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魏蕓霞,鄧 舒,顏飛龍,黃 蕊 ,鄧立平
(醴陵市農業農村局,湖南 醴陵 412200)
我國居民每天的食物消費中,絕大部分來自于農產品,其安全狀況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1-2]。在農業生產中,為減少農作物病蟲害,縮短生產周期,保證農產品產量增加,農藥被廣泛施用。在大多數情況下,農藥能滲入并遷移至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的可食用部分,導致農藥殘留問題,農藥殘留量超過現行標準規定的最大殘留限量(MRL),會污染環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阻礙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3-5]。 農藥殘留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指標,21世紀后,我國各地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頻發,如濰坊的毒姜事件、青島的毒西瓜事件、海南的毒豇豆事件等,充分說明了加強蔬菜、水果等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6-8]。
醴陵市屬于農產品產銷大縣,以茄子、絲瓜、黃瓜、苦瓜、菜藕、辣椒為特色產品的蔬菜生產基地播種面積達到2.04萬hm2,設施蔬菜播種面積0.80萬hm2以上,城區主要蔬菜品種自給率保持在70%以上,年供應長株潭市場優質蔬菜15萬t以上。以葡萄、草莓、西瓜、黃桃、柑橘等為主的瓜果種植基地、采摘園等2020年種植面積達0.79萬hm2,產量12.05萬t。因此,加強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和分析非常有必要。農藥殘留氣相色譜分析法分離效能高、應用范圍廣、靈敏 度高,能簡單快速定量檢測出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量[4],通過農藥殘留分析技術準確掌握農產品農藥殘留狀況,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農藥環境影響評估及保障消費者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抽檢2020年醴陵市各蔬菜種植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超市、農貿市場等的蔬菜、水果等農產品500批次,采用氣相色譜法對列入國家食品安全分析監測的43種常用農藥進行殘留檢測分析,可以了解醴陵市農產品農藥殘留狀況,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并為制定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政策法規提供科學依據,促進當地蔬菜水果產業可持續發展。
樣品采集時間為2020年,采集對象為全市蔬菜種植基地、農民合作社、超市、農貿市場、散戶等銷售的蔬菜、水果。蔬菜包括葉菜類(大白菜、小白菜、油麥菜、生菜、菠菜、香菜、芹菜、西蘭花、包菜等),茄果類(茄子、番茄、辣椒等),瓜類(黃瓜、冬瓜、南瓜、西葫蘆、絲瓜、苦瓜等),豆類(毛豆、豌豆、四季豆、扁豆、豆角、荷蘭豆、豆芽等)及其他(根莖類、菌類等)。現場抽樣工作嚴格按照NY/T 2103—2011標準的規定執行,具體采集樣品情況見表1。

表1 2020年農產品抽樣種類及數量 (批)
檢測項目為有機磷、有機氯和擬除蟲菊酯類等共43種,即:敵敵畏、乙酰甲胺磷、甲基對硫磷、馬拉硫磷、對硫磷、丙溴磷、三唑磷、伏殺硫磷 、甲胺磷、甲拌磷、氧樂果、毒死蜱、二嗪磷、樂果、倍硫磷、殺螟硫磷、甲基異柳磷、水胺硫磷、亞胺硫磷、β-666、α-666、γ-666、δ-666、PP-DDE、OP-DDT、PP-DDD、PP-DDT、乙烯菌核利、三氯殺螨醇、腐霉利、五氯硝基苯、百菌清、三唑酮、異菌脲、聯苯菊酯、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氟胺氰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
采用“NY/T 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機磷、有機氯、擬除蟲菊酯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多殘留的測定”中規定的方法進行檢測[9]。
安捷倫7890A氣相色譜分析儀;YP4001電子天平;FA25組織分散機;WH-2旋渦混合器;D2KW- S-4水浴鍋。
檢測結果根據GB 2763—2019進行判定:農藥殘留檢出量超過檢出限則判定為“檢出”,農藥殘留檢出量超過最大限量標準則判定為“超標”。所檢測項目全部合格者,判定為“該批次樣品所檢項目合格”,所檢測項目的任一項不合格則判定為“該批次樣品所檢項目不合格”[10]。
500批次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超標4批次,合格率為99.2%;檢出農藥殘留98批次,共檢出農藥17種,累計殘留121次,檢出率為19.6%,具體檢出情況見表2。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農藥殘留超標率反而高于第二、三季度,這與近年來醴陵市大棚種植的推廣使用緊密相關,大棚種植多為利潤高的反季節產品,種植密度大,大棚內高溫高濕的環境更適宜害蟲生長,需頻繁、大量施用農藥。另外,冬季溫度低,空氣流通差,不利于殘留農藥的揮發和降解[11-13]。同時為搶先上市,不少菜農不顧農藥安全間隔期采收,導致了農藥殘留超標。第三季度的檢出率較高,為21.3%,因此,要加強對第三季度日常監測,加強第一季度、第四季度大棚種植和上市前期農產品的風險監測。

