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紫晨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大三學生)

在高中的學習生活中,學生需要在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之間做好平衡與取舍。被動學習在本文中指的是認真聽老師的話,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完成學習任務;主動學習是指自己對自己負責,積極反思自己的錯題,通過歸類分析等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聽話”與“反思”之間,即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之間的有機聯系,共同構成了高中3年的學習內容。本文將針對歷史、地理、政治3科,具體談談有效復習的方法。
筆者高考時,所在地的高考還是語文、數學、英語和文科綜合的4門考試。歷史、地理、政治3科一同考查,說明這3科有相通之處。因此,首先介紹3科共同的復習方法。
這一點在后面所提及的理解、背誦、反思環節,是需要一以貫之的。跟著老師走,首先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課,不要在語文課上寫數學作業,或者在數學課上思考歷史的答題思路。尤其是在高三后期,可能你課間的時候想把上節課老師講過的部分再整理一下,但是下節課上課了你還沒有做完,這個時候就要盡快收拾好心情開始下一課,跟緊老師的思路,這樣才不會錯過真正的重點內容。在課下,要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距離高考的時間越來越近,時間是非常寶貴的,老師們更是深諳這一點,因此,留給同學們作為課后作業的題目一定是精心挑選過的,大家要先保證這部分題目認真完成,一定要對自己負責。
理解知識點對于文科的學習非常重要。大家不要盲目記憶知識點,背誦的前提是理解,只有理解了,背起來才能更快。同時,在緊張的考試環境下,只有真正理解的內容,才是考場上能加以運用的內容,死記硬背的知識發揮的作用往往很小。
在多次考試中我們會慢慢發現,知道一個知識點沒什么了不起,考試的時候能想起來并加以應用才是最重要的。因為考試時考驗的不是知識點的默寫,而是知識的靈活運用。這就十分考驗我們的背誦熟練程度了。大家一定要有耐心、肯吃苦,把相關的知識點盡可能地背下來,然后不斷滾動。關于背誦,建議大家多多重復。如果一個知識點需要30分鐘才能背熟,筆者建議大家分3天,每天花費10分鐘把它背下來,還要記得不斷復習。同學們可以用計劃本或者日歷,把一個任務在幾天中的安排都記錄下來,今天做一點,明天做一點,有計劃地加以實施。
所謂反思,不是指自己單純的想想,而是要建立錯題本,用筆記錄下來。這里建議大家用活頁本,這樣后期多套題都整理完畢后,可以拆分開來依據題型再歸類整理。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是,做好分析,包括分析自己的答題思路,分析答案的解題思路以及自己對于哪些知識點還沒有熟練掌握。相較于盲目地刷題,這種有意識的反思和更正會更有效果。
對于歷史學科,需要兼顧兩個方面,一個是教材,具體的知識點要盡可能多地掌握;另一個是知識體系,按照專題梳理,如按照“中央集權”的發展脈絡梳理一個體系,按照“西方人文主義精神的崛起”的思路梳理一個體系等。尤其需要注意時間軸和關鍵詞,時間是歷史的生命,關鍵詞則是答題的關鍵。同學們在復習整理的時候,要注意同時關注這兩個部分。
地理的特殊性在于畫圖,不管是氣候類型圖、世界洋流圖,都要落實在筆上,勤畫圖,越熟練越好。關于地理的大題,有兩個部分需要注意,一個是模板,如優勢區位因素,有幾個點需要寫出來,這些都是要清楚的;另一個是需要結合題目,題干中提到了,就一定要結合自己的模板寫下來。地理的答題對于答案的精確度比較看重,同學們在答題時要盡量做到“有理有據”。
這一學科需要同學們盡可能地做到“原理+聯系材料”,如果提到聯系實際,還需要大致結合寫一下,但不能想到什么寫什么,要注意條理。政治的背誦內容最多,背起來也比較難,但是大家要有耐心,并且通過多做多練,來加深自己的印象和理解。
總而言之,要多聽老師的引導,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要注意反思,反躬自省,以在被動學習和主動反思之間達到平衡,取得更大的進步。希望讀到本文的你,能夠在不遠的將來實現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