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 霄 甘馥銘
補鈣是預防和治療犬機體缺鈣的有效方法之一。工作中大家給犬飼喂鈣劑幾乎是常態。近段時間我們到多地調查發現部分飼喂人員對犬的補鈣具有盲從性,對相關知識了解不全面。
鈣是機體含量最多的無機物,成年犬能達到體重的1.5%~2%,其中99%集中在骨組織和牙齒中。鈣是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發揮的是機體支架作用;鈣能維持神經和肌肉活力,缺鈣時神經興奮性增加,肌肉出現強直性痙攣;鈣可以促進體內某些酶的活性,如三磷腺苷酶、脂肪酶等;鈣還能參與血凝、激素分泌、維持體液酸堿平衡等。
當我們決定給犬體補充鈣劑時,應該明白是治療性補鈣,還是預防性補鈣,二者在飼喂次數和飼喂劑量上是有所不同的。
機體很難1 次性吸收超過500mg 的鈣。最好選擇100~300mg 的小劑量鈣片。如果1 次攝入量過多,利用率反而會降低。同時必須補充維生素D 制劑。一切鈣劑必須研磨成粉后拌喂。
要嚴格按要求使用,如果過量使用會引起噯氣、便秘或胃腸脹氣。個別犬可能出現腎結石或尿結石。如果維生素D 過量攝入,會誘發高鈣血癥、高尿鈣等。個別可能出現代謝性堿中毒。
我們常用的鈣制劑主要分為2 類:無機鈣和有機鈣。
無機鈣以碳酸鈣、碳酸氫鈣和氫氧化鈣為主要代表。其特點是鈣的含量高,可達40%。但無機鈣的吸收需胃酸參與,在消化過程中會有二氧化碳氣體產生,個別機體可能會出現胃腸脹氣的現象。所以,胃酸不足或消化不良的犬,不宜長期使用。

有機鈣以乳酸鈣、葡萄糖酸鈣、枸櫞酸鈣和檸檬酸鈣為主要代表。其特點是含鈣量相對較低,一般在20%左右。但其吸收性能好,不依賴胃酸,適合懷孕母犬、幼犬、成年犬和老年犬等各個年齡階段的犬使用。
在討論補鈣的最佳時間時,必須掌握血液中鈣的濃度在1 天24 小時內的變化規律。
經檢測1 天中,午夜至早晨這段時間血鈣濃度最低,此時機體將從骨組織中調出鈣來維持血鈣的平衡。出現低血鈣時,會刺激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進一步加快骨鈣分解。因此晚上補充鈣能為夜間鈣的代謝提供充足來源。
常將鈣和犬糧一起拌喂。通過口服進入犬體的鈣劑,在胃酸的作用下分解成鈣離子,沒有胃酸的分解消化,鈣就不能很好地被機體吸收利用。進食時隨著食糜地蠕動刺激胃液加速分泌。如果在飼喂時給予鈣劑,由于胃液增加促進更多的鈣離子產生,幫助機體更好地吸收鈣。同時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其對消化道的影響,不容易發生服用鈣劑之后腸胃的不舒服或便秘的情形。所以建議在犬飼喂時拌喂鈣劑。根據血鈣濃度24 小時變化規律,預防性補鈣最好選擇在下午飼喂時進行,1 天1 次,而治療性補鈣則需1 天分2 次按照規定劑量飼喂。
常用制劑如維丁膠性鈣(維生素D2 果糖酸鈣),可補充維生素D,有一定的補鈣作用,可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1 天1 次或隔天1 次。注射速度稍慢。
如母犬產后癲癇(或急癇),就是以哺乳母犬出現低鈣血癥及運動神經興奮出現肌肉強直性痙攣為臨床特征的嚴重代謝性疾病。這時,在第一時間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就顯得非常重要。
關于治療性補鈣,指犬表現出較明顯的缺鈣臨床癥狀,如佝僂病,多發生在犬的發育階段,1~4 月齡的幼犬易發。這一時段犬生長迅速,如果維生素D 和鈣磷攝入和吸收不夠,會出現跛行、關節腫大、長骨變形呈‘O’或‘X’腿等。再或骨軟癥(成年犬佝僂癥)。有時可能出現群發的現象,個別犬可能自發性骨折。這時,犬糧的質量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血生化檢驗時血鈣濃度低于9mg/100mL 和血磷在2.5mg/100mL 以下時可確診。這種情形下治療初期可口服、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液等多途徑補鈣。隨著病情改善逐漸減少劑量。在補充鈣劑時應同時給予維生素D,常用的如魚肝油等。
關于預防性補鈣,調查中發現多數補鈣行為屬于此類情形。犬無臨床表現,但在飼喂時總會在犬糧中添加一些鈣劑。針對犬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的需求,適當補充鈣劑是有必要的。如幼犬出生后人工補食開始時,可按規定劑量每天補食1~2 次鈣劑。懷孕母犬在懷孕1 月后,適當增加營養和補充鈣劑。可保護胎兒正常的生長發育。產仔母犬哺乳期適當補充鈣劑,不僅能滿足母體泌乳時對鈣的需求,對產仔數量較多的哺乳母犬可維持血鈣濃度在9.5mg/100mL ~12mg/100mL 之間,對預防產后癲癇(急病)的發生意義重大。
我們在重視犬對常量元素的營養需求時,不能忽視微量元素對犬的影響。21 金維他及善存片是補充微量元素的較好選擇。
這里需提醒注意,無論是治療性或預防性補鈣,應按要求循序進行,代謝性疾病的治療不可能出現立竿見影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