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康華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1)
隨著社會生產生活對油氣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積極擴大生產就成為油企需要重點面對與解決的課題。很顯然,當前陸地有效開發的能力在降低,意味著油氣開發非常規時代下,石油資源勘探、開發、生產的途徑要不斷地拓展與延伸。再加上,世界范圍內海洋油氣事業的快速發展,也推進了我國海洋資源開發的速度與力度,并且,我國在海洋油氣資源的開發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績,海洋油氣已經成為油氣產品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乘勢而上,加快推進我國海洋油氣事業的蓬勃發展,顯然離不開安全、可靠、高效的工程裝備的支撐。隨著深水開采正逐漸成為可能,對海洋工程裝備的建造要求也越來越高,工程裝備不僅有效地提高了海洋油氣開采作業的效率,而且在增強海洋油氣開采生產作業的安全度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海洋工程裝備的研發、建造、應用已經經過了數十年的奮斗之路,由過去的落后狀態,高度依賴進口,到現在自主研發創新的全面發展,我國的海洋工程裝備的建造能力與建造質量越來越好。本文就當前我國海洋工程裝備的建造現狀進行分析,并就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建造的方向、前景進行分析和闡述,以供參考。
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生產水平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海洋工程裝備的設計建造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并且獲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績。這在很大程度上顯著地促進了我國對海洋資料,尤其是油氣資源的深度開發與利用,不僅使得油氣資源的供應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相應的也有效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穩定增長。這離不開高能、高效、穩定的海洋工程裝備的有效支持。海洋油氣開發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涉及跨領域的技術、裝備、生產等多個領域的不同專業項目,海洋油氣資源的開發高度依賴裝備,包括但不限于各類鉆井平臺、生產平臺、特種船舶設備,如對油氣的儲存、裝卸、鋪管以及海底潛水作業等。當前,我國的海洋工程裝備建造能力不斷提升,尤其是在自主研發、自主生產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這使得我國的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小,也就意味著我國油氣產品受進口制約的影響越來越小。眾所周知,海洋工程裝備的建造離不開科學的設計,設計質量與機械后期的使用和功能實現息息相關,性能優良的機械設備需要優秀的設計方案支撐,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全面來臨,通過應用計算機技術,以及數據模型的設計軟件對海洋工程裝備進行設計,不僅數據預測更準確,而且設備各方面的配合度、吻合度更高,這也是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建造能力與建造質量得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隨著我國裝備制造技術的不斷進步,當前海洋工程裝備建造管理水平也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并且,海洋工程裝備的設計、建造、投入應用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上下游可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也因此,海洋工程裝備的建造除了設計外,建造管理也十分重要。唯有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下,以精細化的管理理念為引導,才能確保建造環節的高效開展。當前,我國在海洋工程裝備建造產業上,已經逐步形成了高端海洋工程裝備的建造基地群,裝備建造基地覆蓋版圖不斷擴大。以海油工程為例,無論是自升式鉆井平臺,還是半潛式平臺等海洋工程裝備的生產能力以及總體集成建造能力,已經躋身于世界前列。
海洋工程裝備的建造工藝是裝備質量實現的核心,建造工藝的優劣直接影響裝備的使用壽命與質量。當前,我國海洋工程裝備的建造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小,尤其是一些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已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但是在一些特種裝備的高精度加工以及特種加工方面還略有不足,應用不是十分普遍,這也是亟需攻克的重要課題之一。
海洋工程裝備,顧名思義是用于海洋資源勘探開發作業所需的裝備。這其中,海洋平臺是最關鍵的一環,這是海洋環境有別于陸地、海洋平臺海洋資源開采作業的重要依托,船隊是組成海洋平臺的基本單位,當前我國最大的海洋平臺組塊浮托安裝能力已經達到3萬噸,此外,單臂吊裝能力可達12000噸,居全球首位,同時,不同型號、不同功能的深水作業支持船、深水半潛式平臺以及深水鋪管船等都已經十分完備,形成了集安裝、運營于一體的海上工程裝備船隊。
孵化是對海洋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和深度開發的重要平臺,尤其是集產品、技術、服務、市場孵化于一體的綜合孵化平臺,使得海洋資源的開發生產形成投資、產業、資本、孵化的多元化,同時也有效地促進了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建造能力與建造質量的提升。
海洋工程裝備在海洋資源開采作業中還需要其他配套設備的輔助,配套設備的份額占比約五成以上,由此可見配套裝備的重要作用。但是,當前我國海洋工程輔助裝備的國產化能力尚不足,這是由于一方面,我國的配套裝備研發與生產起步較晚,國產化水平不高,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生產能力上都十分薄弱,尤其是核心配套設備還高度依賴進口,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海洋工程裝備整體水平的提升。
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的提升離不高端專業人才的推動,高端專業人才的儲備與利用也是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很顯然,當前我國高素質的海洋工程裝備專業人才較為缺乏,這也與教育制度、體系、模式有很大的關系,一方面,在于裝備制造業的人才培養體系不夠全面與完善;另一方面,專業教育對于人才的實踐能力培養存在一定的缺少,課程設計與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現象。
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行業,首先是工程裝備的使用環境十分特殊,眾所周知,海洋環境十分復雜,自然條件惡劣,因此對工程裝備的性能以及安全性要求極高,隨著當前深水作業的推進,對工程裝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深海作業時對環境的監控、對作業過程的監控,對裝備自身運行狀態的監控,以及在深海作業時生產情況的數據采集、傳輸、分析等一系列智能化功能實現。當前,我國海洋工程裝備的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在不同海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人才是促進海洋工程裝備建造能力的重要力量,所以,要加大對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培養。一是裝備制造企業內部要做好專業人才的培養與儲備,建立科學完備的培訓制度,同時也要形成企業智庫,推動企業前沿研發與制造人才隊伍的培養,使得人才層次更加多元化;二是要加強與各大高校的合作力度與合作深度,參與高校專業教學課程的設計,建立定向生培養機制,為人才的儲備建立保障;三是要擴大人才引進渠道,吸引高端人才來充實技術團隊,為裝備建造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毫無疑問,隨著海洋資源勘探開發活動的日益頻繁,與之相應的海洋工程裝備建造也已經形成產業鏈,建造能力的提高是上下游的共同提高,這同時也包括配套裝備國產化水平的提高。所以,相關主管部門要切實發揮出職能作用,擔當起統籌者以及牽線者的重要角色。一方面要從大局出發,突出頂層設計,推進產業、企業、高校間的多方聯動,比如,產學研協同機制,另一方面整合行業間的優質資源,利用多方智慧與優勢來促進行業的提升,此外,產學研協同有利于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培養。
海洋工程裝備的研發、建造僅僅依靠企業的力量是有限的,唯有利用政策推動,比如,將重點項目、重大項目列入國家扶持發展的重要項目,在政策上給予高度的支持,在資金上的支持、在技術上的支持,尤其是信息技術的支持尤為關鍵。同時,企業也要積極地發揮龍頭引領作用,帶動整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構建以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深水工程業和信息服務業三位一體的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體系,全面提升我國海洋資源開發生產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以及裝備水平。
綜上所述,海洋工程裝備的穩定性、高效性與安全性是保證海洋資源有效生產開發的重要前提,也是保障海洋資源生產作業過程更高效、更優質、更順利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須結合海洋資源開發的現實需要,以工匠精神為引導,不斷地改革和創新海洋工程裝備的建造技術,切實提升海洋工程裝備的制造工藝與質量,與此同時,也要不斷加強對海洋工程裝備建造的過程管理,通過技術與管理的提升,促使我國加快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