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愛軍


根據收費模式的不同,基金被分為A類和C類。若短期持有的話,建議優先選擇C類;若長期持有則建議選擇A類。考慮到基金是一個長期投資品種,如果想要降低投資成本,可以優先考慮A類。
為什么基金會分為A類份額和C類份額(簡稱為A類和C類),這兩者之間有什么區別?相信很多初次接觸基金的小白對此會有諸多疑問。不僅如此,即便是“混跡”基金市場多年的“老基民”,也不一定能夠完全搞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買哪類基金比較好?如何買最劃算?……下面,我們就談一談這個話題。
A與C的含義各不相同
不同類型的基金產品如A類、C類,代表不同的含義。
其實A類和C類本質上就是同一只基金,是統一運作的,它們的區別在于收取的基金費用類型不同。在從申購到贖回的整個基金投資周期中,我們可能要支付的費用有:申購費、贖回費、銷售服務費、基金托管費和基金管理費等。而A和C兩類基金的差別,就體現在這些費用的收取方式上,前者屬于“前端收費模式”,也就是說申購時直接扣除申購費用;后者則代表“銷售服務費模式”,也就是說能夠免申購費、贖回費,實行按日提取銷售服務費模式。
說到基金分類收費,就不得不提成立于2002年10月的華夏債券基金。據了解,該基金是國內首家實行分類收費的基金,成立之初,便設置了前端收費模式(A類)和后端收費模式(B類)兩種方式。與之相對應的是,前端收費模式是在申購時收取申購費,而后端收費則是指申購時暫不收取申購費,這筆費用可以延遲至贖回時再收,且持有時間越長費用越低。不過,由于B類收費模式并不受市場歡迎,因而逐步被邊緣化,故近年來新發產品很少看到B類產品。
2006年4月,華夏債券基金推出C類份額基金,“C類”基金正式誕生。在此之前,類似于現在的C類模式產品已經出現,即2006年3月成立的南方多利中短債基金,其開創性地引入了計提“持續銷售費”的收費模式,不再收取傳統的申購贖回費,而是每天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
從第一只C類基金出現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只有債券型基金才有C類模式,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2013年才得以改變,這一年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也出現了C類份額。當然,并非所有產品都設置了C類份額。
不過,相比傳統的A類模式而言,由于C類在申購贖回階段不會收取任何費用,從而有效降低了基民短期持有的成本,讓C類模式漸漸得到了廣大基民的認可。現如今,不管是偏股還是偏債基金,A、C兩類已經成了“標配”。
買哪種類型基金更劃算
如果自己想買的基金有A類和C類兩種份額,那么該如何選擇呢?
在詳細解釋這個問題之前,先給出答案:如果持有期限不長,購買C類份額較為合算;而如果是出于長期投資需要,則應該購買A類份額。當然,這兩者之間存在一個時間平衡點。
為何會存在這樣的區別呢?這是因為A類份額收取一次性的申購費,而C類份額將按照年化費率持續性收取。也正是收費模式的不同,讓A類和C類基金在不同的持有時間長度內,所需承擔的投資成本各有不同。
為了更為直觀地說明問題,我們舉個例子。如某基金A類份額(前端)申購費率如下:
贖回費率如下:
C類銷售服務費為0.5%/年,不收取申購費,贖回費如下:
考慮到多數基民的投資金額不會很大,因此我們這里主要考慮買入金額小于100萬元的情形。通過簡單對比發現,如果持有時間為60天,A類份額申購費率為0.15%,對應贖回費率為0.5%,合計0.65%。而銷售服務費為0.5%、贖回費為0的C類需要1.3年才能達到,可見C類比A類劃算。
如果持有時間在1至2年之間,A類份額對應的申購費率0.15%,贖回費率0.2%,合計0.35%,對應銷售服務費為0.5%的C類0.7年即可達到,持有1年以上一定是A類劃算。
通過上述對比發現,若短期持有基金的話,應優先選擇C類份額;若長期持有則建議選擇A類份額。當然,因為各家基金公司規定的費率有所區別,所以時間平衡點也各不相同。比如有些基金公司C類銷售服務費收取標準為0.8%/年,那么平衡點則會縮短至10個多月左右。
具體到投資上面,到底該選擇A類基金還是C類基金呢?這需要根據我們準備持有基金的時間來決定。通常情況下,由于C類基金不收取申購費用,只是收取銷售服務費,所以比較適合短線投資者。如果準備長期持有,那么必須考慮銷售服務費問題,選擇A類基金更加合適。
同時,考慮到基金本身就是一個長期投資品種,不必過于關注其凈值短期的漲和跌,所以投資基金應考慮以長期配置為主。如果是基于這種因素考慮,應該優先選擇A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