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平,王 瑩
武警河南總隊醫院腫瘤血液科,河南 鄭州 450052
乳腺癌是指乳腺上皮細胞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產生增值失控現狀。發病初期主要表現乳房腫塊、乳頭溢液和腋窩淋巴結腫大等[1]。乳腺癌晚期癌細胞可能發生轉移,導致多器官發生癌變,嚴重危及生命健康。乳腺癌多發于女性群體,罕見發于男性群體,占比約為1%[2]。通過大量研究顯示,乳腺癌在治療同時予以有效護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醫療模式改變,常規護理已經不再適用臨床,因此尋找有效護理模式迫在眉睫[3]。本次研究旨在分析綜合護理和常規護理在乳腺癌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選擇2019年5月―2020年5月武警河南總隊醫院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43例。入選標準:(1)入選研究患者均為女性。(2)患者對該研究知情,并表示積極配合。(3)預計患者生存時間均超過一年。排除標準:(1)患有精神類疾病。(2)患有嚴重并發癥。(3)同時患有其他腫瘤疾病。對照組:年齡43~58歲,平均年齡(50.5±3.2)歲,行改良根治術23例,行乳腺癌根治術20例。實驗組:年齡44~61歲,平均年齡(52.5±3.4)歲,行改良根治術22例,行乳腺癌根治術2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1)環境護理:向患者提供舒適、溫馨的治療環境,每天打掃、通風,保證溫度濕度適宜,提高患者舒適度。(2)病情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及時發現異常狀況,一旦有異常,第一時間查找原因,并積極處理。
1.2.2 實驗組實施綜合護理。(1)心理護理:對患者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全面了解患者狀況,并根據評估結果向患者介紹有關手術知識,向患者對手術流程有一定了解,同時告知患者與其家屬手術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意外,并介紹治療成功案例,以免患者對手術有較大負擔。盡量滿足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讓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手術,保持良好心態。(2)宣教護理:將有關疾病知識制作成為手冊,以文字與圖片結合的方式講解有關疾病發生原因、引發危害、手術流程及術后注意事項等,并根據手冊內容以一對一方式對患者進行宣教,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保證患者充分理解,詳細、耐心回答患者提出問題,安撫患者不良情緒,使其以良好心態迎接手術。(3)中醫耳穴壓籽護理:取王不留行籽,在耳朵上選擇相應穴位,如內分泌、胃和十二指腸等穴位,對穴位進行持續刺激,每天按壓兩次,每次時間為5 min。(4)保溫護理:患者在進入手術室前提前打開空調,提高手術室內溫度,在手術過程中做好患者保溫工作,如減少暴露、預熱輸入液體等,避免出現低溫癥。(5)飲食護理:術后6 h患者可適量飲用溫水、流質食物,針對不能自主進食患者應予以補液,避免發生營養不良情況,保證機體攝入充足養分。進食流質食物后若患者無異常可逐漸恢復正常飲食,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和高纖維素食物為主,叮囑患者多飲水,避免發生便秘。(6)康復護理:向患者講解早期康復重要性,提高患者重視程度,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康復方案。術后6 h在床上進行被動、主動訓練,術后2 d鼓勵患者下床適當活動,術后1~2 d做屈肘等訓練,術后3 d做肩關節、肘部訓練,術后4~6 d做患肢上舉伸直肘關節訓練,術后7 d做肩關節外展訓練。康復訓練循序漸進,不可急進。(7)疼痛護理:疼痛是術后極為常見情況,向患者講解發生疼痛的原因,采用能不用藥就不用藥的原則,以聽音樂、聊天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對于疼痛耐受差的患者按照醫囑用藥,緩解患者疼痛。(8)行為護理:當患者病情穩定后叮囑家屬多予以患者鼓勵、陪伴,多帶領患者接觸社會,科室多組織活動,鼓勵患者多參加,讓患者盡快回歸家庭、社會。(9)睡眠護理:乳腺癌患者有著不同程度失眠狀況,白天時協助患者做康復訓練,控制午睡時間,以免午睡時間過長,夜晚臨睡前禁止看刺激性節目,使用熱水泡腳。夜晚時調暗燈光,一切操作盡量在白天完成,在進出時輕開關門、輕走路,為患者創造良好睡眠環境。
護理滿意率:護理結束后,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程度調查,評分最高100分,評分越高表明越滿意,其中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70~90分為基本滿意、不足7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率=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生活質量:根據院內自制生活質量評分量表,評價護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包括總體健康、社會功能、軀體功能、情緒角色和軀體角色5個維度,每個維度滿分100分,評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護理滿意率為97.6%,對照組為81.3%,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8,P<0.05)。
實驗組總體健康、社會功能、軀體功能、情緒角色和軀體角色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s) 分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s) 分
組別對照組(n=43)實驗組(n=43)t P總體健康83.1±5.0 90.5±5.7 6.400<0.05社會功能82.3±4.8 91.1±5.8 7.665<0.05軀體功能80.0±4.4 89.0±5.5 8.379<0.05情緒角色81.2±4.6 89.1±5.6 7.148<0.05軀體角色78.8±4.2 88.9±5.3 9.794<0.05
乳腺癌是一種惡性腫瘤疾病,治愈率極低,目前臨床治療乳腺癌以手術為主,治療要點為切除乳房,避免發生轉移,以此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4]。愛美是女性的天性,因手術切除了乳房,對患者外貌造成了很大影響。目前臨床治療乳腺癌的手段以手術為主,雖然手術控制了病情發展,但是對機體也造成了一定傷害,接受手術患者也承擔著一定風險,術后也極易引起各種并發癥,不利于患者恢復[5]。因患者缺乏對手術的了解,可引起負面情緒,這種負面情緒也不利于術后恢復。
本研究結果表明,綜合護理得到了患者高度認可,綜合護理有效緩解了病情,降低了疼痛度,因而生活質量較高。綜合護理將患者視為中心,在飲食、康復等方面盡可能滿足患者需求。通過心理護理可改善患者負面情緒,使其保持積極樂觀心態,促進患者配合程度、依從性,減少不良行為對病情產生的影響,利于患者恢復。將文字、圖片形式相結合制作成為手冊,并發放到患者手中,同時進行一對一宣教,可提高患者對疾病、手術認識程度,進而消除負面情緒。耳穴是耳廓表面與人體臟腑經絡、四肢軀干等相互溝通部位,通過耳穴壓籽可產生相應經絡感傳,調節臟腑功能。手術過程中做好保溫措施可減少生理應激反應,減輕應激反應造成的不良影響[6]。科學飲食可提高機體免疫能力,防止營養不良的發生,為恢復打下良好基礎。盡早進行康復訓練、下床活動可幫助患者肢體功能康復,減少因長時間臥床引起的并發癥,減輕疼痛造成的生理應激,與良好心態可發揮出協同作用,提高患者舒適度,避免了不良行為對病情產生的影響,進而提高生活質量。幫助患者盡快回歸家庭、回歸社會才能更好地提高其生活質量,多鼓勵患者參加社會活動可幫助患者回歸社會。良好睡眠可幫助患者盡快恢復[7]。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在乳腺癌患者護理中有著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并提高對護理滿意率,具有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