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丹 張杰
流言:顏色艷麗的紡織品染料中含有甲醛和可分解的芳香胺等有毒物質,所以淺色紡織品更安全。
真相:想知道紡織品染料中是否含有毒物質,不妨先來了解生產紡織品中的印染和整理這兩道工序。
印染工序賦予了紡織品豐富的色彩和圖案,在加工過程中難免用到各種染料;整理工序可以改善紡織品的外觀和內在品質,提高性能,或賦予紡織品某種特殊功能,加工過程中也要用到各種整理助劑。化學合成染料較植物性染料成本更低,色譜更全,上染性、固色性更好,幾乎取代了傳統的植物性染料在紡織領域的應用。
首先,化學合成染料并沒有毒,在印染過程中與紡織纖維發生化學反應同樣不產生有毒物質。印染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嚴格遵照國家生產標準對質量進行把關,違規使用被禁染料生產的服裝是無法出廠銷售的。新買的紡織品在首次清洗時存在輕微掉色的情況,這些浮色通過清洗便可去除,且對身體無害,因此無需過多擔憂。
其次,紡織品內的甲醛通常源于整理工序中使用的樹脂整理劑、柔軟劑、固色劑、阻燃劑、防水劑等,這些整理助劑的加入可以改善面料的性能,或賦予其相應的特殊功能。目前,紡織行業已采用無甲醛或者低甲醛的整理助劑來逐漸替代含甲醛的整理助劑,以此降低紡織品在整理工序后甲醛超標的風險。
最后,紡織品在整理過程中還會使用甲醛捕捉劑來有效降低甲醛含量,以達到國家要求的出廠環保安全標準。甲醛易溶于水,紡織品中殘留的甲醛可通過水洗去除,所以建議消費者將新買的紡織品清洗晾干后再穿著使用。
辟謠專家:宋立丹? 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產業研究部工程師
復核專家:張? ? 杰? 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總工程師
出品方:科學辟謠平臺(微信公眾號:Science_F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