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江 陳黔偉
摘要: 由于我國是機械化生產大國,機械設備被用在各個領域之中。因此,對機械設備進行合理的保養和管理,不僅可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年限,也對提高產品的生產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從研究機械設備的保養技術出發,首先介紹機械設備維修保養的實質性內容,其次提出維修保養的幾大常見問題,最后對維修保養技術進行探討。這不僅可以保障機械設備的穩定運行,也使得機械設備生產效率最大化,從而促進我國生產事業的穩定持續發展。
Abstract: Since China is a large country of mechanized produc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re used in various fields. Therefore, reasonabl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can not only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quipment, but also have a very important meaning for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quality of products.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studying the maintenance technology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firstly introduces the substantive content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secondly proposes several common problems of maintenance,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maintenance technology. This can not only ensure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but also maximiz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thereby promoting the st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production undertakings.
關鍵詞: 機械化生產;管理;維修保養;優化策略
Key words: mechanized production;management;maintenance;optimization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TB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2)02-0209-03
1 ?機械設備管理維修保養的實質內容
我國是工業生產大國,制造業發展非常的迅速。機械設備在工業生產中占著非常重要的比重,機械設備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機械化水平的高低。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我國的生產方式已經由人工轉向機械化大批量生產,因此機械設備需要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的正常穩定運行。做好機械設備的管理與維修保養,是保障機械在運行過程中安全,高效,穩定的首要前提,由此可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年限,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我們所說的設備維護保養,是指對設備日常運行進行嚴格的要求和規定。完善設備維護體系,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維護保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①確保設備在使用之前達到清潔,堅固,防腐,安全的作業標準。②制定標準用于設備日常定期檢查和維護,明確檢查的部位。③評估操作人員對設備的使用情況。
2 ?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常見問題
2.1 管理制度不完善
機械設備一般都是鐵質或者是鋼制的,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會導致相應人員在進行設備的存放時,不能及時考慮設備的性能以及存放的地點等因素,會很容易導致機械設備的損壞。很多閑置的廠房都有陰暗和潮濕等特點,存放的環境不符合規定會導致機械設備受潮,受腐蝕亦或者是機械零部件的脫落,如果在使用之前不能察覺,在實際操作之中就會容易引發事故。因此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會嚴重的影響機械設備的生產效率以及產品的質量。
