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珠
井荻居酒屋在日本東京地鐵西武新宿線上一個叫“井荻”的小站。它家菜單上有一道炸奶酪,是個討小姑娘歡心的菜,或者也可作點心,但對于普通酒客來說,點擊率并不高。
居酒屋的隔壁是一家供應(yīng)各種酒的專賣店,算是井荻商店街上的老店。店主爺爺已退居二線,主要是兒子經(jīng)營,兒媳婦負(fù)責(zé)招呼客人兼結(jié)賬,孫子是個高考“浪”人——考過幾次仍在復(fù)讀的。興許是孫子不太爭氣,因而小他五六歲的妹妹就格外受寵,有時候老板娘會獎勵她,送她一個人過來吃飯。
小姑娘來吃飯,居酒屋的大岡老板喜歡“嘿嘿嘿”地笑,總是又快又好地端上與她媽媽預(yù)先商定好的飯菜。老板在柜臺里,看到小姑娘即將吃完,就會“討好”地誘惑她再點份炸奶酪,而那個小姑娘臉上的表情立馬變得又饞、又羞,點頭又搖頭,掙扎一番,最后還是輸給了老板。
起初,炸奶酪對于不懂烹飪的我來說有點匪夷所思:奶酪這么容易融化的東西,怎么能下油鍋呢?于是,我在老板制作時偷看過好幾回,果然是技術(shù)活。大致是這樣的:從冷藏庫中取出方塊奶酪,切成大約6塊稍厚的塊;放入面粉雞蛋液里浸一下,然后輕輕裹上面包糠,注意不要用手去碰;再晃動盤子,使奶酪塊裹滿碎屑。掌握油溫是關(guān)鍵一步,油燒至中熱,改小火,將奶酪塊放下去,“嗞啦嗞啦”沸騰,待兩面炸得微黃,立即撈起來,可趁熱直接吃,也可蘸番茄沙司。
有一次我偷看時脖子伸得太長,被老板看出我的心思,招呼我進(jìn)廚房嘗了一塊剩下的炸奶酪,外脆、內(nèi)細(xì)膩,燙中包裹著一絲冰涼,凝脂在口中融化,溢出奇香,的確是至高享受。如今回憶起來,仍能兩頰生津,微閉雙眼醺醺然。
后來我看日本主婦寫的料理書,她說閑得無事時,很想吃炸奶酪,但是怕胖,不敢多吃奶酪這種高脂肪的食物,就想出來一個辦法:在厚厚的白色魚肉餅中間劃一刀,像口袋似的,塞入切成小丁的奶酪,用小麥粉封口;用炸奶酪的方法,浸蛋液、裹面包糠,下油鍋炸至外脆里燙(因為奶酪外面包裹著魚餅,炸的時間要比單純奶酪稍長)。咬開魚餅時,有一些奶酪緩緩流出,像溏心蛋一樣令人喜悅!我被她說得大為動心,去實踐了一次,果然好吃,既滿足了口福,內(nèi)心亦尚存安慰。聰明的女人,你就是拿她沒辦法,是不是呀?
材料:(1人份)
淡味奶酪80克,雞蛋1枚,中筋面粉2勺,水適量,面包糠40克,植物油適量,番茄沙司2勺。
將奶酪切成4厘米長、4厘米寬、1.5厘米厚的方形厚塊;雞蛋打入中筋面粉中,加水調(diào)勻;將奶酪塊浸在蛋液中;淺盤鋪上面包糠,放上奶酪塊,晃動盤子使奶酪塊裹滿面包糠;用長筷子夾住奶酪塊,放入燒至約150℃的油中煎炸,注意隨時調(diào)節(jié)溫度,炸至呈微黃色撈起,即成。
注意油溫,動作應(yīng)輕柔而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