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勇
“登蜀都,望成都”,在成都,蜀都大廈幾乎無人不知。這座成都地標式建筑曾經是西南第一高樓,頗具資本市場的傳奇色彩。1980年,為籌集資金建造這座大廈,改革開放后四川省第一只面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成都工展”因之而誕生。時光匆匆,從成都工展到蜀都公司,再到“哈工智能”,40年間,蜀都大廈見證了改革開放后我國資本市場變遷的歷史,是探索我國早期資本市場的一個活標本。
筆者曾經在成都生活,并深深喜歡這座城市。作為1993年入市的一個職業股民,筆者每當看著自己收藏的一張張見證改革開放歷史的藏品,想到無數次經過的曾是全國最大的一級半紅廟子股票市場,不由得感慨萬千。

“1980年成都市工業展銷信托股份公司股票”正背面
1978年,舉世矚目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自此,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天府之國也敢為天下先,股份制改革一開始就走在了全國前列。1980年初,成都市經委向市政府遞交了一份關于建立“成都市工業展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的請示報告,同年6月11日,成都市政府下發成府發(1980)69號文件,批準設立“成都市工業展銷信托股份公司(蜀都公司前身)”。當時的蜀都股票由成都東河印鈔公司仿照人民幣設計印制,紙張和印刷工藝防偽俱佳,手工繪制,照排制版。
1980年底,成都市工業展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公開發行2000股法人股票,每股1萬元。當時連公司自己對股份制是什么也不太了解,讓外人掏錢買股票的難度可想而知。于是,募股人員憑著市政府的一張批文跑遍了省內外數百家企業,宣傳股份制和展銷大樓。募股在當時被視作“乞討”,但募股人員克服各種困難,最終募到了1300萬元股金。
自1980年“成都工展”發行股票開始,四川的股份制試點逐步深化,大量國企改制發行了股票。“成都工展”自身也在不斷變革中,1986年經成都市成經(1986)19號文件批復,公司更名為成都工業技術開發公司。1990年4月,公司再次更名為成都蜀都大廈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年開始面向公司內部職工發行記名式普通股股票。1991年蜀都大廈正式建成并逐步運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蜀都大廈建成后不久,其股票卻先火了起來,全城股民為之瘋狂,而引爆者正是紅廟子市場。

1990年成都蜀都大廈股份有限公司100股和500股股權證
大約從1992年初開始,人們手持各類股權憑證聚集在僅有200米長的紅廟子街,自發地進行買賣。有點錢的人租一張桌子沿街擺放,他們在上面放上各種股票,悠閑地喝茶、打牌;而那些財大氣粗的“大戶”們則租下一間門面或附近的寫字間,來交易股票。當年4月,四川鹽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把紅廟子市場推向高潮,八九毛錢的一紙股票,一下漲到了十多元。人們如潮水般涌向紅廟子“淘金”,甚至外地的大戶也紛至沓來。最高峰的時候,紅廟子市場每天可達5萬余人,一度造成紅廟子街以及附近街道的交通癱瘓。
1993年初,四川省內的許多公司,無論是公眾公司還是定向募集股份公司所發行的股票、內部股權證,都陸續進入紅廟子市場,甚至債券、股票認購收據都在市場上“炒”,交易品種最多時達七八十種。多年之后,蜀都公司的一位老會計在接受采訪時稱:“當時每天都有很多股民在紅廟子買了我們的股票,到我們這里來辦理過戶手續,光我負責接待的每天就有幾百人。”
從筆者收藏的“成都工展”與“蜀都大廈”股票來看,1980年至1991年間,其資本額從2000萬元增至1.1億元。其中個人股為1000萬元,據相關資料記載,“紅廟子”時期公司個人股為2960萬元,股東近200人。以此推算,“蜀都大廈”通過紅廟子市場發行的個人股籌集到的資金近2000萬元(每股面值壹元)。顯然,紅廟子市場為蜀都大廈的早期發展提供了一定的資金支持。

1994年3月25日54種最新股票行情表,表中即有蜀都股票的行情。
由于當時的信息流通不暢,傳單式的《股市快報》成為大家了解市場的窗口。上面刊載的是紅廟子中數十只股票的價格。筆者也藏有一張簡陋的傳單式股市行情快報。這份1994年3月25日的行情單,列明共54只股票價格,登載了前一周的行情與當天的開盤價。有意思的是,這里周末無休,周六與周日照常營業,價格波動較大。以蜀都為例,3月18日為4.8元(周四),21日(周日)則跌到4.3元,24日更跌至3.4元。
市場的火熱導致不少企業私自發行股票甚至超發股票。篡改股權證、制造假股票、交易欺詐等行為也接連發生,隨后政府開始整頓并逐漸關閉這個“野蠻生長”的自發交易市場。
1992年至1994年間,作為中國第一個自發形成的股票場外交易市場,成都紅廟子股票交易市場成為中國股份制改革和證券市場發展中的一個特殊場景。它有“四川股票復興運動”之稱,客觀上推動了上世紀90年代初期四川企業股份制改革的進程。雖然“野蠻生長”的紅廟子存在很多問題,且只存續兩年,但這個自發的證券交易市場卻為一大批如“成都工展”這樣的公司融通了企業發展急需的資金,股權的流動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企業治理結構的優化。

當年在紅廟子市場交易的部分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