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陽,李繼平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醫學工程處,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既往國內外很多臨床實踐指出,呼吸機的應用管理質量直接影響病患的生命安全,若不能進行合理、規范化的管理,則會增加設備使用時故障問題發生率,降低應用效率,增加運維成本,甚至是短縮使用壽命等。那么,醫院設備管理科就應認識到做好呼吸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結合實況制定完善的管理計劃,督導臨床工程師充分發揮自身作用,改善當下臨床管理現狀,使后續工作的開展有更牢固的基礎。
當下,國內臨床上應用的呼吸機類型較多,依照使用對象,可以將其分為成年人、嬰幼兒及通用類等,其能為不同群體提供可靠的呼吸支持。依照其工作原理的差異,其有全氣動、電控、全電動類的通氣設備之分。按照實際的功能用途,其有治療、急救通氣、麻醉透氣類等幾種。類型的不同的設備,在使用方式和途徑上也有差異,發揮的功能作用也有差別。呼吸機的潮氣量(VT)是依照體重選擇使用5~12ml/kg,并參照呼吸系統的順應性、阻力進行微調整,針對吸入氧濃度(FiO2),在機械通氣的早期階段,應給予患者提供病患高FiO2(100%),快速糾正嚴重缺氧情況,依照MAP、PEEP、PaO2及血流動力學狀況,酌情將FiO2水平降至50%下,將其維持在SaO2>90%以上。
呼吸機類型、功能多樣,怎樣選擇各臨床科室適用、設備調配科學且性價比較高的裝置是臨床應用實踐中面對的問題。臨床人員主要是通過廠商的宣傳獲得有關設備的參數信息,其具有一定片面性與引導性特征,可能導致部分功能喪失,閑置部分配置功能,導致部分資源浪費。臨床工程師在獲得臨床人員的功能要求后,秉持持續發展和實用性原則和臨床人員加強溝通。通過測評廠商的宣傳的性能,檢測驗證廠商聲稱的性能指標。不僅要了解廠商對外宣傳的內容,還要全面了解儀器的技術白皮書與技術檔案、設備的詳細配置與選配件、設備的維保與消耗品狀況,進而更全面地測評設備的技術水平,測算其使用費用,對其進行衛生經濟性指標,為設備選型提供可靠參考,進而購置技術先進、經濟劃算、服務優良的設備。
呼吸機是高風險的生命支持類設備,功能越強大需要調控的參數越繁多,并且不同參數之間相互作用、影響,要求使用者全面了解設備。工程師對醫護人員的支持主要表現在技能培訓方面,協助他們全面掌握呼吸機的各種操作及有關工作原理,靈活、準確地使用各種工作模式及掌握其適應癥,培訓主要包括如下幾方面。
(1)介紹各品牌呼吸機的操作程序與界面,不同品牌、規格的呼吸機均有個性化的界面設計,功能大體一致,但在調整布置、呈現等方面均有差異,因此,要對各種品牌的呼吸機分別開展培訓工作??梢詰没邮脚嘤柗椒ǎ瑤椭魑会t護人員在機器上熟練操作,詳細講述各鍵、各菜單的功能與運用要點,扎實掌握各類呼吸機的應用方法,進而減少因操作失誤引起的問題。
(2)通氣模式的培訓。呼吸機的參數較多且不同參數之間相互作用影響,不同的通氣模式均有各自的適應癥但并不是絕對的,即便是不同環境應用一致的模式,設置的參數也會有很大差別。伴隨醫學的持續發展,通氣模式隨之產生新的模式。因此,工程師日常管理中加強學習,結合臨床需求與設備更新周期等開展培訓活動,進而嫻熟運用不同的通氣模式。
(3)各類圖形與呼吸環的培訓。呼吸機能提供多種曲線、圖形與呼吸環,其主要用于科學指導調整呼吸機,比如,通氣模式是否適宜,是否存在人機對抗、氣道堵塞、回路漏氣等情況,并為測評通氣效果提供可靠依據。通過培訓幫助醫護人員全面了解圖形產生的基本原理,迅速判斷參數設置、通氣模式是否合理等。
(4)判斷與處理呼吸機應用階段內發出的報警信號。通過培訓過程幫助醫護人員更全面地掌握各類常見報警現象與成因,故障發生時快速判斷其具體成因,及時準確消除。
(5)科學選擇呼吸機外圍管路與設施,給廣大臨床醫護人員提供更多的建議。所應用的呼吸管路均要符合IEC60601-1-1的標準,不符合標準二道管路可能會對有效腔與回路順應性補償量測算的精準度形成較大影響,特別是對兒童群體形成較大影響。濕化器也是呼吸機應用時的重要構成,對其密封性、控溫精準度均提出較高要求,過高的溫度會灼燒病患呼吸道,濕度不夠會造成黏膜表層干燥,甚至引起分泌物的結痂。需要選擇型號適宜的細菌過濾器,進而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的風險。
(6)培訓醫護人員的常規養護與清潔消毒技能。做好呼吸機表面清潔及外置管路的消毒工作,這是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的有效方法。針對非一次性管路,一定要遵照一人一用一消毒的原則。通過認真落實常規養護工作,能明顯提升呼吸機設備使用過程的穩定性,降低設備的故障發生率。
除了規范落實設備常規養護工作外,工程師也要做好呼吸機的整體維護與質控工作,進而使用設備的安穩性、精準性與有效性得到更大保障。開展維護工作的宗旨是維持呼吸機的初有特性,規避發生性能衰減,通過落實維護和質控工作,最大限度地提升設備的臨床應用效果及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通常情況下,會將呼吸機質控分析維修后與定期維保兩種類型,定期保養的周期通常會設定在半年左右,傳感器進行定期保養好后,一定要開展質控工作,具體內容如下。
一是檢查氣源、供電情況,檢測油、水含量是否超出標準等,檢測電氣的安全性能等,不符合要求時,一定要及時探查原因,解除隱患因素;二是重視外觀檢查,要求表面要做到清潔、銜接牢固;三是逐一測試檢測報警與安全設置情況,要確保其整體安全、有效,這是對病患生命安全。四是做好呼吸機內部清潔度達標,確保設備運行狀態穩定。五是及時更換呼吸機易損件,這是呼吸機安全負責、準確運行的重要基礎。六是測試呼吸機的性能,利用專業測試儀器,銜接標準模擬肺,測試和校準設備的各種參數。其目的是要是檢測呼吸機的輸出及各種傳感器的功能:壓力、容量等參數設置是否精確,呼吸轉換、各類觸發動作是否靈敏可靠。在阻力,順應力有差異的條件下,檢測各項參數的測量精準性,特殊情況下進行相關調整。
工程師要認真分析呼吸機性能和參數,加強和醫護人員的交流溝通,參照臨床科室的現實需求,測評擬購呼吸機的功能尤其是新功能的技術測評及臨床運用預估,不僅要臨床現實需求,也要規避盲目的“高大上”配置情況?;谶\用培訓過程,幫助醫護人員更全面地掌握各類呼吸機的操作要點與應用流程,減少操作不規范引起的報警問題,提升各種報警事故的處理效率,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的風險,使治療效果得到更大保障,提升臨床搶救的成功率。基于質控過程味臨床醫生提供精準的設備,減短病患的臨床治療周期,保證患者治療過程的舒適度,降低臨床醫療成本。
總之,工程師要主動參與呼吸的臨床管理實踐中,進而確保使用過程的安全性,提升應用效果,改善患者病情,幫助其早日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