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宗澤
新年伊始,哈薩克斯坦發生大規模騷亂,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雖然目前哈國內局勢已經恢復德定,但它再次說明一些外部勢力并不希望中亞地區保持和平安寧。哈薩克斯坦是中國的重要鄰國,也是永久全面戰略伙伴,中國對此不會袖手旁觀,而是第一時-間向哈方表達強有力的支持。
四鄰不安,中國難安。當前中國周邊環境十分復雜,鄰國眾多,且面臨多重安全挑戰。
一方面,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扃,世紀疫情仍在持續,跨界性問題突出,地區安全出現更加錯綜復雜的局面,各種風險挑戰有增無減。特別是大國競爭日趨激烈、國際秩序重塑和大國關系調整步伐加快,國際機制與全球治理體系遭遇嚴重危機。與此同時,洎的霸權邏輯、強權手段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而構建國際新秩序的主張不斷涌現。新舊秩序觀交織、碰撞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形成一種常態,增加了世界的不確定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民生問題日益凸顯,一旦出事就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社會穩定變得脆弱,國家治理的難度上升,任何風吹草動均可能產生溢甬效應。
另一方面,外部勢力的攪亂、滲透,地緣政治博弈加劇,使中國周邊國家的穩定及地區和平深受侵害。美國扒迷于搞“地緣政治競爭”及價值觀外交,拉幫結派、黨同伐異,制造分裂對立。過去20年里,美國發動的阿富汗戰爭攪動地區局勢動蕩不安,成為影響地區和平穩定的一大亂'源。盡管美國從阿富汗倉惶撤軍」但其影響和觸角并非一走了之。美國給阿富汗人民留下深重的人'道危機,給地區穩定帶來巨大的安全挑戰。不僅如此,各種喬裝打扮的外部勢力以所謂“民主、人權''為由,對地區國家事務的介入和干預,成為釀成地'區國家動蕩不安的誘因和推手。這在中亞地區尤其顯而易見。
歷史上美國劣跡斑斑,其“輸出民主”往往就是“輸出動蕩”“輸出戰爭”。據報道,此次哈薩克斯坦境內的騷亂活動發生如此迅猛、組織嚴密,不少示威者“訓練有素”,給人以似曾相識的印象。哈薩克斯坦副總理兼外長特列烏別爾季表示,吟遭受了精心策劃的恐怖襲擊。
哈薩克斯坦是中國的近鄰,其局勢演變事關中國西北邊陲的和平穩定。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在哈蓄意制造社會動蕩、煽動暴力。“作為兄弟鄰邦和永久全面戰略伙伴,中方愿盡己所能向哈方提供必要支持,幫助哈方渡過難關。”
中國正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更加需要營造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鑒于此,中國維護周邊地區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及必要座正同步上升。中國將與周邊國家攜手合作,共同應對風險挑戰,確保地區的和平穩是,構筑起守護地區和平安寧的銅墻鐵壁。為此,有必要從以下兩方面發力。
首先,中國將加強同周邊國家的協調與合作,統籌發展與安全,絕不允許任何域外國家在這一地區作亂,威脅亞洲的安全與穩定。
放眼世界,亞洲仍是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中國將一如既往地積極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全力打造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命運共同體。中國踐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堅持睦鄰、安鄰、富鄰,同周邊國家一道共建“一帶一路”,共謀穩定,共享繁榮。
鑒于防控疫情和經濟恢復仍是今后相當長時期的重要議程,中國將加強與周邊國家抗疫合作與恢復經濟,實現互利共贏。近日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必將推動區域合作架構和一體化進程提質升級。在阿富汗、緬甸等熱點問題上,中國與地區國家密切協調,共同維護地區穩定。其次,進一步加強上海合作組織在打擊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等“三股勢力”,維護地區和平,促進地區發展等方面發揮的作用。
近日,王毅外長在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話時表示,支持上海合作組織同集安組織加強協調配合,共同有效應.對地區安全面臨的各種挑戰。20多年來,上合組織成員締結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開創“結伴不結盟、對話不對抗”全新模式,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支持,成為各自發展道路上可信賴的堅強后盾。在去年9月上海合作組織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領導人阿富汗問題聯合峰會上,中方表示,上海合作組織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都是阿富汗近鄰,大蒙是命運共同體,也是安全共同體…關鍵時刻應該共同發揮作用,共同維護比金子還珍貴的和平穩W。▲(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
環球時報202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