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蓓紅

BMI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指數,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主要用于統計用途,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可以使用以下公式來計算:
BMI=體重(kg)÷身高(m)2
某人體重80千克,身高1.8米(180厘米),則BMI值為:24.7(80÷1.82=24.7)。
BMI是表示肥胖程度的指標,但它不能充分體現肥胖和標準體重的關系。《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提出了中國成年人體重過低、正常、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
●BMI在18.5以下為體重過低。
●BMl在18.5以上、23.9以下為體重正常。
●BMI在24.0以上、27.9以下為超重。
●BMI在28以上為肥胖。
有研究顯示,超重或肥胖會增加罹患嚴重疾病的風險,包括:心臟病、糖尿病、骨關節病以及一些腫瘤(癌癥)。同樣,偏瘦也會因營養不良而引起健康風險。
當然,BMI也不是萬能的。BMI參考的只有身高和體重兩項數值,卻忽略了脂肪量這一重要因素。因為BMI沒有考慮各種身體成分(主要是水、蛋白質、脂肪、礦物無機質)之間的比例,對于水腫患者、肌肉發達的運動員,BMI會高估其體脂率;老年人肌肉組織少、骨質疏松,BMI會低估其體脂率。
所以,一個人的身材是否標準,不能單憑身高體重比來判斷。還可以用腰圍并輔以BMI值作為評價身體狀況的指標。腰圍測量方便,人人都能在家自測,更重要的是它一定程度上能顯示脂肪的分布情況,尤其是內臟脂肪。
不論你的BMI值是多少,女性腰圍達到80cm,男性達到94cm,那么就應該考慮減肥了。
如果女性腰圍超過88厘米,男性超過102厘米,最好去醫院做個體檢,檢查一下是否存在健康風險。
各個年齡段人群都應該堅持天天運動、維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體質指數。一般成人每周至少進行五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活動時間150分鐘),每天主動身體活動6000步,有助于保持正常的體重。如果不想走6000步,也可以用其他運動替換著做。
成人健康體重取決于能量攝入與能量消耗的平衡。能量攝入適量,食物多樣化有助于保持健康體質指數。
對于肥胖的人,飲食調整的原則是在控制總能量的基礎上平衡膳食。嚴格控制食用油和脂肪的攝入,適量控制精白米面和肉類的攝入,保證蔬菜水果和牛奶的攝入充足。建議超重或肥胖的人每天累計達到60~9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周5~7天;抗阻肌肉力量鍛煉隔天進行,每次10~20分鐘。
對于體重過輕者(BMl<18.5),排除疾病原因前提下,逐漸增加能量攝入至相應的推薦量水平,或稍高于推薦量,平衡膳食。可適量增加谷類、牛奶、蛋類和肉類食物攝入,同時每天適量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