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軼超
便秘是嬰兒經常出現的病癥,是指孩子的大便又干又硬且排便隔的時間比較久,甚至有時候會出現排便困難的情況。其原因很多,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屬功能性便秘,這一類便秘經過調理可以痊愈;另一類為先天性腸道畸形導致的便秘,這種便秘必須經外科手術矯治。絕大多數的嬰兒便秘都是功能性便秘,那么該如何改善呢?
飲食調節。母乳喂養的寶寶可能因母乳量不足造成便秘,主要表現為體重不增,食用母乳后啼哭等癥狀,故要保證寶寶充足的母乳量。對于4~5個月的寶寶可適當增加一些輔食,如新鮮的青菜、菠菜、卷心菜等,做成泥狀便于寶寶食用。要清淡飲食,不要吃辛辣燥火的東西,讓寶寶多喝水,水分吸收后有助于糞便軟化。
訓練良好的排便行為。不按時排便是導致許多孩子便秘的原因之一。其腹部及骨盆腔的肌肉正處在發育階段,排便反射的功能尚不成熟。家長可以把早餐后一小時作為寶寶固定的排便時間。每次5分鐘左右,漸漸幫助寶寶養成定時如廁的習慣。
藥物治療。可適當使用開塞露。使用開塞露前應該把前端剪去,為避免頂端粗糙損傷肛門或直腸,應該將前端剪的光滑平整,并在頂端涂上潤滑油,然后插入肛門擠入藥物。開塞露效果較好,通常使用一次就能見效,但開塞露不宜經常使用,由于該藥物刺激性大,如果濫用會使寶寶產生依賴性,導致沒有刺激就無法正常排便。而且一旦使用時間和次數增加,會使腸壁對藥物的敏感性減弱,導致藥物失效。若寶寶便秘長期沒有改善,建議到正規醫院及時就診。
編輯/孫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