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玥(廣西財經學院)
從2009年至今,區塊鏈技術取得了長足發展,在各個領域均有涉及,包括金融、供應鏈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也緊跟時代發展要求,擁有各自穩定的區塊鏈發展路線。
區塊鏈技術的迅速發展推動了數字經濟時代向更快更強邁進,也推動了一部分上市公司在區塊鏈發展環境下,將該技術引入到企業的財務中,使得企業內部財務與外部審計之間形成完善的信息傳遞和溝通渠道,區塊鏈技術在上市企業審計中的應用值得我們做進一步的思考和討論。
現階段,學者們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理論研究層面,研究范圍在逐漸擴大。在供應鏈管理中,學者們主要集中于對農業、食品、醫療、工業供應鏈研究[1];在金融領域,職能合約的出現簡化了金融交易流程,區塊鏈技術自身的優勢為金融業的風險管理提供了幫助,它在銀行業和證券業的交易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漸漸地,學者們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究領域拓展到了審計領域,通過梳理發現,研究內容大致呈現“由面到點”特點,從對審計行業的影響延伸到對審計費用的影響。縱覽學者們的研究成果,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在會計和審計領域的研究在近幾年來尤為熱門。基于此,本文將從區塊鏈技術的基本原理和特點出發,淺析區塊鏈技術在上市企業審計中的必要性和優越性。
區塊鏈技術作為一個巨大的分布式賬本數據庫,由一塊塊加密的數據塊組成,這些數據塊產生于每次生產活動的交易,在每一筆交易活動的形成而產生資金流動時,該筆交易會發布到與之相關聯的所有參與者,通過參與者們按下驗證并核對按鈕確認該筆交易的真實可靠性后,該筆交易會以一個數據塊的形式存儲于整個區塊鏈中。在實際交易活動中,企業會產生多項交易活動,這些交易活動被輸入到區塊鏈平臺上,每個交易活動都會執行上述步驟,并且每筆交易會按照時間順序在區塊鏈上進行排序,每次的交易過程都有完整的記錄和備份,每一個步驟的更改和更改者都會自動被系統永久的記錄和保存下來,使每個節點的參與者都能看到。通過這種公開透明、可追溯且安全穩定的數據傳輸,讓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及時登錄并追蹤和查詢數據信息,避免了中心化帶來的篡改數據、信息丟失等風險。像區塊鏈這樣新型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加快了會計審計行業的實踐進步和發展,有助于培養出更多綜合性人才(圖1)。
圖1 區塊鏈交易的簡易工作原理
(1)去中心化。區塊鏈在對每一筆交易活動的數據進行儲存管理時,主要涉及數據的發送和接收兩個節點,當某個節點發生一筆新的交易時,該節點會將該交易產生的新的數據信息發送給整個區塊鏈上的參與者,參與者們在對該數據信息進行篩選和檢驗通過后,該數據會以一個區塊的形式被系統接收并儲存。
整個過程中涉及的節點都是相互獨立的,有效避免了中心節點或核心數據庫對數據進行控制,實際上,每個參與者所掌握的賬本是相同且實時變動的,一個賬本的變動會同時反映到其他賬本中,這也有效地避免了對賬本內容的私自篡改,這也是“去中心化”帶來的突出優勢,讓每個參與者對所存儲的數據都能安全高效地進行查看和使用。
(2)信息的不可逆性。由于區塊鏈上每個節點所產生的交易業務都是按照時間先后排列而成,因此,每個數據信息都是連續且唯一的,任何時間段發生的修改需要被其他參與者審核其有效性,通過后才能被及時的記錄和更新,所以不存在后發生的交易業務被記錄到先發生的交易業務之前,這一特點不僅可以讓追溯信息者更快速便捷地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而且可以保證每個區塊上記錄的數據是真實、可靠和完整的。
(3)記錄的信息安全透明。區塊鏈技術中有一個“共識機制”,它的特點就是運用加密技術將數據按時間順序儲存在區塊中,每個節點上的參與者都有核實和確認該信息的權利,當該信息通過驗證成功儲存后,任何一個節點不能隨意地刪除、修改和撤銷,這樣的記錄方式能夠保證區塊鏈上的數據信息是可靠的,能夠有效地避免信息被造假,使信息更加安全透明,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不可預估的風險。
針對近幾年上市公司審計失敗案例來說,學者們普遍發現,現階段上市公司審計存在的較為突出的問題是內部控制不夠健全,同時,很多上市公司都存在大股東一股獨大,損害了中小股東的利益,股權結構的不合理不利于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進而會影響企業的內部控制。
例如,我國的科創板企業尚處于不成熟期,內部治理結構單一,股權集中度較高,管理層對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比較低,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還有待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外部審計人員來說,面臨的審計風險偏高[3]。
審計人員在開展審計工作時需要執行的審計程序很多,在進行內部控制測試時,執行穿行測試和控制測試時需要人工核對相關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這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也需要審計人員投入大量時間,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涉及的業務量較多較為繁雜,會計信息和所附憑證的數量會增大審計人員的工作量,使其審計效率大大降低。
