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弘

作為一名白酒從業者,滿懷希望和憧憬管窺了一下2022年,看到許多挑戰,更看到了無數的機遇。展望2022年,機遇和挑戰同在,陽光多于陰霾。
受困于新冠肺炎疫情反復的不確定性,和眾多產業一樣,白酒人的情緒一直在憂患與期盼間切換,盼望著消費回暖和復蘇,卻又擔心疫情的突襲。
白酒是一個場景消費很強的商品,散發的疫情的沖擊,讓白酒消費市場一直處在精神緊繃的狀態。細細梳理,有以下“三變”和“兩不變”。
消費者在變化
“00后”將大步進入職場,“90后”正晉升為消費主力,并同“80后”一起,在各個領域走上關鍵崗位,成為單位和社會的骨干,他們一起成為消費的主力軍。
隨著“80后”“90后”“00后”組合的“新生代組合”消費崛起,隨著“70后”進入人生的下半場,市場消費心態和消費主導權都在發生變化,消費的理性度和現實度提升,時尚度在淡化,非嗜好、日常消費話語權在弱化。消費的代際切換正在悄悄地進行。
而“新生代組合”更注重品牌增值感,更注重消費體驗感和個性宣示,品牌偏好和價值主張融合度更高,非嗜好消費的盲從度減少,愿意為喜歡和好體驗買單,不將就。
市場環境在變化
規則和責任意識在提升。新時代的中國經濟秩序和市場環境正在以“成年人”的姿態迎接未來,野蠻生長的時代過去了。無論是政法隊伍的整頓還是金融領域的反腐,無論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還是生態環保領域的重點治理,都是在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防止以權謀私,防止劣幣驅逐良幣,防止竭澤而漁。歪門邪道的經營之路,將越走越窄了。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CPI上漲;地產行業發展觸頂,土地財政承壓;人口老齡化加速,就業壓力增加;“雙循環”與“雙碳雙控”,所有的變化都在引領著市場,朝著一個方向發展:“穩定、有序、規范、創新”的良性市場環境構建。
疫情變化將向好
也許新冠病毒還會有新的變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的科技一定能給它戴上韁繩,2022年世界疫情防控將會取得階段性的勝利。
踏平坎坷成大道。降伏病毒后,世界經濟將在復蘇中步入新一輪的快速增長通道。因為疫情客觀上幫助暴露了一些企業的問題,淘汰了一些“劣幣”。輕裝上陣的馬車,將跑得更快更穩。
資源配置的邏輯沒有變:創新+專注
從自動化到智能制造,從大基金到科創板,從科技強軍、科技強國到打造創新型國家,我們的人才、財力、政策都在支持科研創新、企業創新、管理創新……優先圍繞科研和創新配置資源。
企業要聚焦再聚焦。科技上聚焦主攻難點和尖端,企業管理上聚焦主業,聚焦主導產品、主力市場,做大做強,做出規模和品牌勢能。才能以勢取量,以量聚能,以利走出國門參與世界競爭。
市場競爭邏輯沒有變:差異化+品牌化
天下之事,唯有創新和差異化長青。同質化的市場競爭是窄門。前面蹭熱點、搶風口掙的巧錢,多數在后面會給賠回去,忙了一大圈,掙了個熱鬧。一不小心,有的把本給折進去了。就像2020年一窩蜂地上口罩生產線。跟風沒有未來,唯有創新和差異化,才能走遠,才能長期發展。
差異化的表現是品牌化,品牌即形象,品牌即人。新時代的消費者,品牌意識更強,更注重品牌體驗感和價值感,品牌選擇是新生代消費者價值觀的外顯和宣示,是認同的延伸。所以,無論市場競爭如何變化,底層邏輯還是創新,還是差異化和品牌化。我們營銷人要想長久立于市場,就要堅持不同、堅持品牌化,久久為功。
大場合登不上,小場合替換快,想做市場沉淀不下去。這兩年小型白酒企業的日子越來越難了,市場越來越小,毛利越來越低,消費者越來越嫌棄。面對大品牌的品牌高勢能擴張,毫無招架之力,只能夾縫里求生,生存了就跑。白酒的行業集中度正越來越高,未來還會更高。
消費升級,次高端提價不斷。大品牌產品結構升級,次高端價格持續提升,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引領消費升級。一手收割形象口碑,一手收割豐厚的利潤。
“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費理念,正隨著新生代消費者帶來的結構變化而被更多的消費者所接受,加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白酒消費總量在減少,檔次在提升。一些民酒大品牌,如牛欄山也開始做升級產品,發力中高端。
隨著新生代消費者的崛起,消費者品牌意識的提升,從大眾消費到中高端消費,都更加注重產品的內在品質和消費體驗,既重飲用的口感,更重飲后的舒適度。品質消費正在主導市場的未來。而內在品質是產品的基礎和核心,沒有優秀的內在品質,根本談不上品牌。那些投機取巧的聰明人,都已一年不如一年了。古井貢酒這些年的快速發展,就是得益于企業“釀好酒、儲好酒、育好人”的品質理念的踐行。
無論是高端酒還是民酒,沒有品質支撐就沒有未來,所有的投機取巧最后都會成為行業的笑談。
這些年隨著白酒品牌升級、價格提升,特別是次高端白酒的暢銷,白酒的包裝越來越奢華了,有的廠家只重視外包裝而不重視內在品質,有的廠家外在包裝工藝復雜,將包裝盒、瓶做得像工藝品,既造成了資源浪費,也造成了生態環境的負擔。
生態環保,環境優好,是大勢所趨。過度包裝,正被越來越多的知名白酒廠家關注,多家白酒企業開始研發高檔光瓶酒。讓白酒回歸本原,防止買櫝還珠,資源聚焦內在品質提升,外包裝簡化、低碳化,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包裝回歸,正逐漸成為行業共識。
一年多來醬酒風行,不少消費者以喝醬酒為榮,大有醬行天下之勢。茅臺鎮的醬酒廠也被資本風搶,蹭熱度炒市值的上市公司也不在少數,監管部門不得不專門搞了一次約談。

其實,大家真的不必害怕醬酒。
雖然茅臺是醬香型酒,但是醬酒不是茅臺酒,只是茅臺鎮上的酒廠出產的酒,有些還不是出自茅臺鎮。好酒除了要有好水、好土壤、好氣候、好環境外,也要有好糧、好師傅,關鍵還必須有好的工藝管理和好的質量管控體系,因為好酒不會自己淌出來,是釀出來的!
醬酒的生產和儲存工藝決定了它的產量和存量有限,在年總產量有限的前提下,存量消耗后,如何保質保量地支持后續的市場消費需求是一大挑戰。
醬酒要良性發展,一要防資本消耗性炒作。而行業外資本的搶食和惡炒,雖然在短期拉升了醬酒的熱度,但過度的炒作和消費,卻消耗了醬酒的品牌,打亂了醬酒有序成長的進程。
二要防品類內的惡性競爭。茅臺鎮上的一些小酒廠、小作坊為搶食醬酒紅利,有的急功近利搞貼牌生產,有的不堅守工藝,將儲藏不足年份的酒提前出售,無序的競爭,正影響著醬酒的有序發展。
三要防假冒偽劣。市場突然爆紅,必然會引起不法分子的侵蝕,如果市場保護跟不上,讓消費者受了傷害,就會影響口碑。
潮起必有潮落,無支撐的爆紅,如果不能有序地引領和疏導,千軍萬馬搶食紅利,就很容易陷入“其興也勃焉,其衰也忽焉”的周期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