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丁文嬌 周崇東 李琛

▲“來淘電”臺式電腦端主頁展示。 資料圖

▲“來淘電”手機端主頁展示。 資料圖
2021年9月30日一大早,在云南省昆明市經營充電樁的楊國偉,掏出手機登錄了“來淘電”App。進入這個綠色界面的手機應用程序,就像進入琳瑯滿目的淘寶商城,只是這里賣的是一種無形的商品——電能。
通過“來淘電”App,楊國偉快速瀏覽標準套餐、定制套餐、商家產品排序Top10……最終選擇了一家售電公司,輸入需要購買的電量并完成在線付款,系統便自動生成了具有法律效力的電子合同。全流程在線完成,不到一分鐘就購買到心儀的用電套餐。
楊國偉登錄的“來淘電”平臺,是昆明電力交易中心搭建的全國首個基于電子商務模式全流程線上化的零售市場化交易平臺,也是全國綠色能源占比最多的平臺。從2020年12月上線至今,“來淘電”運行滿一周年,已有102家售電公司、16萬用戶入駐,下單27274單,瀏覽量88816次,交易電量259億千瓦時。
“通過搭建市場化零售平臺,前臺實現平臺化、商城化模式運作,后臺能整合電網、電廠、售電公司等整個電力系統資源,打造權威、可信、安全、規范、真實、可靠的‘電力生態圈’,讓廣大中小微用戶不僅能用上電,還要用上可靠電、便宜電,花更少錢,體驗更多便捷服務,用電診斷、電費優化,更快捷選購套餐,實現‘一站式’服務。”提及搭建“來淘電”平臺的初衷,昆明電力交易中心市場運營總監張茂林表示,這不僅是落實我國電力體制改革關于放開零售端、打通改革落實到普通用戶“最后一公里”的具體舉措,也是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實踐、提升電力消費體驗舒適度的一種全新探索,讓中小微企業、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電改紅利,能夠方便快捷地進入市場購電。

“在‘來淘電’逛一逛,用手機分分鐘就能‘淘’到放心電、綠色電,還能‘淘’到優質的用電服務。對于我們做充電生意的來說,可幫了大忙。”云南滇約充電技術有限公司的楊國偉開心地說。
楊國偉是“來淘電”的老客戶,有空就會上平臺逛逛。他所在的公司主要從事充電樁的建設和運營,在現有8個充電站的基礎上,今年又新建了4座充電站,300個充電車位、180多個充電樁白天都能“滿員”。看到良好的經營形勢,該公司考慮再建兩座充電站。
“以前我們中小企業信息不對稱,又缺乏電力交易知識,也缺乏與售電公司議價的能力,現在通過‘來淘電’,隨時隨地能買到放心電和優質的服務,公司才有底氣快速擴大經營規模。”楊國偉的想法也代表了廣大中小微用戶的心聲。
確實,云南雖然2014年就已啟動電力市場化改革,電力批發市場設計了年、月、周、日等多周期雙邊協商、集中競爭等多品種的交易類型,但交易復雜、專業化程度高,中小微企業難以直接參與。且中小微企業用電量小,用電特性差異較大,直接與發電企業協商議價的話語權較輕,難以獲得較為理想的價格。
而且對于中小微企業而言,選擇參與零售市場,向售電公司購電,由售電公司獲取規模效應后再與發電企業集中議價,可以獲得更加優惠的價格和增值的服務。但在選擇售電公司協商電價時,受制于售電公司數量繁多、價格信息不透明、信息獲取成本高等因素,中小微企業很難作出正確的選擇,導致交易決策周期長、時間成本高。
借鑒成熟先進的電子商務模式,同時充分結合昆明電力交易中心能源大數據和云平臺優勢打造的“來淘電”零售交易平臺,有效化解了中小微用戶交易難的問題。在著力為用戶打破交易瓶頸的同時,張茂林也代表昆明電力交易中心向廣大用戶作出溫馨提示:市場主體注冊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后,交易價格可能隨電力市場供需變化而波動,電力用戶應做好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理性入市交易。
“‘來淘電’平臺搭建了溝通的橋梁,方便用戶快速找到我們,帶給我們許多驚喜。”富源粵電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譚偉力感嘆道。
一直以來,售電公司存在獲客成本較高的問題。以前,富源粵電電力有限公司100多名業務員,馬不停蹄地奔波在全省各地找客戶,每個業務員一天能談成一筆交易就不錯了,自去年12月首批進駐“來淘電”平臺后,運營9個多月,該公司用戶量增加了兩成,今年的年度售電目標已提前完成。
“來淘電”平臺不僅有效降低了售電公司的獲客成本,也充分借助昆明電力交易中心能源大數據和云平臺優勢,讓交易和結算過程更加高效,實實在在地降低了售電公司的運營成本。
據譚偉力介紹,以前,該公司面對上千用戶,每月核對結算數據、整理交易往來信息、打印發票、完成紙質合同簽訂等,占用了售電業務70%左右的時間,而通過交易平臺全流程線上交易,所有數據在線自動生成,電子合同在線自動生成,時間成本、運營成本大幅降低,讓售電公司能騰出精力更多地關注客戶需求,打造品牌特色,提高競爭力,提供多元化綜合性能源服務和增值電力服務。
作為一種新探索、新實踐,如何對入駐交易平臺的102家售電公司、16萬用戶進行管理,讓“可信、權威、安全、規范、真實、可靠”的方針實實在在地成為交易平臺運營的底色?
“構建交易平臺之初,我們就和云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構建了數據交換機制,將所有入駐平臺的售電公司納入誠信管理范疇,確保將交易平臺打造成權威、可靠、安全的平臺。”昆明電力交易中心市場管理部市場管理專責孫永軍表示。
昆明電力交易中心作為省級電力交易機構,本身就具有權威性。在“來淘電”上參與交易的全部售電公司和用戶均通過電力市場化注冊審核,符合電力市場化交易相關政策規定,并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監管,確保所有交易真實可靠。昆明電力交易中心運用能源大數據和云平臺技術為平臺保駕護航,為買賣雙方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環境。
不僅如此,昆明電力交易中心還會采取每月評分、每季度評級,以及評選年度十佳售電公司等措施,對于售電公司加強日常管理。另外,還結合誠信度、交易量、履約情況、綠色能源占比等九大類指標,動態調整商家產品排序前十名。除此之外,還制定售電公司負面行為清單,并采取“駕照”扣分制管理售電公司,這樣的管理,在售電公司中營造了“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平臺運營之初,有十多家售電公司達到五星級水平,而如今,納入五星級評分的售電公司增加到20多家。
此外,從以前由電力交易平臺單方面治理,優化為交易中心、售電公司、用戶三方“共治”,用戶和售電公司互評,并納入雙方的誠信檔案。
據了解,下一步,昆明電力交易中心將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重點工作,確保電改要求持續落地:一是積極響應國家綠色電力交易、電力現貨交易、需求側響應等市場發展需要,豐富電力零售套餐產品;二是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進行優化提升,應用全觸點數據采集、全場景數據分析、使用者畫像、智能營銷等創新技術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優質、智能的交易服務;三是持續規范零售市場運營,提升市場活躍程度,降低市場風險,為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貢獻新思路、新方案,用創新和實踐為中國電力市場化改革貢獻云南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