高、無農田環境污染、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的田塊種植。以交通便利的城郊和有加工貯藏條件的種植區域為宜,便于油菜薹采摘后就近加工和運輸銷售。
10月中旬,用20%草銨膦150~200 mL/667 m2噴施地表,除去地上雜草。除草后,每667 m2施復合肥100 kg、尿素30 kg、鉀肥10 kg、硼肥3 kg和多菌靈3 kg,上述肥料和農藥混勻之后均勻撒施,用大型旋耕機深翻,開深溝,起高畦,畦寬1.2 m左右,溝寬35 cm。畦面耙平后開4條深10 cm的小淺溝。放水至畦面齊平,3 d后打芽前除草劑,每667 m2用33%二甲戊靈乳油100~200 mL,對水30~50 kg噴霧,芽前除草劑噴施3 d后開始移栽菜苗。
播種25~30 d后,按株距35~40 cm,把苗子均勻擺放在畦面的小土溝內,用土壓住秧苗須根,放水至比畦面低3 cm高度,保持半天,3 d后檢查幼苗成活率及時扶苗或補苗。此栽培法定植簡便,不需要人工一株株栽植到土里,只需擺苗后覆土,充分利用蔬菜苗強大的直立性,省時省工。廣西區必須在11月20日前移栽完畢。
移栽完成后應注意觀察,檢查幼苗生長狀況,確保幼苗成活、長好。移栽后7 d,需要盡早追肥提苗,濃度要低,高濃度容易燒苗,以后每5 d追施1次,共追3次以上。整批菜薹采收之后,每667 m2用尿素3 kg、鉀肥1 kg、硼肥0.5 kg、多菌靈0.5 kg,充分溶解后通過噴灌系統噴施到畦面,肥液噴完后繼續噴淋清水5 min,以便蔬菜充分吸收。如果沒有安裝噴灌系統,可將上述肥料和藥劑混勻,均勻撒施到土溝內,放水溶解即可實現追肥。

桂脆苔800采收的側薹
①病害防治 a.霜霉病。該病害主要為害葉片和花。發病初期可見小綠斑,慢慢變成黃斑,長白霉,花梗感染,花瓣變厚,無果實。
防治方法:種植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適當增加磷、鉀肥用量。播種前使用35%甲霜靈干粉劑拌種。抽薹期,噴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7~10 d噴1次,連續噴灑2次,效果較好。
b.菌核病。莖被感染后,淺棕色斑發展為長條紋斑,呈輪狀,邊緣褐色,濕度較高,使病部以上的莖和枝條枯萎。葉片發病將出現黃褐色病斑,病葉易穿透。花瓣感染后,會呈浸水狀,逐漸變為淡白色,然后腐爛。
防治方法:種植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及時發現病株并清除老病葉。用50%腐植酸尿素粉劑1 000倍液防治。
②蟲害防治 a.蚜蟲。蚜蟲是油菜上的常見蟲害,體小,為害性大,主要為害油菜的幼嫩枝葉,造成油菜的幼嫩葉片卷縮停止生長或者生長緩慢,對油菜的為害極大。

桂脆苔800油菜結莢期
防治方法:每667 m2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500倍液或25%抗蚜威水分散粒劑3 000倍液噴霧防治。
b.菜青蟲。菜青蟲主要為害油菜葉片,嚴重時葉片全部被吃光,只殘留粗葉脈和葉柄,容易誘發油菜軟腐病。
防治方法:可噴灑蘇云金桿菌800~1 000倍液、21%增效馬·氰乳油4 000倍液等防治。
③草害防治 全生育期嚴防雜草。移栽前用芽前除草劑二甲戊靈乳油進行防除,一般每667 m2用33%二甲戊靈乳油100~200 mL對水噴霧。移栽15 d后,畦邊和土溝再噴1次,每667 m2用33%二甲戊靈乳油200 mL對水40 kg噴霧。
1月下旬,油菜開始抽薹。一般來說,早抽薹的早摘、遲抽薹的后摘,切忌大小薹一起摘,否則會影響油菜薹和油菜籽的產量[11]。當油菜現蕾抽薹后花蕾直徑達1 cm以上或花蕾與薹莖段倒數第3片莖生葉平齊(平頭期)時可開始采摘[12]。從油菜薹的商品性和后期油菜籽的產量來考慮,采摘長度應控制在16~18 cm。根據市場行情,如果市場銷路好,可適度增加摘薹長度來提高油菜薹的產量,菜薹可以采摘500~750 kg/667 m2。到了2月下旬,停止采收菜薹,清除黃葉、枯葉和雜草,拔除病株,再次溝施追肥45%復混肥(15-15-15)20 kg/667 m2,葉面噴施0.5%磷酸二氫鉀液和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 200倍液。
5月初在油菜角果全部變成枇杷黃色時即可開始收獲,將油菜割倒晾曬5~7 d后即可脫粒?;蛟谟筒巳拷枪耆蔹S時采用聯合收割機進行收獲。一般來說,在正常管理水平條件下,桂脆苔800除了適當采收菜薹,667 m2還可以另外收獲100~150 kg油菜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