2.2 忽視管理與維修的重要性
很多大型企業往往只注重生產結果,為了提高項目的生產效率,工作人員往往會深入研究機械設備的操作方式,忽視對機械設備的管理以及后期的保養工作。企業忽視機械設備的管理與維修,也體現在沒有對機械設備形成體系化的檢查記錄方式,每臺設備均應獨有一套完整的記錄設局,對于損壞的機械設備也沒有進行實質性損壞分析,找出原因以及后續的改進措施。
2.3 維修人員資質難以得到保障
在實際生產項目之中,項目負責人往往為了追求項目生產進度,降低項目支出成本,會招聘一些不具有資質的維修人員,他們可能僅僅經過了幾周甚至幾天的培訓。完全不懂如何維修以及如何進行故障定位,他們不能及時的找出問題所在,甚至是錯誤的估計故障發生的位置,錯誤的更換機械的零部件,這會嚴重影響產品生產的效率。
3 ?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技術探討
3.1 三級保養制度
在對機械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過程中,應制定相應的維護保養制度。制定三級保養制度,其中包括日常維護保養、一級保養和二級保養。
日常維護保養又分為日保養和周保養。其中日保養是由操作工人每天進行的操作,分為三個時間段進行:上班前,上班時和下班后。上班前操作工人需要檢查交接班記錄,按照規定擦拭設備,涂抹潤滑油。并且檢查手柄,查看轉動部位是否靈活,安全裝置是否完整。上班時要注意設備的壓力、溫度、電氣、液壓,同時也要注意設備的運轉聲音。在下班后要及時清理設備上的臟物、鐵屑以及油漬等并及時清理工作場地,將所有的手柄零部件放到原位,最后填寫好交接班的記錄,做好相應的手續。
周保養是由操作工人每周進行的保養,一般的設備每周保養時間為兩個小時,對于大型設備保養時間為四個小時。周保養主要分為三個方面,首先是檢查設備的外觀,擦拭設備。其次,檢查設備各部件的使用情況以及保險裝置,設備的操作聲音是否正常,各零部件之間是否留有空隙。最后要檢查液壓系統,檢查電線,電動機,絕緣接地線等是否保持完整整潔的形態。
一級保養主要是由操作工人和維修工人共同協作完成的,是對這些設備進行局部的拆卸和檢查,清洗機械設備固定的部件,疏通設備中的管道,及時的更換機械設備內部的油線以及濾油器,調整零部件的配合間隙。二級保養主要是以維修工人為主,將設備解體,便于更換磨損的零部件,檢查機械設備電氣部分并更換汽油,來提高設備的完好率,延長設備的使用周期。
3.2 五定原則
每一臺這些設備都有自己的油箱,因此衍生出來了五定原則。定點,定時,定質,定量,定人。
首先是定點,機械設備有固定的油眼只能在此進行加油。其次是定時,按照固定的時間對這些設備的機箱進行注油。然后是定質,每一臺機械設備都有固定的汽油或是柴油型號,嚴格按照此型號購買添加注油,由此可以保障機械設備長穩的運行。此外,要按照規定的汽油量對這些設備進行注油,最后每一臺機械設備一樣分發相應的人員進行專門的監管,保證油質符合要求,油壺油杯,油線有標清晰可見,油路暢通。
3.3 故障診斷技術
機械設備的維護和保養缺不了故障診斷技術。故障診斷技術主要包括數字模型技術、信息處理和識別技術,外觀診斷技術。其中,外觀診斷法需要維修人員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綜合故障概率,對容易發生故障的部件進行定時的檢查和維修保養。檢查設備零件是否出現問題或者磨損,機箱是否漏油等等,做到防患于未然。數字模型技術主要是通過數學模型對機電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概要分析,主要是對容易發生故障的部位進行排查,可以提高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效率。最后,信號識別處理技術主要是識別處理已經發生故障的部位,通過噪音來判斷故障的位置,用聲信號檢測設備的振動聲音大小,分辨聲音來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3.4 標準化管理體系
對不同的機械設備采取不同的維護管理體系,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在設備使用前期,維修人員就要對具體設備的維修管理體系進行研究。協助技術人員安裝設備,有利于分析設備的性能,理解機械設備的架構,進而對設備進行不同批次的分類管理,制定相應的保養體系制度。在設備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時,也可以及時的做出相應的故障分析。標準化的維修管理體系,還要求著工作人員需要對機械設備進行全方位、24小時的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問,維修管理人員應實行輪班制度。上一個時間段的交接人員需要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包括對其內部穩定性、架構、零部件組成等。避免下一個時間段的交接人員不能及時的發現設備的問題。維修管理標準化體現在維修步驟的標準化,也體現在保養周期分配的標準化和故障發現及檢修的標準化。
3.5 自檢原則