表2 2020年不同季節蔬菜水果樣品中農藥殘留檢出情況
由圖1可知,水果類農藥殘留檢出率最高,達73.9%;茄果類檢出率次之,為21.9%;瓜類、豆類的檢出率相近,分別為17.5%、18.6%。由表3可知,500批次農產品中,有4批次超標,分別是草莓、蘿卜菜、大豐四號柑橘、國慶早柑橘。水果類農藥殘留超標率最高,為4.3%,其次是葉菜類,超標率為0.8%;茄果類、瓜類、其他類未發現超標樣品。其中柑橘水胺硫磷檢出濃度分別為0.27、0.36 mg/kg,是最大殘留限量0.02 mg/kg的13.5倍、18倍。水胺硫磷禁止在蔬菜、瓜果上施用,但在柑橘上出現超標??梢姡壳磅妨晔修r戶對農藥的認識及農藥安全監管等仍存在一定不足,因此要加強對水果類、葉菜類的風險監測,尤其是上市前期的監測,做好農產品安全預警。加強農藥科學使用宣傳教育,嚴格管理農產品禁限用農藥的使用,引導農戶選擇低毒生物農藥以及登記許可范圍內農藥,嚴格執行相應品類農藥的安全間隔期,避免農藥殘留超標的農產品流入市場[14]。

表3 2020年蔬菜水果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圖1 不同種類農產品農藥殘留檢出、超標情況
從圖2可以看出,在500批次農產品中,98批次樣品檢出農藥殘留,檢出農藥17種,農藥殘留次數累計121次。腐霉利、氯氟氰菊酯、聯苯菊酯、甲氰菊酯、異菌脲檢出次數最多,分別為45、19、10、8、7次,百菌清等農藥殘留不同程度檢出,檢測出的殘留濃度雖遠低于國家規定的殘留限量值,但腐霉利、氯氰菊酯存在超標現象,這些農藥都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隱患因子,需加強監管。檢出農藥殘留的98次樣品中,含1種農藥殘留的79批次,占檢出樣品的80.6%;含2種農藥殘留的16批次,占檢出樣品的16.3%;含3種及以上農藥殘留的3批次,占檢出樣品的3.1%。雖然1種農藥的殘留量不超過國家規定的限量值,但多種農藥聯合使用,復合毒性往往具有相加作用,需引起重視,加強監管[15]。

圖2 農產品不同種類農藥檢出情況
3批次檢出蔬菜、瓜果上禁用的水胺硫磷農藥,且有2批次出現超標,表明部分農戶對禁限用農藥的認識不深,未嚴格按照農藥登記許可范圍要求施用農藥并執行安全間隔期管理,需進一步規范對食用農產品禁限用農藥的使用,尤其是超標農藥的監測,引導農戶從施用高毒性的有機磷類農藥轉向使用低毒高效生物農藥及綠色防控技術轉變[15-17]。
(1)醴陵市抽檢的500批次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率為99.2%,檢出率為19.6%。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超標率高,要加強對第一季度、第四季度大棚種植和上市前期農產品的風險監測。
(2)不同種類農產品中,水果類檢出率、超標率均為最高,分別為73.9%和4.3%,葉菜類超標率次之,為0.8%。未超標農產品檢出率表現為:茄果類>豆類>瓜類>其他類。水果類、葉菜類超標風險高,要加強對水果類、葉菜類的風險監測。
(3)98批次樣品檢出農藥殘留,檢出農藥17種,農藥殘留次數累計121次。不同種類農藥殘留程度不一,檢出次數最多農藥為腐霉利、氯氟氰菊酯、聯苯菊酯、甲氰菊酯、異菌脲。檢出禁限用農藥水胺硫磷超標。
根據上述檢測結果,醴陵市應重點加強對農產品禁限用農藥施用的宣傳教育,引導農戶使用生物低毒以及登記許可范圍內的農藥,加強監測防患預警機制,預防農藥殘留引起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此外,文中數據是2020年的檢測結果,不同年份農藥殘留情況與當地的產業結構、氣候因素、產品品種等不同而有所差別,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