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銳 韓 順

近年來,通過在訓練使用中的情況來看,在實施抓捕行動時,人員抓捕主要進行控制或攻擊的方向為人體上半身,是為了更好地控制犯罪嫌疑人。但是結合警犬處置過程發現,因為警犬攻擊的部位與人力抓捕控制的身體部位部分重合,容易造成誤傷及各種不可預知的情況發生。在這種形勢下,訓練警犬在實戰中攻擊的新方向成為1 個值得探究的問題。本文中,筆者將圍繞警犬實戰運用中新的攻擊方向,以攻擊犯罪嫌疑人的小腿部位進行研究。
此前,在我國治安防暴科目的警犬撲咬訓練中,基本上都是以訓練撲咬攻擊助訓員的手部為主。究其原因,一是手部是大多數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的主要部位,攻擊其手部能最大限度限制其犯罪行為,快速制止其攻擊行動,產生強烈的壓迫感。二是攻擊手部的訓練相對于攻擊其他部位較為安全,助訓員能更好地對攻擊做出反應,減少訓練損傷。
在撲咬手部的訓練中采取棉麻硬護袖保護助訓員,助訓員通過逗引使警犬產生攻擊欲望進行撲咬攻擊。但是在實戰中,犯罪嫌疑人是沒有任何防護性措施的,這就使得在使用警犬進行攻擊中極易對犯罪嫌疑人產生嚴重損傷,因為攻擊點在手臂、手腕處,相對來說,人體手腕神經及中小動脈分布淺顯,易產生較大損傷。改為攻擊小腿,是因為小腿部位與現有訓練的小臂部位規格基本一致,犬容易下口。小腿部位神經及中小動脈較深,而且小腿部位骨骼也是人類骨骼中較為堅硬的部分,受到的損傷相對會減少。
目前,在結合實戰的警犬撲咬訓練中都存在1個問題,就是在警犬撲咬、控制“犯罪嫌疑人”手臂后,訓導員上前解除撲咬狀態,此時抓捕組上前進行控制。在日常訓練中,都是首先控制犯罪嫌疑人的手部,防止出現意外,但在結合警犬抓捕時往往會產生混亂狀態,警犬處于咬合興奮狀態,特別是大型犬,身形龐大,占據抓捕空間,人犬抓捕行動易產生部位重合,對“犯罪嫌疑人”的控制力度容易減小,會發生意外情況。平時的訓練處于1 個相對理想的狀態,助訓員(“犯罪嫌疑人”)的反抗及臨場反應皆可控,但實戰中的抓捕情況完全處于未知狀態。所以,另外尋找攻擊點可以更好地配合抓捕行動,是警犬參與治安防暴的發展方向,我們擬訓練警犬攻擊小腿部位,來達到更有效控制目標的目的。
警犬攻擊小腿部位對有效控制犯罪嫌疑人的優勢,一是在生理和心理上進行壓制。在生理上,警犬攻擊人體腿部時,必然會對被攻擊者站立重心產生影響,人極易倒地,易被控制,行動力銳減。在心理上,人倒地后,必然會跟警犬處于同一水平面或者略低于警犬水平面的姿態,此時被攻擊者的心理易被擊垮,恐懼加重。二是使實施抓捕控制的部位更為有效。警犬攻擊小腿部位必然與被攻擊者的上半身有一定的距離,更有利于實施抓捕控制,被抓捕者難以進行反抗,壓制力更為顯著。三是減少誤傷行為。因為人力與警犬攻擊控制點分開,產生一段有效距離,進而減少警犬倒口誤傷的情況。四是訓練攻擊小腿部位相對攻擊其他部位較為簡單。相比于人體其他部位,小腿部位更適合犬下口攻擊,而且訓練護具更易制作,訓練成本不會大幅增加。
目前,現有的戰術分工為警犬控制后,人力抓捕后續跟進,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并且在抓捕中還會與警犬發生抓捕控制部位重合,發生意外情況。而轉換為用犬攻擊小腿部位,人力抓捕可以有更大的操作空間,更容易專注。不存在控制部位的重合,警犬也可以持續攻擊,進而對被抓捕者產生持續壓制。
犬的撲咬行為是預防和直接制止犯罪行為、外界襲擊的直接有效的措施,做好受訓犬撲咬小腿部位的訓練,主要分為以下幾步:
與一般撲咬訓練一樣,只是將警犬撲咬的部位從手臂換成了小腿。剛開始讓犬適應咬豎立的物體,咬靶由軟質向硬質過渡。特別是在犬咬上靶后轉頭的一下,讓犬慢慢適應發力的過程。犬咬上靶后,助訓員倒地與犬搏斗,讓犬勝利并給其靶。當犬咬住靶后出現拖拽的現象,訓導員要及時獎勵犬。
