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四川資陽供電公司 羅怡 王紅鑫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生命力最強的生態系統,不同物種緊密關聯、相互依賴,又競相成長、自我循環,呈現勃勃生機。開放、包容,充滿生機與活力,是“熱帶雨林式”環境的特征。
作為公司發展的潛力所在、后勁所在、前景所在,人才的培育與成長,正需要“熱帶雨林式”的人才發展生態。
如何改變當下公司人多、人才少、人才隊伍結構失衡的現狀?怎么才能實現“撒下一粒種子、長出一片森林”?國網四川資陽供電公司(簡稱資陽供電)創新引入了“雨林式”人才發展體系的概念。建立了以頂層設計促長效培養,打造平臺式人才托舉機制;以精準畫像促個體發展,塑造定制化縱向生長機制;以正和博弈促團隊演化,創新多人才橫向共生機制;以資源整合促動力內生,實踐全流程動態管控機制,全方位建成規范、有序的“雨林式”人才發展體系,為打造企業與員工共贏發展的命運共同體“加碼賦能”。
“公司45歲及以上年齡階段的員工總共有792人,占長期職工人數的50.44%;35歲及以下年齡階段的青年員工人數有327人,僅占長期職工人數的20.82%。”這是資陽供電目前的員工結構。
一組數據對比揭示出該公司人才隊伍結構失衡、人才隊伍年齡結構兩級分化、人才儲備不合理等現狀。人才問題成為了制約企業長期發展的關鍵。
如何破題?基于“十四五”規劃,資陽供電緊扣公司高質量發展要求,創新人才選拔體系,開展“雨林式”青年人才培養工程,健全人才隊伍建設體系,著力營造良好人才培養生態體系,建好人才“蓄水池”。
據了解,資陽供電平均每年有20名新員工入職。按照“雨林”工程要求,該公司在“十四五”期間,每年選拔50名有發展潛力的新員工,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跟蹤培養,幫助新員工在職業生涯起步期建立企業認同感和歸屬感,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
2021年3月初開始,公司專業部門著手制訂了包括崗位實習期表現、單位評價等5個維度14項標準的選拔積分準則。為不遺漏人才,還特別將新員工在校期間的表現情況納入考評。嚴格篩選,優中選優,對各基層單位推薦的79名新員工進行多種方式的考評,最終選拔出50名綜合素質優秀的青年員工,成為“雨林”工程的首批學員。
“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儲備人才選出后如何做到“厚植土壤、精準灌溉”?該公司積極建立健全定制化、差異化的人才管理服務體系,構建了符合員工個人發展方向與企業發展要求的“雨林模型”,實現了人才托舉機制、人才縱向生長機制、人才橫向共生機制、以及全流程動態管控機制的協調統一,為實現人才健康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2020年11月初,2020首屆數字四川創新大賽總決賽上傳來喜訊,資陽供電員工劉建華與隊友鐘睿一路披荊斬棘,從1850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斬獲一等獎。
2020年11月20日,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第三屆新員工“技能新星”競賽落下帷幕,由資陽供電選送的三名員工組成的參賽代表隊表現突出,以總分261.13的好成績獲得團體一等獎。其中,一名員工榮獲個人二等獎,另外兩人分獲個人三等獎。
10月15日上午,由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組織承辦的2021年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省管產業單位配網不停電作業技能競賽正式落下帷幕,資陽資源電力有限公司在眾多強隊中脫穎而出榮獲團隊三等獎……
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體,類似的榮譽還有很多,這些只是資陽供電在培養人才中的一個縮影。讓員工有用武之地,暢通人才成長渠道,已成為該公司各級領導的共識。
讓人才有“戲”可唱、唱出“好戲”,還得下功夫筑強基、搭好臺。
基于“雨林模型”,資陽供電不斷探索實踐,創新形成了標準化、專業化的人才團隊建設機制。依托重點工程(工作)、創新項目、QC、指標提升、課題研究等項目載體,建立“多維度”評價和“全方位”激勵機制,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干事創業的激情和活力,構建“人人渴望成才、人人能夠成才、人人得到發展”的人才培養局面。
當下,該公司已先后出臺《公司人才團隊建設方案》《公司人才團隊建設工作實施細則》《公司人才團隊考核評價管理細則》等6個標準化方案、細則、實施意見等,進一步完善并明確人才團隊建設工作中的各項細節,做到工作開展有分工、職責任務有落實、日常管理有標準、考評獎懲有依據。
說到考評獎懲,公司建立的多維評價體系不斷激勵著人才自主提升。在構建激勵機制方面,物質獎勵、精神激勵、員工職業發展三種激勵形式助力人才持續成長、團隊持續培育、公司持續發展,使員工真正得到“成就感”“獲得感”,感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青年人才普遍存在的缺少實戰經驗等問題,該公司還積極組織員工參與到各專項任務和重點核心技術攻關中,在壓擔子中孕育“金種子”,實現學員的專項精進。據統計,截至目前,50名學員中已有34人參與到各單位的重要專項工作中,共參與完成了13項企業重點工程。

培訓現場。 資料圖
人才培養不能搞大水漫灌,更不能任其自然生長,還得注重修枝剪葉、精準滴灌。
資陽供電深知這一點,聚焦差異化發展,打造人才成長生態,讓一些真正“身懷絕技”的人才發光發熱,以實現“百花齊放”。
針對不同的人才,該公司按照“一人一案”進行專項培養,用真實工作場景和工作內容,以實戰錘煉方式,讓人才從實戰中成長。同時,針對人才優勢特長和業務技能、入職年限進行人才細分,制定不同的培養目標。
新入職員工專攻技能新星,入職3~5年員工沖刺“電力雛鷹”,專業技能水平突出、經驗豐富的技術人才作為“內訓師”隊伍儲備,品德優秀、理論深厚、技藝精湛、業績突出的人才向專家人才、電力工匠培養……生生不息的人才培養生態體系從員工前期入職到后期成長都進行了“個性定制”。
這套創新探索的“生態雨林”人才培育成果也得到了系統內部、高校與第三方企業的廣泛關注與推廣交流。
據悉,2020年資陽供電員工在國家電網公司級、省公司級的多個競賽調考、管理創新課題研究、電力雛鷹選拔、內訓師選拔中取得了不少優異成績,收獲頗豐;同時,公司多項專業工作還獲得資陽市榮譽稱號。專業人才團隊助力經營管理,提質增效成效明顯,累計為公司增加效益9800余萬元,項目化成本同比增長58%,落實精準投資要求,審減儲備項目投資5139萬元,實現綜合能源服務市場拓展產值710萬元。
讓員工立崗成才、有戲可唱,人才成長和公司發展實現“雙贏”。資陽供電傾力打造的“熱帶雨林式”人才生態系統蘊積了承接人才的平臺“沃土”,匯集了滋潤人才的資本“雨露”,播撒了服務人才的溫暖“陽光”,讓創新實干的激情競相迸發,不斷孕育著企業發展“金種子”,實現了“撒下一顆種子、長出一片森林”的裂變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