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長春供電公司 耿建宇 魏秋爽

國網長春供電公司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加快推進電網規劃建設,持續提升供電服務質量,不斷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全力做好安全生產、保暖保供、供電質量、優質服務各項工作,多措并舉、綜合施策,以“四個全力以赴”確保今冬明春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堅決守住電網安全生命線和民生用電底線,用實際行動彰顯“大國重器”和“頂梁柱”的責任擔當。
細化安全職責落實。按月召開安委會專題會議,健全五項“說清楚”工作機制,嚴格議定事項“任務清單”督辦銷號。堅持“傾斜一線、獎懲并重”,完善“明責、扛責、履責、督責”全鏈條實名制獎懲體系,推動“無違章”創建、缺陷隱患排查治理等重點任務落實。
強化作業風險管控。落實“計劃、隊伍、人員、現場”四個管住20項措施,做到作業前期準備充分、風險要素全員清楚、關鍵環節管控到位、安全監督全面覆蓋。強化外來隊伍、人員安全管理,加大核心分包商培育力度,狠抓安全準入、積分管理、履約評價等措施落實。
優化電網運行策略。結合冬季負荷特性,優化電網運行方式,動態調整變電站備自投、無功電壓控制及10千伏聯絡線負荷分劈策略。嚴格82項電網風險“清單制”管控、“工單制”督辦、“項目制”整改。超前開展洋浦、騰飛等14項工程穩定計算及過渡方式安排,確保按期投運。
強化員工教育培訓。廣泛開展需求調研,建立“訂單式”培訓機制,針對補強業務短板。常態組織安規等8類月度調考和團隊安全技能測試,健全生產員工培訓檔案,納入安全風險評價體系。組織配電網故障處理“無腳本”應急演練,戰練結合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精益設備運維管理。依托“法業融合”智能巡檢平臺,開展輸配電線路全面巡視,推動缺陷隱患管理數字化、信息化轉型。落實111座變電站、368條配電線路差異化運維措施,深入開展事故預想,針對制定負荷轉帶應急處置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可靠供電。
深化客戶供電保障。開展190戶供水、200戶供熱企業及黨政機關、新聞媒體、醫療機構等重要客戶現場踏查調研,協助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及自備電源啟動調試。繪制客戶側設備接線圖,做到應急電源接入“一戶一案”。
落實冰災補強措施。組織雨雪冰凍應急處置整體復盤,提煉典型經驗、查擺問題不足,科學制定加裝防舞間隔棒、在線監測裝置等應對策略。扎實開展災后特巡,推進導線馳度、樹線矛盾等491處缺陷隱患治理,加快實施9項配網補強工程,提升設備抵御風險能力。
做好應急搶修準備。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適時啟動47處觀冰哨點,及時了解設備狀態。實施78支搶修隊伍動態實名管控,加強5臺應急電源車布點值守,高效處置突發事件。全面盤點物資儲備,溝通協議供應商掌控可供物資儲量、配送時限,為故障搶修提供堅強保障。

嚴格檢修計劃管理。實施檢修計劃預算、分級管控,嚴格執行5類34項典型作業標準時長。前移安全管控關口,將“三措一案”審批、到崗到位安排納入檢修計劃管控環節。健全檢修計劃與缺陷隱患比對機制,系統評估計劃必要性和作業實施成效。
深化頻繁停電治理。聚焦“一個目標,五項標準”,選取24條故障最多配電線路,建立調研督導、治理包保機制,“一線一策”提升治理質效。推進客戶產權分界開關移交,研究制定配網保護級差配合策略,逐級開展定值校核,降低故障影響范圍。
全面拓展帶電作業。持續加大裝備、人員投入,增加城區第三、四類作業頻次,常態開展雙排線路帶電遷移等復雜作業,研究開展0.4千伏帶電作業,實現城市核心區域不停電作業全覆蓋。逐步推廣縣公司絕緣斗臂車法帶電作業,實現縣域第二類不停電作業全覆蓋。
加強客戶低電壓治理。依托用電采集系統細化498萬客戶電壓“點對點”召測策略,適度降低低電壓判定標準,做到超前預判,及時治理。嚴格實行“工單制”督辦,加快推進2057戶治理項目實施,持續提升客戶供電質量。
政企聯動服務民生。協調長春市建委建立民生服務戰略聯盟,實現“信息共享、行業互助、多方聯動”辦實事。建立敏感客戶供電服務包保機制,實施屬地運維單位班子包保,定期開展調研詢訪,實施供電服務提級管控。
提升客戶用電感知。制定“計劃停電前、故障停電后、搶修過程中、恢復送電后”信息模板,利用95598短信平臺,實現498萬客戶開展信息“點對點”推送。針對1479條配電線路逐一組建網格化供電服務微信群,動態發布故障信息、搶修進度等音視頻資料,主動爭取理解支持。
持續深化主動搶修。依托多源數據平臺、供服指揮系統、供電服務搶修App,建立10千伏故障主動搶修、0.4千伏故障報修工單制管控模式,高效指揮運維單位、搶修隊伍、臺區經理協同處置。
國網長春供電公司將繼續以“嚴、細、實、早”的工作作風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全力以赴保障長春電網安全運行、城市電力可靠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