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洋 攝影/楊亞文
“悅容秋夜月溶溶,月色溶溶畫舫中。此生幸作雄城客,秋水池前看翠松?!?這是潘成龍發布在朋友圈的一首小詩,秋意濃濃中暗含著惜別之緒。
2018 年2 月,供職于國家開發銀行(以下簡稱國開行)戰略客戶部的潘成龍來到雄安新區掛職,原本掛職期限為一年卻因工作需要一延再延。轉眼間,潘成龍到新區掛職已三年有余。
今年11 月,潘成龍在雄安的工作即將畫上圓滿的句號,在掛職結束之際,我們有幸與他有了一次簡短的交談。
走進他的辦公室,墻上掛著的一幅字吸引了我們的注意,“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復”。這句話是陳云同志對自己一生經驗的高度概括,也鞭策著潘成龍在工作中真抓實干、敢于擔當,踐行雄安集團的“四鐵四心”文化。
在新區三年多的時間,潘成龍先后擔任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改革發展局副局長、黨政辦公室副主任、中國雄安集團總經理助理。一路走來,身份的切換帶給潘成龍的是淬煉成長,他自我打趣道“我來雄安又重新讀了一次本科”。
從央企來到雄安新區擔任改革發展局副局長,從中央支持新區《指導意見》等重要文件建議稿起草,到白洋淀生態環?;稹_行雄安投資公司、中交融資租賃、國網金融科技公司等落地,再到從金融角度調研并提出新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方案,潘成龍作為參與雄安新區建設的一員,化身“參謀員”與雄安新區共成長。
潘成龍是俄語語言文學博士、經濟學博士雙學位,這讓他具備金融行業人行事嚴謹高效特點的同時還有著文人的細膩和優雅。在新區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中,潘成龍沒有忘記思考,他結合自身專業積極建言,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建議,《關于在新區成立“中國生態開發銀行”的初步設想》《發揮開發性金融服務新區投融資的主力作用》,這些提案都十分具有前瞻性。
回首在新區的掛職經歷,潘成龍最自豪的莫過于他在國開行與雄安新區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他以專業的金融知識和國開行豐富的金融資源為雄安新區發展注入新鮮血液。任職黨政辦公室副主任期間,他協調國開行總行專家駐場綜合執法局,協助起草住房政策。掛任中國雄安集團總經理助理期間,他還任集團投融資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推動中國雄安集團與國開行簽署《規劃合作協議》,推動國開行58 億元造林貸款和142 億元安置房政策性貸款合同落地,組織國開行團隊為中國雄安集團建立中長期財務預測模型,邀請國開行專家參與郊野公園大項目評審,積極推動國開行利用EOD(生態導向開發)融資政策在白洋淀治理、保護和利用一體化的研究規劃中發揮融智作用。
從北京來到雄安新區,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舞臺,讓潘成龍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歷史觀和戰略思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如何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有了更切身的體會。雄安新區當前已經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規模開發建設同步推進的重要階段,一些中央企業已經或即將“落地”雄安,在國開行工作了十幾年的潘成龍常年與央企打交道,雖然“久經沙場”,但是新區全新的環境顯然更具挑戰性,也讓他對央企國企的改革發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以前思考問題更多是從金融機構角度,現在我更懂得換位思考,更深刻體會到了金融要和國家發展戰略共榮共生。”這是掛職后,潘成龍的感悟。
編輯/李 洋

潘成龍,1978 年生人。2007 年入職國家開發銀行,現任戰略客戶部規劃發展處處長。2018 年2 月來到雄安新區掛職,連續兩年獲得中國雄安集團考核優秀,建黨100 周年獲新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