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威
2021年12月30日,商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商湯或“公司”)于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00020 HK。公司共發行15億股,占上市后總股數約4.50%,并在首次上市中凈融資人民幣55.52億元。截至2022年1月3日,股價已從每股3.85港元的發行價上漲超一倍至7.75港元,總股數為332.824億股,市值為2579億港元。公司大股東為湯曉鷗教授,其持有公司已發行股份的約26.43%,并擁有約70.22%的投票權。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2020年收入計算,商湯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智能(AI)軟件公司,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計算機視覺軟件提供商,市場份額為11%。沙利文預計到2025年中國計算機視覺軟件市場規模將達人民幣1017億元,自2020年起年復合增長率為43.50%,將占全球市場的23.00%。
公司創立于2014年,主要業務涵蓋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車四大板塊。此外,人工智能基礎設施SenseCore能夠實現跨行業、大規模、高效率及低成本地生產人工智能模型,并通過軟件平臺實現人工智能模型的快速部署和商業化。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擁有超2400家客戶,包括為超250家《財富》500強企業、119個市級政府及30余家汽車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2021年上半年,按地區劃分,中國內地占商湯收入85.5%,同比上升32.40個百分點。按分部劃分,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車分別占收入的39.20%、47.6%、8.90%和4.30%。其中智慧城市客戶主要為各市政府及其部門。
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入達人民幣16.52億元,同比增91.80%。毛利率從2018年的56.50%提升至73.00%。其中,商湯85.70%的成本為硬件成本及分包服務費。然而,由于巨額的研發費用以及行政費用(分別達到收入的107.30%和87.40%),商湯遭受經營虧損。此外,優先股及其他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虧損也達到了收入的103.70%,導致人民幣37.03億元的股東凈虧損,但虧損率同比下降。在非IFRS準則下,經調整EBITDA虧損為人民幣4.32億元,而2020年上半年的虧損則為人民幣10.53億元。
不過公司由此形成了較強的技術能力,公司在中國計算機視覺軟件市場處于領先地位。2021年12月10日,美國財政部將商湯列入“非SDN中國軍工復合體”清單(“清單”),導致公司推遲上市。市場或將此解讀為對公司技術優勢的認可。
人工智能技術在產業升級、產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及元宇宙等領域有著關鍵的作用,因此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此外,雖然有關制裁令公司海外擴張受限,但由于商湯主要業務集中在中國內地,市場廣闊,因此未來增長依然可期。對比市場中其他科技及互聯網股票,由于公司受美國制裁的風險基本釋放,因此不存在類似美國上市中概股的不確定性;同時公司沒有受到中國內地加強監管的擔憂;此外公司流通盤較小,業績與估值提升空間巨大,雖然其股價已大幅上升,但不排除股價進一步上漲的可能性。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成交占比:指區間內陸股通成交金額占總成交金額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