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平,吳成強,郭 威,王在良
(1.江蘇科圣化工機械有限公司,江蘇 淮安 223003;2.淮陰工學院,江蘇省先進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 淮安 223003)
折流板常用于管殼式換熱器設計殼程介質流道,折流板設置在殼程,能夠起到支撐管束和提高傳熱效果的作用。常用的折流板形式有弓形、盤環形、螺旋形和管孔性,其中弓形又可分為單弓形、雙弓形和三弓形等3種[1]。弓形折流板結構簡單、加工安裝方便,因此應用廣泛。工業上,70%以上的管殼式換熱器都是弓形折流板換熱器[2]。為了減小換熱器的傳熱死區和降低壓降,使弓形折流板的優點得到充分體現,更有效地提升換熱器綜合換熱性能的 一種方法就是在折流板上開孔[3]。
曾敏[4]等研究了間距為70mm,弓形折流板換熱器在小流量時,弓形折流板換熱器綜合性能最優。熊智強[5]利用CFD對弓形折流板換熱器進行了數值模擬,傳熱效率可提高5.4%。郭土[6]研究發現,在入口速度相同時,開孔的折流板比未開孔的傳熱效果好。卜英角[7]對曲面、球面和弓形3種折流板的殼程壓降和單位壓降傳熱系數進行了對比,如圖1所示。然而這種弓形折流板換熱器存在殼程流動死區大、壓降高、換熱不充分等缺點。本研究建立了簾式折流板換熱器殼程實體模型,利用流體軟件數值模擬得到該換熱器的溫度、換熱系數、壓降在不同速度下線性規律。本研究設計了一種簾式折流板,其折流片按30°布置,利用FLUENT軟件模擬不同流速下折流片換熱器殼程流動死區、熱通量q、傳熱熱量Q、總傳熱系數h的性能變化,提高換熱效率。
圖1 三種弓形折流板壓降和換熱系數在不同流速下變化曲線
如圖2為簾式折流板,包括折流圈1和安裝在折流圈1中的簾式折流片2。簾式折流片2兩邊有插銷2,并通過所述插銷轉動連接在折流圈1中;簾式折流片2邊緣開有半圓狀換熱管安裝槽,插銷安裝在對應通孔內,并焊接固定。多個簾式折流片2平行等距設置,簾式折流片2與折流圈1的軸線垂直設置,此時多個簾式折流片2組成弓式折流柵。折流圈1上開有條形凹槽,插銷安裝在所述條形凹槽中,條形凹槽開口朝向斜向上方,多個簾式折流片與所述折流圈軸線呈30°夾角。
圖2 簾式折流板
通過插銷卡入條形凹槽,完成第一層簾式折流片2的安裝,接著將換熱管碼放在安裝好的簾式折流片2上的換熱管安裝槽內。依次安裝第二層簾式折流片2和換熱管直至最后一層簾式折流片2安裝完畢為止。由上述方式將若干個簾式折流板和換熱管組裝好后,將本組裝體安裝進換熱器筒體內。
用FLUENT軟件進行流體分析時會用到流質模型,流質模型會將研究對象抽象化并保留其主題。通過了解殼程流體的流動模式后,流質模型基本符合實際。為了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建立流質模型時要采用相同的布管形式和殼體直徑,具體的結構參數見表1。
表1 簾式折流板換熱器與弓形折流板換熱器模型結構參數
簾式折流板換熱器的物性數據為:管程介質為水,入口溫度為294.15K,密度為1000 kg /m3,比熱容為4200 J/( kg·K) ,殼程介質為飽和水蒸氣,溫度保持在421.85 K,進口流速為0.1~0.5m /s。因換熱器內部的水體流動較為復雜,故忽略折流板與換熱管之間的泄漏和傳熱; 內部流動介質服從牛頓內摩擦定律,流體物理參數為常數;排除流體交叉傳導; 增加換熱器進出管的長度,使傳熱傳質更加穩定; 忽略內部組件對流場的影響。求解算法選擇分離隱式求解器,基于交錯網格處理的壓力速度耦合方程,離散格式的一階迎風差分控制方程,并考慮相速度滑移,k-ε標準湍流模型和近壁面函數處理流動的方法。
進口流速為0.1m /s,折流板數量為2的簾式與弓形折流板換熱器內部流場溫度云圖,如圖3 所示。溫度分布變化極大,內部流體大致呈“Z”字形流動。一方面,2 個折流板之間溫度基本保持一致,為一個溫度區間,在折流板邊緣處為對流換熱的“死區”,“死區”面積的大小影響溫度云圖的分布,進而影響殼程內部對流換熱效果;(a)圖中經過換熱管的流動死區比(b)的流動死區更小,簾式折流板間接提高換熱效果。折流片在折流圈內設置30°夾角安裝在換熱器內,簾式折流片換熱器較弓形折流板換熱器流動死區減少18%。另一方面,因為存在折流板,以入口流速不變為前提,內部流體受折流板影響,流動面積減小,流體流動速度減緩,促進殼體內部換熱。這兩個方面共同影其內部的換熱效率。
圖3 簾式與弓形折流板換熱器流場溫度圖
進口流速為0.1m /s,折流板數量為2的簾式與弓形折流板換熱器熱通量云圖如圖4所示。從(a)(b)圖中得知,簾式折流板換熱器的最大熱通量為0.11W/m2,弓形折流板換熱器的最大熱通量為0.097W/m2,簾式折流板的最大熱通量較弓形折流板提高12%。
圖4 簾式與弓形折流板換熱器熱通量流線圖
由式(1)計算得到管程、殼程的總換熱面積A,由式(2)得到傳熱熱量Q,由式(3)得到固定流速下的總傳熱系數h。
式中,n為換熱管數量;D為換熱管的外徑(mm);L為換熱管的長度(mm)。
如圖5所示,簾式與弓形折流板換熱器在0.1~0.5m/s內熱通量隨著流速增加大致呈線性規律遞增,且簾式折流板的熱通量q較弓形折流板提高2%~17.4%,根據式(1)(2)(3)得出簾式折流板的傳熱熱量Q與總傳熱系數h較弓形折流板提高2%~17.4%。
圖5 簾式與弓形折流板換熱器熱通量與流速線性關系
(1)由于弓形折流板換熱器存在殼程流動死區大、壓降高,換熱不充分等缺點,本研究設計出一種簾式折流板結構,通過FLUENT模擬得出折流片在折流圈內設置30°夾角安裝在換熱器內,簾式折流片換熱器較弓形折流板換熱器流動死區減少18%。
(2)由于簾式折流板的使用,在入口流速呈線性遞增的前提下,殼程內部流體受簾式折流板的作用,流體湍動程度增加,簾式折流板的熱通量q、傳熱熱量Q、總傳熱系數h較弓形折流板提高2%~17.4%,對殼體內部對流換熱起促進作用。