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商西鵬

去年以來,泰安市深刻把握后疫情時代產業發展趨勢,發揮“養老泰安、養生泰山”品牌和資源優勢,在全國率先提出并大力發展免疫力經濟,構建起泰山溫泉康養小鎮、中科院全球首個萬噸級小麥糊粉層產業化示范基地、泰山黃精科技產業園等“一梁五柱”免疫力經濟大健康產業鏈,打響了泰安康養福地建設和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新品牌。
其中,泰山黃精是泰安市委、市政府重點扶持的富民支柱產業。泰山黃精系泰山“四大名藥”之一,是知名道地藥材、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列入首批藥食同源目錄,被譽為“泰山仙草”“仙人余糧”。2017年,黃精產業在九女峰鄉村振興示范區全面啟動,當年實現產業化和產品深加工零的突破。2020年,泰山黃精產業發展首次寫入泰安市政府工作報告,連續兩年提出明確要求,推動全市種植面積接近2萬畝,產業規模和層次不斷取得新突破。泰安市國資委旗下的泰尚黃精科技公司,作為全市黃精產業鏈“龍頭”“鏈主”企業,秉持“釋放泰山黃精能力,讓世界共享健康”理念,注重以科技和品牌賦能產業,先后建設了泰山黃精國家級標準化示范種植基地,對種植農戶實行技術服務和收購保底;聘請多位專家深耕黃精機理研究和產品研發,抗癌、抗病毒、調理糖尿病等科研成果在2019年美國癌癥年會、2020年SCI功能食品二區、2021年英國皇家學會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3篇,推出的“仙余糧·泰尚黃”“泰山能量”等品牌深加工產品多次榮獲國家級金獎,品牌影響力和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
在做好基地種植、藥理科研和產品研發的基礎上,10月17日,泰山黃精“工業+旅游”智能工廠正式投產,標志著泰山黃精產業步入了一二三產智慧化融合發展的新階段。工廠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首條智能全自動黃精絲生產線、國內領先的黃精絲凍干粉生產線等5條生產線以及“工業+旅游”的泰山黃精文化體驗中心、網紅直播基地等設施,對接大泰山旅游,搭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平臺,有效推動泰山黃精產業品牌化、規模化,打造了國內黃精產業融合發展的“泰安樣板”。同步推進的產品三大國際認證,為泰山黃精占領省內市場、拓展國內市場、進軍國際市場創造了條件。
項目全部投產后,每天可加工黃精原材料10000斤,開發的養生、保健、益智3大系列60余種產品,年創造產值3億元,利稅1億元,直接帶動就業200人,有力保障全市2萬畝種植黃精成熟回收,有效帶動黃精種植戶增收致富。在投產儀式現場,泰山黃精、小麥糊粉層、泰山玉、玉泉水4個系列泰山免疫力經濟新產品進行了發布。活動現場線上線下免疫力經濟產品銷售額突破100萬元,現場簽訂銷售正式商務合同超1億元。
下一步,泰安市將進一步支持泰山黃精“工業+旅游”智能工廠建設運行,著力將智慧工廠打造成為泰山旅游的目的地、品牌旅游產品的集散地、科普研學的新基地,同時大力支持包括泰山免疫力經濟產業研究院、萬噸級小麥糊粉層產業化示范基地、國泰民安水業在內的免疫力經濟產業智慧園區建設,積極增創“養老泰安、養生泰山”新優勢,著力打造百億級產業規模,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