自檢主要體現在細分維修保養機械設備的步驟上。將它們具體分配到個人,當機械設備出現問題時,及時地詢問他們上一次檢修的時間,設備的具體使用情況,可以更好地維護設備的使用性能。此外,對于設備的維修和保養也應設立特定的人員進行監督,監督人員可以及時的糾正檢修人員不正確的行為,并提出意見。在企業內部也應制定獎懲機制,對于表現優秀,積極上進的員工,應給予一定程度的物質獎勵,對于違規操作的人員也應嚴肅處理,切實地將責任機制落實到實處。從多方面入手,提高維護保養團隊的綜合素質,保障維修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對于檢修過程的記錄,維修人員也應及時將自己負責的部分上傳數據庫,及時反饋機械設備的運行情況給予技術人員,防患于未然。
3.6 新科技融合
對機電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也應當考慮如今的新技術,將機械化生產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相結合,創造出機電設備信息安全監管系統,方便維修人員在機械運行過程中起到有效的監管作用,保障設備的運行安全性和穩定性。該系統和多臺機械設備相連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力的使用,降低了企業的投資成本。信息化系統主要用于監視設備的運行狀態,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分析,分析出設備的潛在問題,并予以報警,提交給維護人員,由他們驗證是否需要更換零部件或進行其他的相應維修保養。該系統需要分析以往發生故障的地方并定時對該部位進行故障篩查。此外,機械設備發生故障時,該系統應自動將其下電,并及時將問題反饋給技術人員。該系統也會將機械設備的運行過程備份到數據庫系統當中,便于技術人員的查看,確保問題的可追溯性。
4 ?加強機械設備管理及維修保養的有效策略探討
分析
對于企業而言,機械設備往往是生產的動力所在,尤其是一些大型工廠,一旦儀器設備出現問題,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導致生產線中斷,所造成的損失極為嚴重。對此,企業為保障生產的正常運行,必須重視機械設備的管理及維修保養工作,這也有助于產品生產效率及質量的提升。下述便結合目前我國企業機械設備運用情況進行分析,提出加強機械設備管理及維修保養應當采取的相關策略,以供企業參考。在此將機械設備管理及維修保養策略分為兩方面內容進行探討,分別是機械設備實施有效管理策略以及維修保養技術方面的策略。
4.1 機械設備實施有效管理的策略探討
機械設備在企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何將機械設備功能高效穩定的發揮出來也是重要的研究內容。對于機械設備進行管理的最終目的也是排除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確保實際使用過程中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對此主要提出了以下三點策略:
第一,嚴格的篩選及組合機械設備。對于機械設備實施有效管理首先要從設備的選擇入手,不同的企業單位需要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機械設備,這就需要在購置機械設備前對自身情況進行調研,在了解了生產過程中對于設備性能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在結合設備成本、使用年限等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選擇最適合企業生產使用的機械設備。機械設備的篩選是實現有效管理的基本措施,在購置階段選擇了合適的設備,后續的管理工作也將更為簡便,出錯率顯著降低。除了機械設備的選擇外,如何將多種機械設備進行結合使用也是較為重要的措施,在生產過程中,所需要使用的設備往往較多,如何將一系列的機械設備組合使用也是難點所在,這需要技術人員對于各種機械設備性能均有充分的認識,由此合理的組合設備使用,能夠最大化的減少設備使用時可能造成的損傷,對于提高機械設備使用年限有著很大的幫助。經分析可知,機械設備的選擇及組合使用是實施有效管理的基礎,同時合理的組合使用機械設備有利于后續維護保養工作的開展。
第二,實時監測機械設備工作狀態。實時監測機械設備工作狀態是最為有效的管理方式,目前該方式主要是用于檢測較為重要的設備,諸如破碎機、離心機等運行過程中往往伴隨著較高的風險,一旦出現安全故障方面的問題,很可能引發安全事故,對于這類設備,就需要實時監測其工作狀態。此外,工業生產所使用的壓力管道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電梯等機械設備也是實施實時監測,與此同時,還將有專業人員定期的進行檢查維護,不論哪種方式,只要發現機械設備運行狀態異常,需要及時的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實時監測的落實對于機械設備管理水平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對于維持生產生活安全亦有積極作用,后續需要進一步擴大實時檢測覆蓋范圍。
