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朝霞,蔡饒興
(麗水市人民醫院,浙江 麗水 323000)
呼吸機為臨床救治過程中人工替代自主通氣功能的有效方式,其能改善呼吸功能,降低并發癥,延長患者生命的醫療設備。呼吸機作為臨床治療病情危重患者的急救與監護的主要手段,直接關乎患者的生命安全。該儀器風險系數最高,因此需對其進行定期檢測,及時發現問題并處理,減少儀器使用期間的風險系數,確保呼吸機的準確性,促使其更好地應用于救治的患者中。
(1)GB9706.1-2007醫用電氣設備(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2)醫用電氣安全標準IEC60601-1。(3)GB9706.28-2006醫用電氣設備(第2部分):呼吸機安全專用要求,治療呼吸機。
利用FLUKE ESA620電氣安全分析儀對本院呼吸機質量控制展開檢測。主要檢測呼吸機的潮氣量、呼吸頻率、氧濃度、吸氣壓力和呼氣末正壓(PEEP)。
1.2.1 檢測儀器外觀
主要檢查呼吸機的型號、生產廠家、出廠日期、編號、電源額定電壓、頻率等標識是否齊全,儀器是否存在阻礙其正常工作的破損,附件、使用說明書等是否齊全,儀器各控制按鈕是否運行正常,儀器內外標志是否清晰可辨。本次檢測56臺呼吸機外觀檢測皆合格。說明本院臨床工作人員在日常使用中保養到位,保持儀器的完好無損。
1.2.2 測試設備的潮氣量
潮氣量是患者單次吸入或呼出肺的氣體體積。將呼吸機設置為容量控制(VCV)模式,參數設置如下:呼吸頻率f=20bpm;吸呼比I:E=1:2;吸入氧濃度,FiO2=40%;呼氣末正壓,PEEP=5cmH2O。其他參數設置為0或關閉。設置好參數后,將潮氣量調整為300ml、500ml、800ml,相關參數設置完畢待1min后記錄檢測儀上的實際數值,并計算出差值,其最大的允許誤差是±15%。
本次測試檢驗有1臺潮氣量不合格。究其原因為:(1)儀器的管路存有積水,導致其屢次出現假觸發,促使儀器持續進行送氣,導致潮氣量的值迅速增大并超過最大值;(2)儀器管路漏氣,微小的漏氣即可啟動設備的呼吸自動補償功能,進而造成潮氣量錯誤;(3)檢測儀測試模式與呼吸機型號無法相對應而造成檢測誤差;(4)檢測氣體經加濕器變得濕潤后,通過檢測儀的流量傳感器變成凝露,進而造成流量讀數錯誤。應用呼吸機期間,若潮氣量參數太大,設備實際輸出值往往會存在較大誤差,導致潮氣量和氧氣量不準確。因此醫院應定期檢測呼吸機的質量、使用情況,早期發現問題早期處理。仔細排查儀器易損元器件、管路、呼吸機工作模式等問題,皆可確保呼吸機符合質控標準,針對不符合標準的應告知科室暫停使用并聯系廠商處理。
1.2.3 檢測氧氣體積分數
氧氣體積分數是氧氣在空氣中所占的比例。將呼吸機與檢測儀正確連接,呼吸機的工作模式調整成VCV模式或壓力控制通氣(PCV)模式,數據設置:潮氣量為400ml,通氣頻率為10~15次/min,呼吸比為1:2,PEEP為2cmH2O。參數設置完成后,分別測量氧氣體積分數為21%、40%、60%、80%、100%等處的值。在呼吸穩定后記錄檢測儀上顯示的實際值并算出差值,其誤差保持在±1O%內。本次檢測的56臺呼吸機中,氧氣體積分數檢有3臺不合格,原因如下。
(1)儀器可能出現阻塞或漏氣。
(2)儀器的氧氣傳感器是否超出使用年限(通常使用年限為1年)。
(3)檢測儀的氧氣傳感器是否需重新定標。
1.2.4 強制通氣頻率檢測
將呼吸機調至VCV模式,參數設置:潮氣量VT=400ml;吸呼比,I:E=1:2;吸入氧濃度,吸入氧濃度,FiO2=40%;呼氣末正壓,PEEP=5cmH2O。其他參數設置為0或關閉。同時,將通氣頻率分別設調整為:10bpm、25bpm、40bpm,每次設置后等待15s,數據穩定后記錄檢測儀上的實際數據。允許誤差為±2bpm。本次檢測中,56臺呼吸機的強制通氣頻率全合格,說明呼吸機的性能良好。
1.2.5 檢測吸氣壓力水平
呼吸機調至PCV模式下進行檢測,相關數據調整為:通氣頻率為10~15次/min,氧氣體積分數為40%,吸呼比為1:2,PEEP為0cmH2O。分別測試吸氣壓力l0、15、20、25、30cmH2O等處的數據,呼吸穩定后記錄并算出實際值與設定值間的差值,誤差處于±(2%滿刻度+4%實際讀數)以內。本次測試吸氣壓力水平不合格的有2臺,分析如下:被檢驗呼吸機的工作模式、管路及開機自檢項目是否正常無誤。
1.2.6 測試 PEEP
測試時可選PCV或VCV模式,參數調整為:通氣頻率為l0~15次/min,氧氣體積分數為40%,吸呼比為1:2。檢驗PEEP2、5、10、15等處的數據,呼吸穩定后記錄并算出差值,誤差需處于±(2%滿刻度+4%實際讀數)以內。本次檢測1臺呼吸機PEEP不合格,主要對檢測儀的模擬肺進行測試,提倡使用原廠模擬肺。
1.2.7 測試設備的安全報警功能
該項檢測主要查看按鍵功能,電源、氣源、氣道壓力上下限、分鐘壓力上下限、氧氣體積分數上下限、窒息及患者回路過壓報警功能。本次檢測有1臺安全報警不合格。檢查可知,因呼吸機內置電池長時間未進行更換導致其出現充放電異常,將其更換后報警功能恢復正常。
呼吸機各項指標檢測結果。
潮氣量、氧氣體積分數、吸氣壓力水平、PEEP、安全報警功能的初檢合格率分別為98.21%、94.64%、96.43%、98.21%、98.21%,其他檢測項目皆合格,經維修后合格率皆為100%。見下表。

表1 呼吸機檢測結果[n(%)]
呼吸機作為危重患者的必須醫療器械,定期的質量控制可防止出現醫療故障。在對其質量控制檢測時,技術人員應應重點排查呼吸機管路有無積水、漏氣,檢測儀的呼吸模式是否與呼吸機工作模式匹配,氧氣傳感器是否需要定標等。以確保呼吸機的檢測數據準確。與此同時,還應對臨床各科室應用儀器人員展開儀器操作規范和保養的培訓,并嚴格執行使用與保養流程。本研究對56臺呼吸機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潮氣量、氧氣體積分數、吸氣壓力水平、PEEP、安全報警功能的初檢合格率分別為98.21%、94.64%、96.42%、98.21%、98.21%,其他檢測項目皆合格,經維修后合格率皆為100%。合格率居上,有賴于本院定期進行急救設備的檢測,發現問題立即維修,進行二次檢測,合格后方可貼簽使用,若處理后仍不合格只能報廢處理。
綜上所述,對呼吸機進行定期的質量控制檢測,及時掌握呼吸機的實際性能,可明顯延長儀器的使用年限,減少儀器故障的發生,確保醫療質量及患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