特別是當上市公司存在跨國或跨區域業務時,審計人員更需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核實它的相關業務往來和重要的會計憑證;當上市企業面對沉重的業績壓力時,管理層可能存在利潤操縱、粉飾報表的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大審計程序的復雜性[4]。
從專業技能來看,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時會涉及各行各業的業務,這就要求他們不能只局限于掌握審計專業的相關理論知識,還需要了解被審計單位所處行業的基本情況和行業專業術語等,但現階段審計人員的綜合技能還有待加強,根據學者們對審計失敗案例研究表明,注冊會計師由于專業勝任能力不足,未能充分真實的了解被審計單位是造成審計失敗的原因之一。
從信息不對稱的角度來看,注冊會計師在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時,需要的相關資料和信息大多都是由被審計單位提供,審計人員在資料和數據的獲取上不占主導權,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企業信息可能會有選擇的被提供,當企業存在財務舞弊等情況時,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弊端可能會增加審計風險,使注冊會計師不能及時發現導致多方利益受損[5]。
其一,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技術的不斷加強、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解決信息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所帶來的一系列繁雜問題,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在信息的儲存、處理和加工的過程中提供了新的工具,區塊鏈技術也逐漸成為“焦點”,“大智移云物區”成為學術界研究的新話題,它們將不斷地促進和完善數據集的發展,推動著像區塊鏈這樣的新信息技術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廣泛應用;其二,涉及規模大、子公司較多,業務種類多樣、交易數量多的上市公司時,為保證對外公布的財務數據真實可靠完整,企業需要借助相關技術來保證所披露的信息能反映企業的真實情況,而區塊鏈技術安全透明、不可篡改、高效的天然優勢,能夠有效解決上市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其三,會計和審計之間需要構建一座數據橋梁,區塊鏈技術能保證該橋梁的穩健、透明和持久,因為只有保證企業內部交易業務數據有效完整,才能更好地促進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而區塊鏈技術的工作原理恰好能夠滿足該要求,從數據的源頭保障后續工作的開展。
其一,通過前文對區塊鏈技術原理的簡介,它的應用能夠改善內部控制不足對審計的影響。區塊鏈技術對輸入的每個數據經過全體參與者的驗證后才能形成一個區塊,每個區塊按時間順序排列成鏈,保證每一筆交易流程都能被獲悉,任何惡意的篡改都是不允許的,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都能夠清晰的被展示,企業的大小股東都能夠通過所掌握的分布式賬本來查看企業的經營狀況,提高中小股東的積極性,有助于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其二,區塊鏈技術推動了實時審計的發展,由過去的抽樣審計、以過去為導向逐漸過渡到全面審計、實時審計和前瞻性分析,分布式賬簿技術又推動了審計工作朝著半自動化方向發展,由順查法和逆查法轉向交易業務的可追蹤性和持續監控,它的引入簡化了部分審計流程,區塊鏈上每個區塊塊塊相連,不僅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傳遞效率,同時也推動著審計工作高效率完成;其三,區塊鏈技術可以降低傳統審計過程中因審計人員主觀判斷的局限性而產生對相同數據不同的判斷結果。區塊鏈技術的“不可逆性”保證了內部數據的真實,系統能夠明確地辨別數據的真偽和可行度,避免主觀判斷帶來的風險,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時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能的要求,它的“去中心化”可以避免審計信息呈“唯一性”,增強了審計獨立性,提高了注冊會計師判斷的準確率。
技術的不斷進步引領著各行業的發展,區塊鏈技術在未來的廣泛應用也會成為一種趨勢,它自身的優勢帶給上市企業和審計工作更多的提升空間。通過學者們對區塊鏈技術對審計影響的層層深入研究,可以看出,該技術滲透下的審計學科又涵蓋了其他多領域學科知識,會計審計領域的探索更加多元化,更豐富了該領域的研究方向。區塊鏈技術的出現給我們減輕了不需要技術含量的工作負擔,轉為去執行復雜的、需要職業能力判斷的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審計人員的綜合技能提出了新的考驗,未來區塊鏈也將會被大規模使用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