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廣
(廣西河池市金城江區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站,廣西 河池 547000)
山地果園受到地形地貌、管理模式及機械設備應用能力等因素的影響,當前很多地區在山地水果種植中,依然應用著傳統的人工處理方法,直接影響了水果種植的效率與經濟效益。同時相比美國等經濟發達地區,我國山地水果種植的關聯技術研究較少,專用機械設備不足,果農生產機械化認知程度較低,也會影響山地水果的發展前景。在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的環境下,水果市場的需求量持續增長。特別是城鄉一體化及三農建設環境下,山地水果種植相關的支持政策增加,市場環境較好。本文結合山地水果的特點,提出生產機械化發展的相關建議,希望能夠對水果生產及管理工作帶來參考作用。
中國作為水果生產的大國,水果是重要的經濟作物,能夠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對于農村地區而言,水果種植是農民賴以生存的重要方式。山地果園的立地條件大多相對較差,勞動內容繁雜且風險發生率較高。果農需要自主灌溉、施肥及修剪等,日常工作量較大。
山地水果的機械化生產,能夠減輕農民的勞作壓力。借助機械技術完成大部分工作,實現機械化作業生產。以施藥等勞作為例。以往多應用手動噴霧器操作,工作效率較差。但是在應用動力噴霧劑的方式下,則能夠快速、全面地進行施藥,提高了生產效率,減輕了果農壓力,也是促進山地果園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地水果的機械化生產、種植,有利于構建良好的農業生產環境,為農民經濟收益的增加奠定良好基礎。生產機械化作為高投入、高產出的規模集約化生產過程,可有效解決當前果農傳統種植模式中的不足,顯著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在果農充分應用機械化生產設備的同時,關聯的配套技術也會隨之得到發展。例如智能化果園監控系統、果園農情監控系統等,有利于促進山地水果的智能化、現代化及信息化發展,讓山地水果真正成為“金山銀山”,也是逐步構建我國特色山地水果生產模式的有效路徑。
受到山地地形條件的影響,山地果園經營、生產主要以人、畜力為主。山地坡地多、地塊小,且具有園地分散的特征,對水果的規?;?、機械化種植會產生不利影響。除了根據軌道類或索道類運送設備的果園(如圖1 所示),多數山地水果果農主要以人工的形式,將微耕機等抬入園內使用。這種方式下消耗的成本及勞動力較大,也會增加相關安全隱患的發生率。在此基礎上,土地位置不集中,土地撂荒嚴重及土地流轉不暢等,也是影響山地水果生產機械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圖1 水果軌道運輸機
受到經濟條件因素的影響,我國很多經濟欠發展地區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較差,遠遠落后于沿海地區。農業機械化投入嚴重不足,山地基礎設施較少。山地道路險阻,農業機械化設備的運送、應用均嚴重受到影響。近年來在國家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的背景下,山地水果種植環境持續得到改善,但是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目前整體的市場資金依然更多地流向城市及第二、三產業,用于投資農業發展的基礎建設項目較少,且山區農民的經濟收入較低,也會限制其生產機械化設備的購置欲望,進而直接影響了山地水果的機械化發展效果。
山地果園機械化生產,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對農村經濟效益的增長及農民收入的增加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但是結合當前山地果園發展的現狀來看,多具有機械設備應用情況較差的問題。在山地果園里推廣機械化設備,受到丘陵山地特殊環境、山地果園特殊種植制度等因素影響,多數成熟的農機設備、技術無法得到應用,僅僅能夠使用微耕機及少量配套機具,致使果農的機械設備購置興趣也會受到影響。同時,山地水果采收階段的機械設備較少,加工運輸機械多于田間動力機械,低性能水平的機械數量顯著高于高性能的機械設備,難以切實發揮機械生產的應用優勢。