長繩拴系的撲咬訓練是培養犬在一定范圍內可控制的條件下,在跑動過程中撲咬助訓員的能力。訓練環境要求有固定犬的拴系裝置,環境相對清靜,地質平坦,無障礙物,有長繩牽引。訓導員和助訓員首先要根據長繩的長度劃定直線撲咬范圍,然后訓導員帶犬進入撲咬場地,用劃定范圍的長繩將犬拴系在指定地點,牽引長繩靠近犬體的一端站好。助訓員穿戴好防護用具,手持半身長滑板。當犬咬合以后,訓導員繃緊長繩,此時應注意:因為咬合攻擊點在小腿部位,助訓員極易倒地,需要做好防護措施,謹防犬倒口誤傷。助訓員倒地后,上半身迅速趴伏在滑板上。犬咬合后,助訓員需左右擺動腿部與犬爭奪。訓導員慢慢拉緊牽引繩誘使犬將助訓員拉扯回訓導員身邊,訓導員及時對犬進行獎勵,最終以訓導員令犬放口,助訓員再次對犬進行調引的方式結束訓練。
此階段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劃定撲咬范圍一定要做到準確、標記明顯。在追擊撲咬過程中,助訓員跑動一定不要超出劃定的范圍,否則,長繩的拉扯刺激會對犬的后期撲咬訓練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自由狀態的撲咬訓練是培養犬在一定范圍的非控制條件下,在跑動過程中的撲咬能力。訓練應達到犬積極主動撲咬20 米以外跑動或靜止的助訓員,適應助訓員的物理刺激,并能夠根據訓導員的指揮,完成撲咬動作。助訓員逗引犬,當犬有明顯攻擊行為時,助訓員向遠處逃跑。訓導員選擇恰當的時機示意放犬,令犬自由追擊目標進行撲咬。當犬咬合以后,助訓員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倒地后,上半身迅速撲在滑板上,使用適當物理刺激,調引犬的興奮性,并且做出抬腿動作,防止犬倒口。訓導員一直對犬進行口頭獎勵,使犬將助訓員拖拽回訓導員身邊。最終以訓導員令犬放口,助訓員再次對犬進行調引的方式結束訓練。
結合模擬實戰的抓捕訓練是培養犬在一定范圍的可控制條件下,在與人力抓捕結合過程中的撲咬能力。訓練應達到犬積極主動撲咬助訓員,在咬合后不倒口,不退縮,不與結合訓練的其他參訓人員發生接觸,以免誤傷,并能夠根據訓導員的指揮完成動作。首先由訓導員帶犬進入場地,做好撲咬前的準備工作以后示意助訓員。助訓員穿戴好防護用具,從隱蔽處出現,跑動接近犬,在距犬20 米左右的地方橫向跑動,對犬進行調引。與此同時,訓導員以半蹲的姿勢取下牽引帶,拉住犬的脖圈,發出“注意”的口令,引起犬的注意。等待抓捕小組指揮員下達警告口令:“前方人員注意,立刻停止當前行為,否則我們將使用警犬。”此時,助訓員應加大動作幅度,給警犬更強烈的刺激,充分調引警犬。當犬有明顯攻擊行為時,助訓員向遠處逃跑,并選擇恰當的時機示意訓導員放犬。訓導員根據助訓員的示意及時放犬,同時發出“襲”的口令,令犬自由追擊目標進行撲咬。當犬咬合以后,犬將助訓員往回拖拽,抓捕控制小組應迅速上前,控制助訓員上半身,與犬拉開適當距離,使犬適應當前狀態。訓導員及時跟上拴好牽引帶,對犬進行獎勵。最終以訓導員令犬放口,助訓員再次對犬進行調引的方式結束訓練。
犬對被抓捕人傷害減小,攻擊突然性增強,人工配合抓捕工作簡易化。
訓練難度加大,目前的訓練科目皆是以撲咬手臂護袖為主,沒有撲咬小腿部位的訓練科目,且缺少專業訓練防護用具。再就是訓練時長拉長,未經過專業論證,目前未形成專業訓練科目,只有少數國外護衛犬公司在進行訓練。只適用于一般現場抓捕及一般治安巡邏,如果現場有嚴重暴力犯罪行為、持槍或持有爆炸物的犯罪行為人,則不適用。
目前,警犬工作已逐漸成為各地公安工作中重要的一環,各級領導都在強調扎實推進警犬工作的改革創新,進一步提升警犬工作專業化、規范化、實戰化建設水平。《公安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警犬工作的意見》中提出警犬工作發展戰略,規劃警犬工作建設應用體系,規范管理體制、工作機制、保障體系、裝備目標、激勵機制等,建立跨警種、跨部門的警犬工作領導、協調機構,統籌規劃、全面推進警犬工作。各地市根據指示精神也都在新建或翻修警犬基地,通過科技創新將警犬工作簡單化、專業化,將警犬技術更多地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中。本文中探究的警犬撲咬小腿部位,不僅能在治安巡邏、卡口抓捕中為警務活動提供幫助,又能參加到城區警務活動“密防快反”城區布控中,使警犬撲咬在實戰中形成威懾,為建立和諧安定的社會秩序增光添彩,為社會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