第三,提升負責機械設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經上述的分析可知,目前機械設備管理中問題頻發與相關人員專業技能不足密切相關,現如今多數機械設備管理工作仍需要人為的進行,因而負責該方面工作的技術人員自身綜合素質水平影響到機械設備管理能否有效的實現。為了提升相關人員綜合素質,需要從企業管理人員入手,尤其是企業內部領導需要重視起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開展相關的培訓工作,提升企業內部人員的安全觀念。安全意識是每一位從事機械設備工作人員必要的,在此基礎上,針對負責管理工作的員工進行專業素質培訓,只有工作人員自身專業能力過硬,才能滿足機械設備實際管理的需要。在加強培訓的同時,企業也需要改善用人機制,考核時應當將重心放在專業技能上,對于專業技能匱乏的操作人員可以培訓后再上崗,亦可以清退極度不滿足要求的員工,切不可令專業技能不足的工作人員進行實際操作,防止引發更大的事故。
4.2 機械設備維修保養技術的策略探討
機械設備有效管理與維修保養之間有著很大的聯系,很多策略方面也是相互滲透,在面對機械設備故障問題時,都需要及時的進行處理。需要注意的是,機械設備維修保養也需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采取最為合理的策略,同時日常良好的保養,能夠有效的降低設備故障發生率,以下便介紹幾種機械設備維修保養的具體措施:
第一,完善機械設備維修保養體系。機械設備維修保養體系最為主要的內容便是維修保養周期的確定,這就需要結合多方面的信息,諸如所使用機械設備的相關參數、性能結構等,確定了維修保養周期后,一定要嚴格的在規定時間段進行檢修。在實際維修保養過程中,相關人員的技術水平也是較為重要的,其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選擇維修保養方式,最大化的提升保養效果。機械設備維修保養能夠提升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從而避免實際使用中耗費大量的資金進行設備的維修。
第二,盡可能的優化機械設備維修保養相關技術。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技術是否先進,先進的技術能夠有效的提升維修保養效果,使得機械設備能夠充分發揮其功能,提升生產效率。由此可見,維修保養相關技術的優化發展是提高最終效果的根本,上述針對機械設備管理及維修保養技術進行了探討,結合新技術發展也是后續研究的重要內容。總體而言,機械設備維修保養中技術是關鍵,因而聘用專業技術水平較高的人員也是必要的,是從根本上保障維修保養效果的重要措施。
第三,細化機械設備的各項管理工作。當前機械設備的使用隨處可見,其也是存在于我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這類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也是極為重要。在實際維修保養過程中,需要細化具體工作內容,政府部門要起到帶頭作用,引導相關企業細化設備維修保養工作責任,所有負責該工作的人員都應當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能,這對于提升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工作效率有著很大的幫助。此外,面對一些較為復雜的工作時,仍需要將之進行細則劃分,針對不同人員的工作質量進行考核,以激勵制度實現工作積極性的提升。
經由上述的分析可知,機械設備維修保養相關策略中均涉及到有關管理人員,這也說明技術人員自身專業技能對于維修保養工作的進行有著很大的影響。有關機械設備管理及維護保養工作的開展對于設備高效安全運行有著深遠的意義,后續仍需加大該方面的研究力度。
5 ?結束語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國的生產模式由手工轉向了機械化大生產,這就要求企業需要加強對機械設備的檢修,維護以及保養,制定相應的保養制度,標準化設備管理體系,提高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對他們進行一定周期的崗前培訓,以老帶新的模式,講解維修保養的步驟。此外,細化人員的職責,提高整個產品的生產質量。同時最重要的也是確保維修和操作人員的安全,制作安全生產規則手冊,加強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在維修或者是保養機械設備時發生安全事故。
公司各級部門也應相互合作,共同維護設備,延長設備的使用周期,這樣才能使企業的利潤最大化,保障企業能夠長期穩定的發展,使其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楊進德.機械加工設備的管理和維修研究[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1(10):76-77.
[2]余玉翔,何峰,熊福勝.基于化工設備管理的化工機械維修保養技術探析[J].清洗世界,2021,37(08):9-10.
[3]賈智豪.機械設備管理及維護保養技術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20(21):154-155.
[4]施維獻.機電設備管理與維修的策略探討[J].技術與市場,2020,27(07):163,165.
[5]李野.設備管理與維修工作新模式探索[J].中國設備工程,2019(19):60-61.
[6]鐘潮輝.機電設備維修管理現狀與提升策略[J].裝備維修技術,2019(0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