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希川
別看這只是輕描淡寫的三個字,但它帶來的漫長的痛苦是刻骨銘心的。因為手指和腳趾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神經組織,痛歸痛,還是可以解決的,先了解,再找應對良策。
甲溝炎就是甲溝發炎。在我們的皮膚沿趾甲(指甲)兩側有一個凹陷的結構叫甲溝,當這個位置的趾甲(指甲)與周邊軟組織連接的部位發生了炎癥,稱之為甲溝炎。甲溝炎也有輕重緩急之分。
急性甲溝炎。急性發作,病情發展比較快(持續時間少于6周)。通常是因為甲床受到微小創傷繼發細菌感染(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還包括化膿性鏈球菌等)。
起初癥狀表現為指(趾)甲局部的紅、腫、熱、痛,幾天后開始化膿,還有波動感(觸摸后松手,液體帶動皮膚移動的感覺)。如果急性甲溝炎繼續發展,炎癥可蔓延到整個甲溝,甚至形成甲下膿腫。
慢性甲溝炎。顧名思義,病情發展相對來說會緩慢一點(持續時間超過6周)。通常由于反復的輕微創傷以及長時間水中浸泡、刺激物和過敏物質引起。
紅、腫、痛程度相對較輕,但癥狀也可突然加重。甲周皮膚和甲板會分離,并且還會出現甲面形態的變化,如指甲變得凹凸不平、出現溝槽、變色、甲板肥厚等。
●長期穿不合適的鞋子
39碼的大腳硬塞進37碼的鞋里,鞋頭小、長期穿高跟鞋。讓腳趾甲備受折磨,促使腳趾頭長期被外力擠壓、摩擦,容易形成嵌甲使甲溝受損,細菌易侵入。
●頻繁美甲
美甲工具消毒不徹底,美甲過程高熱度照射烘干,都會直接損傷到指甲表層的屏障,讓指甲及周圍皮膚變得干燥脆弱。還容易增加細菌感染的概率。
●指甲修剪不當
強迫癥型:指甲超過指尖就會渾身難受,一點都不能留。
愛美型:為追求美,把指甲剪成圓弧形。
生拉硬拽型:直接上手生拉硬拽,連甲帶皮給扯出來。
●撕倒刺、咬指甲
撕倒刺會造成皮膚損傷,這些損傷破壞了相對密閉的甲結構,引起指/趾甲甲皺襞和甲周組織的感染,想不患甲溝炎都難。
還有一些“咬甲癖”者或是有些幼兒喜歡吃手指,容易滋生細菌,長此以往,有可能出現指甲畸形。
●外傷
手指甲被門擠了、刀切了、剪指甲受傷了,腳被踩了、踢球的時候碰傷了或者被重物砸傷等,造成甲溝或甲床組織損傷,產生破損,繼發細菌感染。
●潮濕/涉水的工作環境
比如廚師、清潔工人等,因為趾甲(指甲)長期浸泡在水里,致使甲皺襞變得松軟,軟組織與甲之間的間隙變大,細菌開始侵犯趾甲,久而久之形成慢性甲溝炎。
不要去修腳店。甲溝炎的處理需要無菌操作的環境,修腳店一般達不到標準,有可能會導致癥狀加重或引起其他感染。正確做法是及時去三甲醫院就醫,聽專業皮膚醫生的建議,配合醫生積極治療。
●急性甲溝炎
急性甲溝炎一定要及時處理,如果任其發展,可能會演變成甲周圍炎,或者甲下膿腫,疼痛也會加劇。
癥狀比較輕的急性甲溝炎,可以用溫水浸泡,每天三次,每次20分鐘,浸泡后外用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癥狀比較重的最好配合口服抗生素,如果出現了膿腫情況,需要切開引流,以便恢復得更快。

●慢性甲溝炎
可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果效果不好,可嘗試抗真菌治療。(注意:以上處理方法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哦,切記不要自行處理,以免適得其反,加重癥狀。)
另外,如果是甲溝炎合并嵌甲時,想要低成本緩解嵌甲疼痛,可以在指(趾)甲下放一小塊棉球來緩解壓力。此方法可以在醫生指導后居家自行操作,幫助加快病情的愈合。
別讓你的腳趾頭受了委屈,不合適的鞋子就不要穿了。
盡量不要美甲,非要美甲,建議頻率降低,一個月美甲1~2次。
長了倒刺,管好手和嘴,不要用手去撕拉、用嘴啃咬,用指甲剪齊根剪掉,并涂抹護手霜做好保濕。
如果工作需要處于潮濕環境,可以戴手套或穿雨靴進行防范。
及時治療趾甲(指甲)周圍淺表的刮傷、擦傷和裂口等,避免發生“裂變”。
剪指甲,需要你“手下留情”,留下1~2毫米,剪指甲的正確方法是將指甲剪成平直,而不是將指甲剪成弧形。此外,不要將指甲兩邊的側角留在甲溝的皮膚之外。
編輯/孫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