山地水果種植人員的專業能力、先進意識及文化素養等,均會影響果園種植的質量。很多農村地區年輕人口數量較少,農業種植多為年長者,其對水果機械化種植、管理的認知程度較低,先進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不足,致使很多地區農業發展存在“無人種地”的情況。山地水果種植需要堅持與時俱進的思想,動態掌控市場環境,積極學習農機操作、日常維護知識等。但是在人員素質較差的情況下,則農業種植的效率、效益均相對較低。勞動力流失、勞動力素質較差,均是影響山地水果科學化、機械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山地水果生產機械化發展中,需要積極學習、借鑒其他地區成功的發展經驗。比如重慶地區成功開展田塊宜機化改造項目,推動了當地農田產業的發展。山地水果生產機械化,也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證基礎設施充足,生產管理模式先進。
比如可以積極地整改機耕道路,搭建相關的庫房、廠房,改善水利設施環境等,為山地水果的生長創造良好條件。同時還需要重點解決土地分散的問題,引導農戶互換并地,深入落實國家土地改革的相關政策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償的前提下,鼓勵農戶合并土地,使零散、小塊的土地能夠得到集中生產,更加高效、合理且節能地應用機械化設備,促進山地水果的規模化、機械化生產,持續提升山地水果生產效率與經濟效益。
山地水果生產機械化,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政府需要加大財政扶持的力度,提升農用機械設備購置的補貼比例,或頒布相關的山地果園機械購置專項補貼政策等,明確山地果農機械化設備購置的范圍、補貼的形式等,滿足其特殊生產需求。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的果農能夠積極購置機械設備,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
在此基礎上,還需要積極培育新型農機服務主體,規范農機服務市場,構建綜合性、規范化的新型農機服務主體,實現農機合作社整體服務質量、專業水平的提升。比如政府部門可以為新型農業服務主體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引導其完善服務內容、服務形式。鼓勵農機租賃服務的發展,進而減輕果農購置機械設備的經濟壓力,為更多的山地水果種植戶提供技術、經濟及政策方面的支持。
加大山地果園農業機械的研發、生產和推廣力度,能夠促進山地水果的規模化、科學化及持續化發展,對果農經濟效益的提升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需要加大科學研究的經費投入,將生產、種植、研究及推廣活動相互融合[3]。相關管理部門需要積極研究當地山地水果的類型、發展的特點及市場環境等,加速研究適合當地的動力機械設備、土地耕種設備等,且保證機械設備應用的穩定性、安全性,進而滿足山地水果的多樣化、機械化生產需求。
農機與農藝的有效融合,有利于提升機械化的生產效率,改善傳統山地水果種植中架式過低、行距過窄和行頭過小等嚴重問題。通過采用間伐、回縮等策略,轉變山地水果園區的行距、株距,對農業機械技術水平的提升可產生重要影響[2]。農機與農藝相融合,也能夠發揮新技術增產、增收的作用價值,使農業機械彰顯其高效、節約成本的作用。
山地果園的發展需要果農的大力支持,提升其機械化生產知識掌握程度,講解先進的果園管理技術十分必要。結合山地果園管理的實際情況,可以定期開展專項知識講解活動、答疑活動等[3]。重點介紹山地果園生產機械化的價值、應用方式。為果農介紹一些實用的機械化技術、設備及工藝等,展示生產機械化的作用,增加展示會、情景模擬會及培訓班開展的次數,加快推廣示范和普及應用的進程。
打造山地水果生產機械化的示范區域,能夠進一步彰顯機械化生產的重要影響,讓更多的果農學習成功經驗。具體管理過程中,可以加強與高等專業院校、研究機構的合作,鼓勵相關專業人才參與到山地水果生產機械化研究活動中,聘請專家到園區觀察實際情況等,研究更多適合于當地應用的機械設備。同時還可以加強相關職業技術的培訓、考核及鑒定管理工作,持續增強基層農機推廣人員的專業能力,更好地為果農服務,講解科學生產知識,帶動周邊同類果品的發展。
山地水果生產機械化發展,能夠減輕農民的勞作壓力,提高生產效率,增加果園效益,促進現代山地水果的智能化、高效化發展。在山地果園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提高機械化生產的重視程度,積極應用先進技術與設備,增強山地水果機械化操作能力,有效解決當前果農傳統種植模式中的不足,促進山地果園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